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7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目标菌群的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肠道菌群差异。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0例IBS-D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粪便中长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属的数量,并对各组的目标菌群数量进行比较,计算肠道定值抗力,肠道定值抗力(CR)是指肠道内需氧的潜在致病菌群被肠道内源性厌氧菌抑制的能力,双歧杆菌数值与肠杆菌数值之比作为肠道微生物定值抗力的指标,即B/E值。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IBS-D患者粪便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明显增多(P<0.05),而乳酸及双歧杆菌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粪肠球菌、脆弱拟杆菌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BS-D患者B/E值<1,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IBS-D患者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表现为B/E值降低,且粪便中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
- 李小萍王巧民褚源宋继中沈佐君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实时荧光定量PCR
-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3年
-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内脏感觉过敏、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免疫异常、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脑-肠轴异常等有关。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IBS症状的产生和持续有关。本文就肠道菌群失调与IB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小萍王巧民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益生菌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6年
-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但精神心理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IBS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1月—2015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IBS患者101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症状严重程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7.4%(58/101)的IBS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101例患者IBS-QOL评分为73.28±12.79,其中以焦虑不安、忌食和健康忧虑影响最为严重。73.3%(74/101)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以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受损最为严重。101例患者中13例症状为轻度,63例为中度,25例为重度,IBS-SSS评分为253.00±72.5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426,P<0.001;r=-0.501,P<0.001),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556,P=0.000;r=0.513,P=0.000),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31,P=0.020;r=0.357,P<0.001);生活质量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17,P<0.001)。结论:IBS患者具有精神心理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的表现,且精神心理障碍愈严重,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受损愈明显,IBS症状愈严重。
- 王超王巧民宋继中解丽员莎李小萍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睡眠质量症状严重程度
- 肠易激综合征50例的粪便相关菌群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虽然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其临床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会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目前肠道菌群成为IBS研究的热点,人体正常肠道内有500多种细菌,它们在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采用16SrDNA法对IBS患者粪便中的6种菌属进行定量分析,观察不同亚型IB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肠道目标菌群的差异。
- 李小萍王巧民褚源宋继中叶飞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粪便功能性胃肠道疾病IBS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