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纲
- 作品数:123 被引量:30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论张载思想的实学特质
- <正>哲学作为明体达用、安身立命之学,其首要的问题是对宇宙万物的真实本体予以理论上的解答。横渠之学以“气”为本的宇宙实有论便是对此哲学第一原理的回答。
- 李振纲韩进军
- 文献传递
- 梦与庄子哲学——释《庄子》中的五个“梦”境被引量:2
- 2013年
- 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梦的解析》一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曾这样描述“梦”在古代人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他说:“就我们所知,古人都以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古代希腊人和其他东方民族出兵时必带一详梦者,好像今日出兵时必定带侦察员来刺探敌情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出兵时,最著名的详梦者都在营里。”
- 李振纲
- 关键词:《庄子》庄子哲学精神分析学派《梦的解析》亚历山大大帝
- 论21世纪的文化价值观被引量:3
- 2000年
- 哲学的宗旨在于为人之为人寻求一终极价值归属。把追求最高的幸福确立为“至善”体现了价值理性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在新的世纪里,人类不能不站在新的起点上,反省过去,展望未来,用价值理性导引工具理性,使社会历史的发展更符合人性。为此,热爱和谐,珍惜生命,理应成为人类恪守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原则。
- 李振纲
-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人之为人终极关怀社会历史至善反省
- 名家思想再探被引量:2
- 2001年
- 李振纲
- 关键词:名家知性思维逻辑学先秦时期学派指称
- 王阳明《象祠记》的文化解读被引量:3
- 2010年
- 龙场悟道,王阳明将生死置之度外,把全副精神用于宣讲"良知"之学,此种弘道经历,对儒学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象祠记》是阳明居黔弘扬良知之学的一个鲜活的缩影。这篇珍贵文献的重要历史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象祠"的缘起、圣人传统与象祠文化精神、象祠文化与阳明心学诸多思想文化内涵。
- 李振纲
- 《论语》中的“勇”与子路“好勇”被引量:7
- 2012年
- 君子"三达德"中的"知"、"仁"、"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知"即理智,"仁"属于情感,两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品格("勇")来实现。"勇"不同于"好勇"。君子之"勇",以"义"为质,以"礼"为节,统摄于"仁",行己有"耻",是一种以道德理性为内涵的意志品格。
- 李振纲陈鹏
- 关键词:孔子道德实践
- 《庄子》文本对孔子的双重借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庄子》文本中的孔子,有时以道家形象出现,成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有时又以儒家本来面目出现,借以作批判儒家思想的反面教材。对孔子的正面借用与反面借用,虽属于道家"非儒"的伎俩,却从思想史意义上真实反映了儒道思想之内在联系。
- 李振纲
-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儒道关系
- 论荀子哲学对孟庄思想的摄受与扬弃被引量:2
- 2022年
-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折中综合的趋势日渐显著,荀学是这一思想文化走向的典型范式。孟子、庄子思想在荀子哲学建构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荀子天道观对宗教之天、德性之天的剔除及与道家自然观的纠缠;性善、性真、性恶善伪的观念差异与相互连结;道德反省、审美直觉向认知理性的转向。从观念比较的视角交叉考量孟子、庄子、荀子思想逻辑深层结构上的差异及其相蕴互补性,揭示荀子对孟子、庄子思想的摄受与扬弃,还原荀子哲学的思想史地位。荀子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是认知理性转向,认知理性精神由于与中国哲学价值优先的主流传统不相契合而受到抑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有走向近代转型的认识论根源。
- 李振纲
- 关键词:荀子哲学庄子
- 论孔学的核心理念:仁
- 2007年
- 孔学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仁"。把"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奠定了儒家道德人学的基本路向。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为本,为仁由己,构成"仁"的四重内涵。"仁"统摄"恭、宽、信、敏、惠"诸德及孔子的德治理想。
- 李振纲
- 关键词:孔子《论语》
- 儒家实践理性原则——孔子“中庸”方法论管窥被引量:4
- 2013年
- 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论语》中礼乐、孝悌、忠恕、君子、德治、天命诸多范畴均是围绕其核心范畴(仁)展开的,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呈现。但是,上述范畴、概念所蕴含的伦理精神、道德规范要在实践层面上圆满落实,离不开一种基本的德性、智慧和方法论,即儒家实践理性精神——"中庸"。
- 李振纲王晓朴
- 关键词:孔子中庸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