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大跨度含夹层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以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运用实验室试验、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巷道顶板岩性及掘巷期间围岩变形规律,并对比分析"锚杆+锚索"和"锚杆+长锚杆"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场及塑性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含夹层软岩巷道顶板岩层岩性和强度较弱,巷道围岩在掘进期间顶底板变形量明显大于两帮移近量,"锚杆+长锚杆"联合支护可以取得明显的维护效果.
- 李冬伟李亚楠赵敏张旭庆潘凡
- 关键词:大跨度回采巷道FLAC3D
- 初采调斜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初采调斜开采的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与正常回采不同的问题,以金桥煤矿2321工作面调斜开采为背景,采用FLAC3D及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调斜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煤体中支承压力平面分布特征及走向支承压力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调斜工作面第一次周期来压前,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不对称,支承压力在工作面上端大于下端。初次来压时,工作面上端支承压力峰值达最大值。现场实测验证了以上结论。
- 牛钦环李冬伟王腾李亚楠
- 关键词:调斜开采支承压力矿压显现
- 基于正交试验煤岩互层顶板巷道失稳因素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通过现场调研、矿物组分分析和层状顶板力学模型计算,得到6个煤岩互层巷道失稳因素.对6种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模拟试验,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敏感性排序.结果表明:通过水对煤岩互层弱化程度是造成顶板表面、深部位移、高帮顶板下沉量以及两帮移近量变化大的最敏感因素,同时煤岩互层次数,煤岩互层单层厚度对3种下沉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巷道宽度、断面形状是造成两帮移近量的重要敏感因素.研究结果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验证,与正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提出了该地区煤岩互层顶板巷道失稳控制对策.
- 种照辉李学华姚强岭鞠明和李冬伟
- 关键词:正交试验
- 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4
- 2019年
- 为了准确、快速、便捷、低成本测试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开发了一套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原位测试系统,包括矿用钻孔成像仪(RBIT-30)测定钻孔内围岩结构发育特征,岩石钻孔弹模仪(RBEMT-75)测定孔内围岩的弹性模量E,岩石钻孔强度仪(RBUST-30)测定钻孔内围岩单轴抗压强度σc,岩石钻孔剪切仪(RBST-75)测定钻孔内围岩强度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水压致裂原位地应力测试装置(RBHST-50)测量钻孔内围岩地应力σ的大小和方向.该系统在部分煤矿进行了应用,获取了测试矿井的煤岩体地质力学参数.
- 姚强岭李学华朱柳闫凯杨朴夏泽王文韬李冬伟
- 关键词:原位测试弹性模量岩体强度地应力
- 巷道围岩结构面与破碎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其应用
- 传统巷道支护效果多以其宏观变形特征评价,而关于巷道围岩内部裂隙发展发育特征定量化研究关注较少。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原生节理、裂隙及次生裂隙的不断扩展发育,是引起岩体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利用钻孔成像...
- 李冬伟
- 文献传递
- 煤岩互层巷道模拟试验与控制对策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研究斜梯形和直墙半圆拱形巷道断面对煤岩互层巷道的适应性,得到巷道断面的支护参数的优化方案,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改进后的巷道断面和支护参数利用钻孔探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斜梯形巷道断面对于煤岩互层巷道适应能力差,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的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同比斜梯形巷道小2倍以上,更适用于煤岩互层顶板;对直墙半圆拱形巷道进行了3种支护方案的模拟,确定最终的间排距为800 mm×800 mm;钻孔探测发现改进后的方案裂隙、破碎带大幅度减小.
- 种照辉李亚楠王腾李冬伟杨吉平
- 动压巷道变形分析及围岩控制技术被引量:14
- 2014年
- 针对受采动影响的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对动压巷道变形起决定作用的围岩破裂区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塑性区和破裂区交界处的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公式,作为围岩应力大小的参考依据;同时得到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公式,作为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设计的依据,并结合锚杆支护理论,得到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最终在鹤壁五矿动压巷道工程试验中得到运用,巷道变形得到明显控制,说明锚杆加锚索加喷射混凝土的控制方案合理有效.
- 鞠明和孙玉亮陈志锋周健李冬伟潘凡
- 关键词:动压巷道围岩控制巷道变形支护设计
- 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被引量:11
- 2014年
- 针对山西中新甘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整合后8#煤层蹬空开采会对顶底板围岩造成二次破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蹬空开采顶底板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煤层蹬空开采垮落带最大高度大于7#、8#煤层最小垂距,底板导水裂隙带深度小于8#、11#煤层垂距.当工作面推进至7#煤柱下方时,矿压显现更严重.并就可能出现的开采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 刘明杰李冬伟瞿群迪
- 关键词:整合矿井导水裂隙带FLAC应力集中
- 一种煤岩体裂隙定量化处理方法
-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钻孔图像上结构面显现特征定量化研究的方法,涉及结构面的产状、张开度、充填特征、间距等。根据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成像特征,提出了采用“结构面数字图像+参数标注”等参数量化处理结构面显现特征。并结合巷道围岩钻...
- 姚强岭李冬伟王傲李学华陈田卫斐
- 文献传递
- 卧龙湖煤矿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技术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结合卧龙湖煤矿8102工作面煤层开采的具体工程条件,运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8102工作面沿空留巷顶板覆岩运移规律、围岩位移变化及应力分布特征。理论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8102工作面巷旁充填体在顶板活动过渡期和后期受其影响较大,支护阻力应大于13.5MN;当充填体宽度为3m、强度为5.3MPa时,技术和经济效益最佳。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留巷顶板下沉量最大148mm,两帮移近量最大160mm,围岩变形较小,该充填技术在8102工作面风巷沿空留巷得到成功应用。
- 王腾潘凡李冬伟李亚楠
- 关键词:沿空留巷充填技术覆岩运动支护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