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与死亡关系分析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与...
- 曾玉杰柯元南朱丹丹王勇李宪伦李志远姜蕾李楠汪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侧支循环
- 文献传递
- 早期复极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早期复极表现为体表心电图上相邻2个导联的J点抬高,形成一段平滑移行曲线或者一个直立小波(J波),并伴有与ST段抬高相关的T波高尖。这些早期复极图形通常位于下壁和/或侧壁导联。由于缺少相应的临床症状,过去认为早期复极是一种"良性变异"。然而近几年,不断有个案报道及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复极与心源性猝死特别是特发性室颤密切相关。
- 李楠
- 关键词:早期复极体表心电图ST段抬高特发性室颤心源性猝死T波高尖
- 高龄抑郁症患者心血管病药物过量中毒一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0岁。因“意识障碍、发热10 h”于2021年8月4日收入中日友好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入院前10 h无明显诱因出现昏睡、发热。既往病史:重度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多年;高血压病史,间断服用“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具体剂量不详),日常监测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日常服用“美托洛尔”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抑郁症病史,未接受正规治疗。
- 李楠胡余潇周益锋
- 关键词:高龄抑郁心血管病药物过量中毒
-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首发AMI患者2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OC组(114例)和对照组(102例).所有病例按照常规方法行PCI.对照组在支架置入后不予其他干预;IPOC组在支架置入再灌注的1 min内,在支架上方血流处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低压(4 kPa)扩张梗死相关动脉30 s,后球囊放气30 s,再扩张(6 kPa)30 s,重复3次.比较2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情况,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峰值,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灌注状况和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结果 对照组术后2hST段完全回落45例(44.1%),术后4hST段完全回落54例(52.9%),术后6hST段完全回落61例(59.8%);IPOC组术后2h ST段完全回落55例(48.2%),术后4hST段完全回落68例(59.6%),术后6hST段完全回落73例(64.0%).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术后2、4、6 hST段回落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术后肌酸激酶、CK-MB、c-TnⅠ峰值明显减低[(1 418 ±634)U/L比(2 324±862) U/L、(121±113) mmol/L比(188±147) mmol/L、(17±12) mmol/L比(21±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22.8% (26/114)比41.2% (42/102),5.3%(6/114)比21.6%(2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肌Blush分级0-1级6例,2级33例,3级63例;IPOC组心肌Blush分级0-1级5例,2级21例,3级88例.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心肌Blu
- 何华董道然李楠朱丹曾玉杰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后适应缺血再灌注损伤
- 维生素K1对运用华法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的影响效果观察
- 目的:探讨维生素 K对运用华法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的影响。方法:自2002~2006 年共有26位患者,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32~81岁。因瓣膜置换术、房颤等原因服用华法林, INR2.0~3.5s。...
- 曾玉杰王勇李宪伦朱丹丹李志远姜蕾李楠汪艺柯元南
-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华法林维生素K1囊袋血肿
- 文献传递
- 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改变与其凋亡及坏死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改变情况,分析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的关系以及卡维地洛、庚醇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完成。取培育7d心肌细胞缺氧30min后换用正常含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1,2,3,6h,造成再给氧损伤。给药方案:分为三组;未用药组,庚醇组,卡维地洛组。庚醇用DMEM(含5%的小牛血清)配成1,2mmol/L的浓度,卡维地洛配成0.001g/L的浓度,分别加入药物于受试细胞,培养细胞30min后再做相关实验。未用药组不加药。采用细胞划痕技术,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直观地观察不同组别、缺氧再灌注不同时间罗氏黄经过缝隙连接流通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缺氧再灌注不同时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在缺氧30min时心肌缝隙连接通讯明显下降,荧光仅传至划痕附近第二列细胞,正常细胞荧光则传至四列以外的细胞。再供氧1h时恢复到第三列,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运用庚醇后传导明显减慢荧光仅传至第二列细胞,缺氧和再供氧时传导也无明显变化。运用卡维地洛后传导改变不明显。②正常和缺血30min时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供氧1h凋亡指数为27.4%,与正常相比差异显著(P<0.01)。坏死的心肌细胞在再供氧2h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运用卡维地洛、庚醇后凋亡指数在再灌注1h时分别较未用药组减少了55.11%,21.53%。③培养7d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为(120±18)次/min,缺氧30min时,搏动减弱,次数为(56±16)次/min,再供氧1h时,搏动次数为(118±22)次/min,两者差异显著(P<0.01)。加入浓度为2mmol/L的庚醇后,心肌细胞搏动明显减弱,约为(64±20)次/min,差异显著(P<0.001)。加入0.001g/L卡维地洛搏动次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5)。在缺氧再灌注过程中,两个干预组搏动次数变化不大。结论:心肌细胞在缺氧时缝隙连�
- 曾玉杰冯义柏于世龙柯元南王勇朱丹丹李志远姜磊李楠
- 关键词:心肌细胞凋亡缝隙连接通讯卡维地洛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短暂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 目的:临床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短暂精神障碍的原因及预后。方法:2002年9月~2006 年5月共有462例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患者入选,年龄26~92岁,男252例,女210例。观察所有患者的精神症状...
- 曾玉杰朱丹丹李志远姜蕾李楠汪艺王勇李宪伦柯元南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应激反应
- 文献传递
- 心脏起搏电流抑制剂ivabradine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李楠曾玉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起搏电流抑制剂
-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和吸烟关系分析
- 目的:评估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与吸烟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49例(A组,非冠心病组335例;B组,稳定性心绞痛组121例;C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61例;D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32例)。采集包括性别、年龄、...
- 魏冯宁李丽亚李楠张冬芹董道然朱丹曾玉杰
- 关键词:冠心病病因学吸烟行为
- 文献传递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的死亡率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手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率与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1999年3月~2006年10月于我科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623例。发病至介入治疗时间为2~36h。结果患者死亡27例,死亡率为4.3%。60岁以下死亡率1.7%(4/232),60~75岁死亡率为5.0%(14/279),75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为8.0%(9/112)。侧支循环形成率60岁以下为91.4%(212/232),60~75岁61.6%(172/279),75岁以上37.5%(42/112)。结论PCI治疗AMI的死亡率与侧支循环形成率呈负相关。年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率较高,相应死亡率也较低。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可能与侧支循环形成率较低有关。
- 曾玉杰朱丹丹王勇李宪伦李志远姜蕾李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侧支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