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弹性髓内针
  • 1篇蛋白酶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小板血浆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表达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质粒
  • 1篇肾盂
  • 1篇肾盂积水
  • 1篇术后
  • 1篇顺行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针
  • 1篇脓肿
  • 1篇组织学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李富江
  • 2篇于腾波
  • 2篇程永帅
  • 2篇孙康
  • 2篇褚言琛
  • 2篇江莉
  • 2篇董蒨
  • 1篇杨传民
  • 1篇王爱民
  • 1篇寇德伟
  • 1篇张德刚
  • 1篇张宏
  • 1篇刘小臻
  • 1篇杨选影
  • 1篇陈玉华
  • 1篇姜忠
  • 1篇高会江
  • 1篇夏长所
  • 1篇王瑞婷
  • 1篇洪光祥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肠重复畸形致重度肾盂积水1例
患儿,男,9岁,因“反复腹痛9个月”入院。患儿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无盗汗。近9个月来患儿腹痛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多次至当地医院就诊,经消炎、解痉等治疗略好转后又...
李富江杨传民董蒨
关键词:儿童患者肠重复畸形肾盂积水影像学诊断
富含血小板血浆协同BMP-4促成骨分化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骨形成蛋白-4(BMP-4)对离体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T-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PRP及BMP-4,4 d后ELISA法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计数细胞密度。结果PRP可增加ALP活性及细胞密度,与BMP-4促联合作用更明显;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高浓度可轻度抑制。结论PRP可协同BMP-4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
程永帅于腾波江莉孙康陈伯华李富江王瑞婷褚言琛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成骨分化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组织学计量与炎性因子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各组织成分中细胞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等炎性物质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获取行OA组关节置换及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组患者手术时的软骨、滑膜组织和软骨下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行软骨下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将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软骨下骨组织计量值与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A组较非OA对照组软骨下骨骨形成增加,骨质硬化骨小梁数目增加并错乱;滑膜组织中MMP-9表达上调;软骨组织中MMP-9及IL-1β较对照组提高;而在软骨下骨,MMP-9、TNF—α及IL-1β均有增高,并且与软骨下骨组织学改变相关联。结论证实了OA促炎症条件的病理学基础,并且炎性改变与软骨硬化及关节软骨退变相关。
于腾波程永帅孙康江莉褚言琛李富江寇德伟张德刚王爱民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金属蛋白酶髋关节组织学
顺行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对比顺行弹性髓内针与传统克氏针治疗儿童桡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顺行弹性髓内针组(17例)及克氏针组(33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尺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术后2周骨折成角、对位情况。随访资料包括外固定时间、术后3个月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顺行弹性髓内针组手术时间长于克氏针组[(81.8±38.4)min比(59.4±26.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骨折平均对位率大于克氏针组(92%比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拆除石膏外固定时间短于克氏针组[(31.5±5.1)d比(39.0±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腕关节活动度指标高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腕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克氏针组(94.12%比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肘关节恢复优良率低于克氏针组(82.35%比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桡骨远端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骨折采用顺行弹性髓内针治疗较传统克氏针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缩短术后拆除石膏外固定时间,有利于术后腕关节活动恢复,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骨折的一种可选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石佳宁张琳周显军段于河英庆龙邢茂青李富江
关键词:桡骨骨折
反义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肌腱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反义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质粒对肌腱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反义TGF-1脱氧寡核苷酸和反义TGF-β1质粒,4周后取出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或反义TGF-β1质粒,于术后7、14、28、56d取出肌腱,原位杂交方法测定肌腱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生物力学结果表明使用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改善屈指肌腱术后的粘连;原位杂交显示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降低每个时间点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反义TGF-β1质粒能有效的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少粘连的形成。
夏长所李富江张宏陈玉华杨选影洪光祥
关键词:肌腱反义寡核苷酸类TGF-Β1胶原
小儿闭合性腹部外伤后迟发性肝脓肿1例
小儿闭合性腹部损伤是小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病急、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同时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较为困难,易发生误诊、误治。关于小儿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脏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面,少见与其相关晚期并
高会江董蒨姜忠刘小臻李富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