李世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层析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7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 2015年
- 采用层析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7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含量。大气颗粒物样品经乙酸乙酯-丙酮(3+2)溶液提取,硅胶∶氧化铝(3∶1)层析柱分离纯化。以RTI-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7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1.01~8.74pg·m-3之间。加标回收率在51.9%~89.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在3.2%~11%之间。
- 李世平印红玲叶芝祥梁金凤郝艳芬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大气颗粒物
- 川菜烹调源VOCs排放浓度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在炒菜和烤肉等烹饪油烟中VOCs的排放量相当可观,浓度是周围环境背景浓度的2—9倍,是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点源.长期以来,国内没有对餐饮业油烟排放颁布相关排放标准,导致烹饪油烟的无序无组织排放,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四川成都地区几种典型川菜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进一步揭示烹调油烟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污染来源.
- 王敏印红玲李乾钱李晓李世平袁桦蔚
- 关键词:VOCS烹调油烟川菜
- 成都市土壤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在建立土壤中痕量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Es)的GC-MS实验室分析方法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成都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7种典型OPEs(磷酸三丁酯(Tn BP)、磷酸三异辛酯(TEH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磷酸三苯酯(TPh P)、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氯丙酯(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的含量及分布特征,采用插值法和聚类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对土壤中OPEs的来源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7种OPEs(∑7OPEs)的含量水平在31.6~211 ng·g^-1之间,算术平均值为99.9 ng·g^-1.所有样品中TBEP均为含量最高的单体,其含量占∑7OPEs总含量的52%~92%.从空间分布来看,成都市西北至东南沿线为OPEs的主要分布带,三环外东北和西南则为OPEs的低值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OPEs的谱特征与上述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可分为2类地区:第1类地区位于主要分布带,属高值区(∑7OPEs平均值为133.1 ng·g^-1),第2类地区位于低值区(∑7OPEs平均值为60.2 ng·g^-1).两类地区的谱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TCEP与TBEP的百分含量上.相关性研究表明,Tn BP与TCEP之间可能有较强的同源性,TBEP、TPh P、Tn BP三者之间也可能具有较强的同源性,而TEHP与其他种类OPEs可能不具有同源性.正定矩阵因子分解结果表明,OPEs主要来源有2个,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制造业、建筑物装潢/室内源对成都市土壤中OPEs的贡献率分别为43%和57%.
- 印红玲李世平叶芝祥梁金凤游俊杰
-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土壤
- 成都市大气PM_(2.5)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被引量:14
- 2015年
-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成都市大气PM2.5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Es)的质量浓度水平,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并采用后向气流轨迹模型及相关性分析探析PM2.5中OPEs的来源.结果表明,成都市市区采样点大气PM2.5中Σ7OPEs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46 ng·m-3,郊区采样点为9.38 ng·m-3.受郊区废旧物质拆解产业和常年主导风向的影响,郊区采样点大气PM2.5中OPEs的质量浓度高于市区采样点(P=0.013).大气混合程度影响郊区和市区OPEs的分布,外源污染对成都市OPEs贡献小,OPEs质量浓度高低可能主要受采样点周围局地源的影响.
- 印红玲李世平叶芝祥杨迎春梁金凤游俊杰
-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水平PM2.5
- 成都市锦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特征被引量:24
- 2019年
-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检测地表水及沉积物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实验室分析检测方法:磷酸三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Tn BP)、磷酸三异辛酯[tris(2-ethylhexyl) phosphate,TEHP]、磷酸三丁氧乙酯(tributoxyethylphosphate,TBEP)、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 P)、磷酸三氯乙酯[tri(2-chloroethyl) phosphate,TCEP]、磷酸三氯丙酯(trichloropropyl phosphate,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ridichloropropyl phosphate,TDCPP).方法回收率为76%~119%(表层水)和83%~126%(沉积物).采集并分析了成都市母亲河锦江的表层水及沉积物中7种有机磷酸酯(OPEs)的浓度及分布,发现其表层水中Σ7OPEs的浓度范围为689. 09~10 623. 94 ng·L^(-1),平均值为3 747. 58 ng·L^(-1).各单体浓度水平顺序为TBEP> TCEP> TPh P> TEHP> TCPP> Tn BP,其中浓度最高的单体TBEP占Σ7OPEs总浓度的36. 50%~95. 90%.沉积物中Σ7OPEs含量(以dw计)水平为25. 52~296. 00 ng·g^(-1),主要污染物为TBEP.沉积物相和水相中OPEs浓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均以烷基类OPEs为主. OPEs的分布主要受人为排放源的影响.表层水中TCPP和Tn BP、TBEP和TEHP、TCEP和TPh P两两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来源.
- 吴迪印红玲李世平王增武邓旭罗怡罗林
- 关键词:表层水沉积物污染特征
- 雾霾/非雾霾期间大气PM2.5中有机磷酸酯的分布及来源
- 作为溴代阻燃剂的替代品,近年来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OPEs)的生产与使用均有大幅度增长,并广泛分布于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等各环境介质及人体中.我国关于 OPEs 环境污染研究较少,对于新型有机污染物--OPEs在雾霾...
- 印红玲梁金凤吴迪李世平
- 成都市中心和航空港秋、冬季大气PM_(10)中特征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成都市新气象宾馆(市区采样点)和下风向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郊区采样点)为采样点,同时采集2009年秋、冬季大气PM10样品,分析其特征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二元羧酸)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探讨其污染来源,为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提供支持.
- 印红玲叶芝祥邱长燕李世平梁金凤
- 关键词:GC-MS多环芳烃正构烷烃二元羧酸
- 220kV变电站噪声源监测及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目前变电站主要噪声源噪声特性及评价方法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对成都2个220kV的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及厂界噪声进行十个频段的噪声监测,结果表明该噪声源属于稳态声源,呈中低频特性。主要噪声源中,变压器的风冷式散热方式对其本体噪声的中高频段有贡献。电抗器的高频噪声小,高压进出线的噪声与其负载电压相关。从变电站厂界监测结果来看,低频噪声污染较严重,采用目前中国以A计权网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并不合适。建议采用声级计计权法或低频A计权网络对厂界噪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比A计权网络算法高约3-6dB和2-10dB,更符合人体主观感受。
- 李世平印红玲帅星周明镜娄刚强梁金凤
- 关键词:环境科学环境监测变电站低频噪声噪声评价
- 有机磷酸酯在岷江干流鱼体中的分布被引量:1
- 2021年
-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进入水环境中后,可通过生物富集放大最终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然而目前对OPEs在各流域生物体内的赋存及生物富集效应报道甚少。本文定量测定了岷江干流新津、宜宾和乐山3个站点不同种鱼体的鳃、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中6种OPEs的含量,包括磷酸丁酯(TnBP)、磷酸三异辛酯(TEH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磷酸三苯酯(TPhP)、磷酸三氯乙酯(TCEP)和磷酸三氯丙酯(TCPP)。结果表明,位于中下游(乐山和宜宾)的鱼体肌肉中∑_(6) OPEs的含量高于岷江上游的新津。鱼体各组织中∑_(6) OPEs的浓度占全鱼中总浓度的比例依次为肾脏(16%~53%,平均值37%)>肝脏(23%~50%,32%)>鳃(7%~29%,20%)>肌肉(5%~21%,11%)。TBEP和TCPP是岷江鱼体中的优势单体。岷江干流有持续的OPEs输入,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值得关注。
- 刘小雯印红玲彭斐李世平唐娟邓旭蹇林洁方淑红
-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鱼体
- 成都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研究被引量:72
- 2015年
- 对成都市2011—2012年期间大气中的VOCs在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及不同高度的浓度和组成进行了SUMMA钢罐采样法监测与实验室分析,并讨论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成都市大气中VOCs的季节变化为:秋季(106.0μg·m-3)>夏季(74.5μg·m-3)>春季(54.1μg·m-3)>冬季(45.8μg·m-3).烷烃、酯类、醇类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峰值在8:00出现,与交通流量的变化有关;烯烃和芳香烃的日变化规律则呈双峰型.烷烃、烯烃、芳香烃、醇类在不同功能区的浓度顺序为:交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风景区,而醛酮类则为:工业区>交通居民混合区>风景区.在垂直方向上,距地面78 m处TVOCs浓度最高,这可能与当时采样期间大气为逆温层结有关,其中,烷烃、芳香烃为主要组分.不同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及其贡献率排序为:芳香烃(75.5%)>烯烃(23.8%)>烷烃(0.8%);不同功能区的OFP排序为:交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风景区.
- 印红玲袁桦蔚叶芝祥李世平梁金凤
- 关键词:VOCS功能区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