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伙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烧伤
  • 2篇伤创
  • 2篇烧伤创面
  • 2篇自体
  • 2篇疗效
  • 2篇创面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蒂岛状皮瓣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内毒素
  • 1篇营养血管
  • 1篇愈合
  • 1篇早期切痂

机构

  • 9篇肇庆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坪山人...
  • 1篇深圳市坪山新...

作者

  • 11篇李伙新
  • 6篇周强
  • 6篇钟展芳
  • 5篇姚明昌
  • 4篇战国强
  • 2篇冯家骅
  • 2篇岑庆君
  • 2篇朱家源
  • 2篇陈享
  • 1篇王瑞
  • 1篇包福德
  • 1篇朱斌
  • 1篇潘乐
  • 1篇马森
  • 1篇张扬
  • 1篇欧阳昕

传媒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肇庆医学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全国烧伤早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肢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2003年
目的 探讨四肢各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分别应用了5种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的实践。皮瓣最大面积15cm×10cm。最小面积3.5cm×2.5cm。结果 8例皮瓣均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经6~12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四肢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
周强钟展芳战国强姚明昌岑庆君李伙新
关键词:四肢皮神经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67例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rhEGF溶液,对照组使用1%磺胺嘧啶银霜,观察两组伤口变化、愈合时间、分泌物细菌培养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rhEGF溶液于浅Ⅱ°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平均缩短约2~3天,深Ⅱ°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的4~5天,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rhEGF溶液对创面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但在影响创面结痂、创面渗出和创面感染例数、创面细菌检出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rhEGF溶液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伙新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烧伤创面愈合
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与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不同手术方式和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89例肝胆管结石采用外科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其中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33例,肝叶切除术7例,胆肠吻合术2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7例。结果术后有81例随访,随访6个月至12年。采取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残留结石率15.15%(5/33).术后胆管炎发生率12.50%(4/32),采取肝叶切除术方式残留结石率14.29%(1/7),术后胆管炎发生率16.67%(1/6),采取胆肠吻合术方式残留结石率18.18%(4/22),术后胆管炎发生率30%(6/20),采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残留结石率33.33%(9/27),术后胆管炎发生率29.17%(7/24)。结论治疗肝胆管结石,采用肝门胆管狭窄成形术及肝叶切除术疗效较好。
马森王瑞李伙新蒋悦葵包福德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胆道外科手术
人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混合培养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表皮细胞膜片覆盖于烧伤Ⅱ、Ⅲ度创面上 ,是否可以获得理想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方法 :应用空气 -液体界面培养方法 ,将自体 -异体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 (1∶ 1)混合后培养出细胞膜片 ,移植于 10例烧伤病人的深Ⅱ、Ⅲ度创面上 ,并观察其愈合情况。结果 :移植 16块膜片 ,成功 11块 ,失败 5块 (其主要原因为感染、受压及移动 )。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为缺乏皮源的烧伤病人提供了一个可用的方法。
钟展芳朱家源朱斌战国强冯家骅陈享姚明昌李伙新周强
关键词:烧伤
烧伤患者血清内毒素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4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内毒素对正常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4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受试对象,以烧伤患者血清为刺激因素。根据18例烧伤患者与6名健康志愿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6名健康志愿者,血清内毒素为0 U/mL)、实验组A (6例烧伤患者,血清内毒素为0~0.2 U/mL)、实验组B (6例烧伤患者,血清内毒素为0.2~0.4 U/mL)、实验组C (6例烧伤患者,血清内毒素>0.4 U/mL)。用4组血清分别刺激正常人PBMCs不同时间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每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1β、 IL-6及IL-12的浓度,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TNF-α和IL-6在不同时间,被不同浓度血清内毒素刺激后均显著增加;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 IL-1β和IL-12才显著增加。结论 TNF-α和IL-6为内毒素介导的烧伤炎症中重要的炎性介质,其浓度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或内毒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IL-1β和IL-12的浓度不随内毒素剂量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李伙新胡凤龙曲心宇欧阳昕战玉军张扬
关键词:烧伤内毒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2
早期切痂微粒自体皮+大张异体甘油保存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
目的:探讨阻止创面坏死组织及多种有害炎症介质对机体的毒性反应的有效方法,以减轻感染,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率。同时为大面积切痂创面提供一种有效、可靠的覆盖物。方法:对 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入院的15例大面积烧伤...
周强战国强姚明昌岑庆君钟展芳李伙新
文献传递
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烧伤面积(70 5± 19 2 ) %、深Ⅱ~Ⅲ度面积平均 (5 0 1± 2 0 5 ) %的患者采用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 ,第一次手术时间是伤后 2 4~ 4 8h ,一次削痂面积约 (30 6± 9 3) % ,以神态、尿量、心率和中心静脉压 (centrevainpressure,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在正常范围。治疗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与条件相似 16例休克期后削痂植皮患者对比 ,创面愈合天数缩短 12d左右。结论 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是可行的。
钟展芳周强潘乐李伙新
关键词:烧伤
综合治疗糖尿病足52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总结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2例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综合系统治疗的 52例病人中 ,治愈率为 90 4% (47/ 52 ) ,截肢率为3 8% (2 / 52 ) ,死亡率为 1 9% (1 / 52 )。结论 三个阶段、两种手段的系统综合治疗不失为治疗糖尿病足的一个有效方案 。
李伙新
关键词: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截肢术并发症
清得佳凝胶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清得佳凝胶对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在浅Ⅱ及深Ⅱ烧伤创面上均匀涂上一层约1~2mm厚度的清得佳凝胶,采用暴露疗法,每天换药1次,并相应设立对照组,创面外用皮维碘行暴露疗法,作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浅Ⅱ创面提前2d左右,深Ⅱ提前5d左右(P<001),且创面湿润,干净,不形成痂皮。结论清得佳凝胶这种外用药是一种湿润疗法,对创面无刺激,能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加快创面残余上皮细胞增生速度,促进创面愈合。
钟展芳周强李伙新姚明昌
关键词:烧伤创面暴露疗法凝胶湿润疗法目的观
人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混合培养及临床应用
2003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表皮细胞膜片覆盖于烧伤II、III度创面上,有否获得理想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方法:应用空气—液体界面培养方法,将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1:1)混合后培养出细胞膜片,移植于10例病人的深II、III度创面上,并观察其愈合情况.结果:移植16块膜片,成功11块,失败5块(其主要原因为感染、受压及移动)。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为缺乏皮源的的烧伤病人提供了一个好方法.
钟展芳朱家源战国强冯家骅陈享姚明昌李伙新周强
关键词:体外培养烧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