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浴洋
- 作品数:40 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文学史家钱理群被引量:3
- 2019年
- 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中国人文学界,钱理群是影响最巨的学者之一。他在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民间思想史研究、鲁迅研究、毛泽东研究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他自己最为看重的是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与文学史理论建构方面的成就。以"文学史家"为自我定位的钱理群,就此展开了四重层面的探索:他既是一位文学史书写的大家,先后出版过多部文学史著作,并且每部都以其内容与形式上的创造力与代表性而成为了相应学术阶段中的"预流"与"集大成"之作;他又是一位在文学史理论建构方面具有自觉追求的学者,对于若干文学史本体问题都有独到的发现与理解,同时也以"承上启下"的姿态,清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的脉络,总结了其间的学术经验;他还尝试"用文学的方法研究、书写历史",从而将"文学史"的视野与方法锻造成为一种超越"文学史"这一著述体例与知识生产机制的思想资源与表达界面。与此同时,他的"文学史家"身份与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关怀互相生发,他的学科论述与在学科领导工作中取得的"实绩"同样也是在讨论其文学史研究与写作时不可忽略的部分。
- 李浴洋
- 关键词:文学史
- 孙玉石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被引量:3
- 2016年
- 在"代际"视野中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时,"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贡献与命运尤为值得关注。孙玉石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的学术生涯、道路、经验与遗憾典型地体现了第二代学者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他独特的个性与气质也为这一学术传统从"学术共同体"转化成为"生命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学术史的眼光阅读孙玉石,正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的反思与追问。
- 李浴洋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史
- 在中国发现“现代主义”——晚年施蛰存与李欧梵的学术交谊被引量:2
- 2017年
- 一 1978年,负责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华人作家聂华苓及其先生、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访问中国大陆,与“劫后余生”的作家冰心、夏衍、曹禺、艾青、萧乾与丁玲等人见面。次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0年与1984年,聂华苓又先后两次访问大陆,并且邀请了数位中国作家赴美交流。当日后回忆这段经历时,聂华苓感慨:“那时的作家如同出土文物。”
- 李浴洋
- 关键词:现代主义晚年华人作家聂华苓
- 梁启超对于康有为“大同之说”的选择与叙述
- 2013年
- 1901至1902年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与梁启超围绕主张"世界主义"还是"国家思想"发生分歧,梁启超在言行上开始独立。对于康有为的核心观念"大同之说",梁启超不以为然。通过参照"近日西人著述",他发现"大同之说"已经"久为陈言"。但是这一理论出自"不通西文,不解西说,不读西书"的康有为的"自成",又给予了其时正在建构"本国学术思想"的梁启超以信心。故而在这一时期梁启超的康有为书写中也就呈现出了策略性与复杂性。从传记开始,梁启超在史著、寿序与祭文等多种文类中进行过康有为书写,其中有"常"也有"变"。梁启超对于康有为的认识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对于自己的认识过程。在每一次转变时,康有为都是他首当其冲需要面对的传统。
- 李浴洋
- 视野、问题与方法:如何讨论“现代中国学术”?——2015年“现代中国学术”研究著作述评
- 2016年
-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研究原本只是“通识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借用时下的术语,乃是“学术训练”之一种。任何研究的开展,尤其人文学术的进行,都应首先基于对学术史的了解与把握,从而形成面对具体对象与问题时的历史感与判断力。唯其如此,研究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保证。而这也就决定了学术史研究之于人文学者既属基本修养,
- 李浴洋
- 关键词:中国学术研究著作学术史研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术训练
- 从想象农民开始——读张丽军的《想象农民》被引量:1
- 2009年
- 一、乡土本位与文学本位 1990年代以来,“现实生活的无情事实粉碎了80年代关于现代化、关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种种神话。与此相联系的是‘西方中心论’的破产。这都迫使我们回过头来,正视‘现代化’的后果,并从根本上进行追问:什么是现代性?”(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
- 李浴洋
- 关键词:农民西方中心论文学本位
- 海外偏留文字缘——晚年施蛰存与孙康宜的学术交谊
- 2016年
- 一书信中的学术交谊百岁老人施蛰存(1905-2003)在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史与学术史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背影。在1949年以前,他以现代小说家著称;尔后,他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尤以诗学与词学见长。
- 李浴洋
- 关键词:词学古典文学研究柳如是海外学者学史世界学术
- 在“学者自传”与“成长小说”之间——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的一种读法被引量:2
- 2017年
- 一、“体裁上像不像序。这是不成问题的”
1921年7月,顾颉刚历时两日,为好友叶圣陶的小说集《隔膜》撰写了长篇序言。《隔膜》既是叶圣陶个人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文学革命”以来“汇刊个人的新体小说的第一部”。在顾颉刚看来,《隔膜》的出版“是很可纪念的”。
- 李浴洋
- 关键词:成长小说自序古史辨读法自传学者
- 陈平原:五四百年,追忆、纪念与言说
- 2019年
- 我与“五四”李浴洋:在当代中国学人中,您是很自觉地不断与“五四”对话的一位。这既体现在“五四”作为您的研究对象,先后出版了多部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如《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与《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等;也表现为在过去三十余年间,您始终以"五四新文化人”的立场与姿态积极介入关于中国文学、文化、思想与教育等问题的讨论。能否首先请您谈—下,您关注“五四”的动机与动力何在?
- 李浴洋陈平原
- 关键词:追忆言说学术著作中国文学
- 唤醒古隶大美 提出第三书学——中国书法源流与发展繁荣刍议
- 2014年
- 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进步,呼唤着文化复兴时代的来临。作为中华文化"以文会友"的代表,书法在弘扬国家强大文化力方面应大有作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当代史学、儒学、古文字学等诸多学科在自觉研究和应用古隶文献方面卓有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学科进步。书法人也应唤醒"古隶"的书学价值,激活其对中国书法和文化力振兴的重要作用,续写中国书法文化的翰墨长卷。
- 李象润李浴洋
- 关键词: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