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涓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党报
  • 1篇对等
  • 1篇对等语
  • 1篇新现实主义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手法
  • 1篇议题
  • 1篇语言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背景
  • 1篇十七大
  • 1篇十七大报告
  • 1篇手法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方式
  • 1篇图书
  • 1篇图书馆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献资源
  • 1篇现实主义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共南昌市委

作者

  • 4篇李江涓
  • 1篇王卫明
  • 1篇李裕萍
  • 1篇廖丽琴
  • 1篇郑军荣

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共南昌市委...
  • 1篇东南传播
  • 1篇图书馆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现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
1998年
文献资源共享在今天尤其必要。我国文献资源共享要纳入政府行为,转变观念,起点要高,着眼未来,分步实施。
李江涓李裕萍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
论《美国牧歌》中的新现实主义艺术手法被引量:3
2009年
《美国牧歌》是美国当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近20年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其“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美国牧歌》是一则关于一个犹太家族衰败和堕落的悲剧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本文通过分析该作品中的叙述方法、蒙太奇和意识流等新现实主义艺术手法,阐述罗斯对美国梦所做的艺术诠释。
郑军荣李江涓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新现实主义
试论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被引量:4
2004年
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或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译的现象在翻译中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从语言特征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探讨。
廖丽琴李江涓
关键词:对等语语言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不可译性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党报实务创新——对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新议题的解读
2008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共党报的传播提出了大量的新议题,无论是从政治任务(或宣传价值)角度考虑,还是从新闻价值角度考虑,这些议题理所当然要成为各级党报今后一段时期在各个领域的报道重点,因此,党报的工作人员不妨将这些议题作为报道的重点选题。十七大报告也为中共党报的传播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为回应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新议题,党报有必要确立新的选稿标准、新的报道重点、新的报道方向、新的作者结构,甚至需要设立新的版面和栏目等。
王卫明李江涓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