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赛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HPV16E6与E-钙黏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16E6与E-钙黏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34例CIN、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E6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比较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级、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166,P=0.000);各组间两两比较除外正常组与CIN Ⅰ组、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P=0.315,0.483),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在正常宫颈、CIN Ⅰ级、CINⅡ-Ⅲ级、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95,P=0.000),各组间两两比较除外正常组与CIN Ⅰ组、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P=0.056,0.627),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E6与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肌层浸润都有关(P<0.05),但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宫颈鳞癌组和CIN组中HPV16E6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47,P=0.000).结论 宫颈病变级别增加与HPV16E6和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密切相关,提示宫颈癌预后不良;两种蛋白表达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且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 李梅花李乐赛陈亦乐
- 子宫平滑肌收缩调控机制与分娩启动被引量:4
- 2011年
- 分娩启动是子宫由相对静止进入活跃状态的复杂过程,子宫平滑肌是其效应的靶器官,但其收缩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而限制了临床处理及相关药物的开发.该文从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收缩相关装置、经典电生理机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钙敏感性理论、分娩启动相关膜蛋白的功能及变化等方面作以综述,以期了解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可能的分子机理,从而完善对妊娠子宫正常生理过程和常见病理状态的整体认识,也有助于对分娩、早产、产后出血等临床事件的预测和处理.
- 李乐赛周昌菊
-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细胞分娩电生理钙敏感性
- 小干扰RNA沉默人乳头瘤病毒16E6基因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系中E-钙黏蛋白表达及高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基因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系中E-钙黏蛋白(E—cad)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的影响。方法运用以慢病毒为载体质粒的siRNA沉默子宫颈癌SiHa细胞系中HPV16E6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沉默后SiHa细胞中HPVl6E6mRNA表达水平、Ecad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SiHa细胞系中E—cad基因(CDH1)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siRNAE6组、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E—cad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755±1.085、1.224±0.840、1.327±1.22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6±0.019、0.325±0.016、0.299±0.015,其中siRNAE6组SiHa细胞中E—cad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46,P〈0.01;F=323.398,P〈0.01),而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PV16E6基因沉默前E.cad完全甲基化状态相比较,沉默后E.cad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呈弱阳性,其强度较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而非甲基化扩增呈阳性。结论HPV16E6基因沉默可使子宫颈癌SiHa细胞中E.cad表达上调,同时能够降低CDH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CDH1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引起E-cad重新表达。
- 张弦陈亦乐李乐赛
-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甲基化
- 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涉及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均匀上料机构,可以实现均匀的上料,同时同步均匀加热机构可以实现对位于其内部的聚乳酸为主体的物料进行均匀加热,便于后续的聚合...
- 余星贺骏李乐赛段华宏肖芬李浩
- 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浸润景观
- 2023年
- 目的:探索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HGNECC)基因表达特点和免疫浸润状态.方法:通过整合GTEx、TCGA、GEO数据库关于HGNECC的测序数据,寻找正常样本和肿瘤样本间的差异基因(DEGs),运用GO和KEGG分析探索差异基因相关通路的富集情况.在IMMPORT网站找出免疫相关基因(IRGs)和DEGs通过VENN图求得免疫相关差异基因,应用蛋白互作网络(PPI)及cytoscape软件中MCODE及cytohubba插件找出核心基因(Hubs),运用CIBERSORT算法进行正常宫颈组织与HGENCC之间的免疫浸润的差异分析,并用ssGSEA算法来评估HGNECC肿瘤内部微环境的免疫浸润情况,比较不同的免疫检查点对在不同免疫活性患者内部的表达情况,并在DGIdb网站预测相应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期望探索HGNECC具有潜在疗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最后免疫组化验证CXCL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通过差异分析,获得了HGNECC中CXCL8、IL1B、CSF2、CCL4、IL10、CCL3、CCL3L3、PTPN11、CBL、SOS1等十个Hub基因;在通过CIBERSORT算法和ssGSEA算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中,我们发现宫颈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肥大细胞从静止转变成活化状态具有显著的改变,我们推测患者体内肥大细胞活化程度增大;最后根据预测的Hub基因,药物选择推荐使用ABX-IL8,RILONACEPT等药物.结论:该研究通过对公共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HGNECC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 康佳文向小青蒋静雯郭思慧张勇李乐赛
- 关键词: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差异基因
- 小鼠子宫平滑肌中h1 calponin、ERK1/2在不同妊娠阶段及临产时的表达与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h1 CaP(h1 calponin,碱性调宁蛋白)及ERK1/2(external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妊娠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中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及与分娩的关系。方法:按妊娠阶段的不同,将小鼠分为未孕组、孕7天组、孕12天组、孕17天组、孕18天组、孕19天组、产时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平滑肌中h1 CaP、磷酸化h1 CaP(ph1 CaP)、ERK1/2、磷酸化ERK1/2(p 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产时组h1 CaP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未孕、孕7天、孕12天、孕17天组(P<0.01),与孕18天、孕19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1总蛋白表达量产时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2总蛋白表达量产时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1 CaP/h1 CaP的比值为产时组显著高于未孕组、孕7天、孕12天、孕17天、孕18天、孕19天组(P<0.01),;pERK1/ERK1的比值产时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K2/ERK2的比值产时组显著高于未孕组、孕7天、孕12天、孕17天、孕18天、孕19天组(P<0.01)。结论:子宫平滑肌细胞中h1 CaP蛋白表达在临产前达高峰,ph1 CaP及p ERK2水平在临产时达最高峰。h1 CaP可通过促进ERK2磷酸化参与分娩发动;h1 CaP对分娩发动的影响不通过ERK1途径。
- 李乐赛马敬周昌菊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分娩启动子宫平滑肌
- 脐血CD34^+细胞MACS分选及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脐血中CD34+ 细胞含量和MACS分选法的意义。方法 :正性分离脐带血中CD34+ 细胞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前后CD34+ 细胞的纯度及回收率。结果 :MACS分选后CD34+ 细胞纯度达到 88.3% ,回收率为4 6 .2 %。结论 :脐血可以成为HSCT新来源 。
- 张勇李乐赛符晓华张娜于才红陈方平齐振华
- 关键词:CD34+脐血造血细胞免疫磁珠分选
- 妇科千金片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对剖宫产后恶露不净的疗效。方法:将剖宫产后恶露不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妇科千金片口服;对照组使用益母草膏加红霉素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治疗剖宫产后恶露不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巢红李乐赛
- 关键词:妇科千金片剖宫产恶露不净疗效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27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出血量>1000mL)227例,其中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为研究组,另200例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及输卵管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腹腔内出血量及输卵管切除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为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输卵管妊娠优于开腹手术;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对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是安全的。
- 周婷邹放军李劼李乐赛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失血性休克腹腔镜
- PKC-ε、h1 calponin在不同孕期小鼠子宫平滑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 epsilon(protein kinase C epsilon,PKC-ε)及碱性调宁蛋白(h1 calponin,h1 CaP)在妊娠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中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及与足月临产、早产的关系和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酒精灌胃早产模型。按妊娠阶段的不同,将小鼠分为未孕组、早孕组(孕7 d)、中孕组(孕12 d)、晚孕组(孕18 d)、足月产组和早产组,每组各10例。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平滑肌中PKC-ε、磷酸化PKC-ε(pPKC-ε)、h1 CaP、磷酸化h1 CaP(ph1CaP)的蛋白表达。结果足月产组和早产组PKC-ε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未孕、早孕、中孕组(P<0.01),晚孕组、足月产组、早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产组和早产组h1 Ca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未孕、早孕、中孕组(P<0.01),晚孕组、足月产组、早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产组和早产组pPKC-ε/PKC-ε值均显著高于未孕、早孕、中孕组及晚孕组(P<0.01),足月产组与早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产组和早产组ph1CaP/h1 CaP值均显著高于未孕、早孕、中孕组及晚孕组(P<0.01),足月产组与早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KC-ε/PKC-ε的变化与ph1 CaP/h1 CaP的变化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 PKC-ε及h1 CaP蛋白表达在临产前即达到最高峰,pPKC-ε及ph1 CaP水平在临产时达最高峰。PKC-ε可通过激活h1 CaP参与足月产及早产的分娩发动。
- 李乐赛周婷周昌菊
- 关键词:EPSILON分娩启动子宫平滑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