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
- 作品数:169 被引量:51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卧龙大熊猫产后饲养管理被引量:4
- 1997年
- 魏荣平张和民张贵权李德生胡大明
- 关键词:大熊猫产后饲养管理
- 使用冷藏精液进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人工授精被引量:4
- 2001年
- 使用在 4℃冷藏 2 4h和 48h的精液对 5岁的雌性大熊猫妃妃进行了人工授精 ,以保持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供精者乐乐是一只患皮肤癌的雄性大熊猫 ,睾丸体积为 (386 .1± 2 14)cm3 ,在 2 0 0 0 0 2 2 3~ 0 5 11期间 ,4次人工采精 :刺激电压 5~ 8V ,射精电压 5~ 8V ,每次采精量 (3.2± 1.2 )mL ,精子密度为 (12 0 8.5± 5 6 4.9)× 10 6/mL-1,每次精子总量 (390 8.3± 2 5 46 .6 )× 10 6,精液平均活力为 84.8%± 4.1% ,活率为 87.8%± 5 .2 % ,运动状态为 2 .9± 0 .2 5 ,畸形率为 2 8.3%± 11.1% ,平均顶体正常率为 96 %± 1% ,pH值为 7.9± 0 .3.乐乐的精液用TEST稀释后 ,在 4℃冷藏 2 4h、48h和 72h后 ,精子活力分别是 6 5 % ,5 8%和 47% ,精子的活率分别为 73% ,73%和 6 8% .用酶免法对雌兽妃妃尿液中雌激素的检测 ,发现妃妃的雌激素在发情前期开始增加 ,在发情前期的最后一天达到最大峰值 ,在发情期(4月 3日~ 5日 )迅速下降到正常值 ,进行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是在雌兽尿液中的雌激素达到最大峰值后的 48~ 72h之间 .妃妃在 2 0 0 0 0 8 10顺利地产下一仔 ,雌性 ,妊娠期 12 7d ,初生幼仔 179.3g.图 1表 3参
- 黄炎李德生张和民杜军张贵权魏荣平LAU RA Mc GeehanJOGAYLE Howard汤纯香王鹏彦
- 关键词:大熊猫人工授精电刺激采精低温冷藏雌激素精液
- 动物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其采集大熊猫行为的音频数据,并将该音频数据进行存储,以获取所述音频数据的频率范围,并根据所述音频数据的频率范围,确定与所述频率范围对应的大熊猫的行为。其能够全天候地监测大熊...
- 张和民李德生黄炎吴代福周世强黄金燕李仁贵张明春严啸
- 文献传递
- 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研究第一阶段
-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于2010年7月开始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的野化培训研究,选择4只已经配种的具有野外生活经验的雌性大熊猫到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草草于2010年8月3日在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产一雄性幼仔,体重205...
- 李德生黄炎周世强黄金燕刘巅吴代福谢浩邓林桦李仁贵张和民
- 关键词:大熊猫
- 文献传递
- 卧龙大熊猫的保护与繁殖研究进展被引量:7
- 1997年
- 对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长达16年的监测,发现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基本趋于稳定,但较之70年代种群有所下降。1983年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没有造成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急剧下降,到2003年,冷箭竹更新竹林才能全面恢复到1983年前的水平。1991-1996年,卧龙共繁殖大熊猫11胎16仔,成活11只,成活率近70%,为人工繁殖大熊猫放归野外奠定了基础。
- 张和民李德生魏荣平汤纯香杜军
- 关键词:大熊猫繁殖自然保护区
- 亚成体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对三只处于食性转换期前后的亚成体大熊猫肠道内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在亚成体大熊猫处于食性转换期前后,肠道内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变化比较大。在以高蛋白为主食的食性转换前期,亚成体大熊猫肠道内的细菌含量在106~107cfu/g之间,其中优势菌群为肠杆菌(425%)和乳杆菌(356%);而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食的食性转换后期,亚成体大熊猫肠道内的细菌含量在104~105cfu/g,其中肠球菌居多,占387%。
- 彭广能熊焰李德生张和民何廷美
- 关键词: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
- 峨眉山和神农架地区森林环境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通过自然地理环境、竹类分布特征以及植被中植物区系的属分布区类型的比较,分析了现今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区域与原有大熊猫分布的峨眉山以及大熊猫早已绝迹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差异。结果表明:峨眉山属于大熊猫分布区域,而神农架的地理经度超出了大熊猫分布区域,其它环境因子与野生大熊猫分布地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竹子种类也分布有大熊猫喜食的中小径竹;同时植物区系的属分布区类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极为相似。因此,造成大熊猫现在在峨眉山和神农架地区没有自然分布可能是历史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 周世强周季秋王伟月张亚辉黄金燕李德生张和民
- 关键词:大熊猫栖息地气候特征主食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 衣服(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伪装服)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衣服(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伪装服)。;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主要用于服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各视图形状、图案以及结合。;4.本外观设计产品省略其他视图。;5.本外...
- 张和民李德生黄炎吴代福黄金燕周世强
- 文献传递
- 卧龙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2年
- 简要回顾了大熊猫人工育幼的历史 ,总结了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大熊猫人工育幼研究领域的发展 .1991年全人工育幼使 1只大熊猫弃仔存活 16 0d ,但之后连续几年人工育幼失败 ;1998年成功地将一只弃仔人工哺育 2mo后 ,给不会带仔的母兽培训其带仔 .1999年将 2个双胞胎及 1个三胞胎中的 2仔通过人工育幼与母兽交替哺育存活 ,同时将 2只自野外抢救回来的大熊猫幼仔人工哺育存活 .创造了 1a人工哺育 8只幼仔存活的世界记录 ,大大提高了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 .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关键在于 :适宜的育幼环境 ,幼仔免疫力的获得 ,人工乳的配制 ,幼兽的疾病防治及正确的饲喂方式 .现将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大熊猫人工育幼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总结如下 .图 2表 2参
- 李德生张和民张贵权王鹏彦魏荣平黄炎胡大明
- 关键词:大熊猫人工育苗生长发育
- 圈养大熊猫哺育双胞胎76小时报告被引量:4
- 1997年
- 李德生张和民魏荣平胡大明周小平
- 关键词:大熊猫哺育圈养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