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联勤部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色谱
  • 8篇色谱法
  • 8篇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法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板蓝根
  • 3篇薄层
  • 3篇薄层色谱
  • 3篇薄层色谱法
  • 2篇盐酸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素
  • 1篇地锦
  • 1篇靛玉红
  • 1篇盐酸丁卡因
  • 1篇盐酸丁卡因注...
  • 1篇盐酸小檗碱

机构

  • 10篇济南军区联勤...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10篇李兴东
  • 8篇孙旭
  • 7篇巩伟
  • 6篇赵庆华
  • 6篇张琨
  • 5篇赵梅
  • 5篇张欣欣
  • 3篇陈瑶
  • 3篇刘忠良
  • 3篇马晓昱
  • 2篇刘云云
  • 2篇吴洋
  • 1篇王莉
  • 1篇高媛
  • 1篇李鹏
  • 1篇姚惠凤
  • 1篇赵勇

传媒

  • 2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青叶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大青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配方颗粒中的靛蓝、靛玉红,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的热浸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浸出物的含量限度初步拟定为应不少于12.0%;含量测定中,靛玉红在0.50-8.04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为1.21%(n=9),并初步确定靛玉红的含量应不得少于50.0μg/袋。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青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巩伟赵庆华赵梅孙旭刘忠良李兴东张欣欣张琨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浸出物高效液相色谱法靛玉红
结肠乐灌肠液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结肠乐灌肠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结肠乐灌肠液处方中的药材成分黄芩、黄连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结肠乐灌肠液中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结肠乐灌肠液中黄芩、黄连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盐酸小檗碱含量在10.84~173.4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97.71%(n=6,RSD=0.5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孙旭吴洋李兴东刘云云马晓昱陈瑶姚惠凤
关键词:TLC高效液相色谱法盐酸小檗碱
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夏枯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夏枯草配方颗粒中的迷迭香酸,采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的热浸法测定夏枯草配方颗粒的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配方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浸出物不少于10.0%。含量测定中,迷迭香酸在0.0625~2.008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21%,并初步确定夏枯草配方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应不得少于10.0 mg/袋。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夏枯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巩伟孙旭张琨刘忠良赵庆华李兴东赵梅张欣欣
关键词:迷迭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锦喷雾剂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地锦喷雾剂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50:50),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丁质量浓度在1.953~39.0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n=6),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1.12%,n=9);槲皮素质量浓度在1.976~39.52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n=6),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1.09%,n=9);山柰酚质量浓度在1.822~36.44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n=6),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1.53%,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稳定,专属性强,可用于地锦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巩伟赵庆华李兴东王莉张琨李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槲皮素山柰酚
HPLC法同时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36 nm,柱温为室温,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10μL。结果:白鲜碱在2.505-40.08μg·m 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51%,n=6);黄柏酮在26.12-418.0μg·m 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2.25%,n=6);梣酮在7.540-120.6μg·m 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2.09%,n=6)。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白鲜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巩伟刘忠良张欣欣孙旭赵庆华李兴东张琨赵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白鲜碱
HPLC测定平肝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单参素的含量
2016年
目的:建立平肝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单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大黄素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87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丹参素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SB-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溶液(2∶98);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素在26.75~428.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7%,RSD为0.76%(n=6)。丹参素钠在10.17~162.77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47%(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吴洋孙旭高媛李兴东马晓昱姚惠凤陈瑶
关键词:大黄素丹参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板蓝根、亮氨酸和精氨酸,按颗粒剂制剂通则进行检查,测定浸出物,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S)-告依春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C18,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7∶9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好,斑点清晰;粒度、水分、溶化性、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浸出物应不少于25.0%;含量测定中,(R,S)-告依春质量浓度在1.565 9~50.109 8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1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5%(RSD=2.08%,n=9),并初步确定(R,S)-告依春的含量应不得少于0.35 mg/g。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增加了含量测定,控制项目更加全面、合理,可用于板蓝根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巩伟孙旭赵庆华李兴东赵梅张琨张欣欣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蓝翘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蓝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制剂中的板蓝根,气相色谱法(GC)鉴别制剂中的广藿香,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连翘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GC法检测供试品色谱中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HPLC法含量测定中连翘苷在9.387~300.4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为1.21%(n=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稳定性好,专属性强,改进后的质量标准可用于蓝翘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巩伟李兴东孙旭赵庆华张欣欣张琨赵梅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板蓝根广藿香连翘苷
复方板蓝根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提高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岛津ODS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7∶93),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R,S)-告依春质量浓度在1.57~50.11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为1.25%(n=9),并初步确定(R,S)-告依春的含量限度。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适用于复方板蓝根颗粒中告依春含量的质量控制。
李兴东巩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板蓝根颗粒
四种灭菌方法对盐酸丁卡因注射液质量影响的比较
2017年
目的规范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灭菌方法 ,确保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安全有效。方法采用不同灭菌方法对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灭菌,运用滴定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盐酸丁卡因注射液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无菌试验检查灭菌后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无菌性。结果盐酸丁卡因宜采用流通蒸汽灭菌30 min进行灭菌。结论流通蒸汽灭菌30 min即可保证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无菌性,又可确保其含量的稳定性,是较为理想的灭菌方法。
刘云云孙旭张世晓李兴东马晓昱陈瑶赵勇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灭菌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