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恒星对流的k-omega模型
- <正>恒星内部的对流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物理过程,它可以有效的传递物质和能量。通常采用经典混合长模型对其进行描述,但是由于没有对湍流热对流运动本身进行足够的描述,混合长模型无法对混合长本身进行合理的限制,其结果也不能应用于对...
- 李焱
- 文献传递
- 存在非同步转动的双星演化模型
- 2012年
- 通过计算双星演化中的角动量转移,研究了潮汐作用下双星系统自转与公转周期的变化以及潮汐作用对双星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密近双星系统在主序演化时,潮汐摩擦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转与公转达到比较接近的状态,此后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使自转与公转达到同步转动.物质交换阶段开始后,半相接双星系统更容易出现非同步转动,而相接双星系统物质交换很难破坏系统的同步状态.同时比较了非同步双星模型与同步双星模型演化曲线在赫罗图上的不同,结果表明非同步模型在物质交换阶段主星演化曲线向赫罗图光度和有效温度高的方向移动.最后通过对统计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采用该模型可以解释观测上双星超过潮汐锁定时标后仍然存在非同步转动的现象.
- 张瑞玉李焱
- 关键词:双星恒星
- 星震学进展
- <正>随着地面联测计划和空间观测计划的推进,长时序高精度测光和光谱观测发现了大量多周期脉动变星,为星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星震学研究是唯一一种可以直接探测恒星内部结构的工具,为检验恒星结构与演化理论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
- 李焱
- 文献传递
- 湍对流模型及其在恒星结构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正>恒星中广泛存在对流运动。从物理原因上看,恒星中心不断进行着的热核反应加热了恒星中心区域,热量向外传递的过程造成恒星内部比外部温度高,一旦热量的传递受到阻碍就会引发对流运动。恒星内部对流运动有两个大类,即由快速热核反...
- 李焱
- 文献传递
- 渐近巨星分支(AGB)长周期变星研究进展被引量:2
- 1994年
- AGB长周期变星是中小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时形成的,由于它们存在强烈的振动和巨大的星风物质损失,研究这类变星对于了解恒星振动性质、星风产生机制及恒星晚期演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广泛地考查了最近十几年来国际上对于AGB长周期变星观测和理论研究工作的现状,讨论了AGB长周期变星的主要观测性质以及恒星振动和演化理论工作中所取得的进展,同时也分析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指出今后研究工作中需要逐步加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 龚志刚李焱
- 关键词:变星
- 慢脉动B型星KIC 8324482的星震学研究
- 2018年
- 慢脉动B型(Slowly Pulsating B-type, SPB)星的脉动频率很难被地面观测设备所观测到,直到近些年空间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才使其得以实现. SPB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恒星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等待解决.而星震学恰巧是一个用于探索恒星内部结构和相关的物理过程的有力工具.因此,星震学方法可以用来探测SPB星的内部结构和物理过程.通过用模型网格的方法对KIC 8324482这颗SPB星进行初步的星震学诊断,并通过计算其震荡数据(周期与周期间隔)的卡方值来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确定了这颗星的一些基本物理参数,并发现了SPB星周期间隔的振荡频率和振幅与其对流核收缩留下的元素丰度梯度轮廓的关系.除了对流超射以外,扩散混合也是解释该恒星周期间隔分布结构的必要条件.
- 邓真敏李焱李焱陈兴浩
- 恒星物质的不透明度被引量:3
- 1998年
- 简单介绍了恒星物质的透明性质在恒星结构、演化、振动等许多恒星物理基本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决定恒星物质不透明度的物理过程,回顾了第一代不透明度数据LAOL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一代不透明度数据OPAL的发展和目前观测与理论之间依然不一致的地方。
- 李焱
- 关键词:恒星不透明度恒星演化
- 恒星对流κ-ω模型的性质研究
- 2014年
- 为了将Li提出的k-ω模型应用到一般的恒星环境中,有必要研究其中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以便限定它们的取值范围.研究表明,模型参数c'_μ的变化对湍流的Peclet数、湍动能、特征时标和特征长度都有影响,除此之外,随着它的增加,底部对流超射区中湍动能的衰减速率明显加快;模型参数c'_μ与等效混合长参数α都与对流传热效率成正比,它们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参数c'_μ和底部对流超射区中湍动能的衰减指数θ之间取对数后也存在线性关系.对于太阳,可得到一组合适的模型参数值:c'_μ=0.004,α=1.7.
- 郭志亮李焱
- 关键词:恒星
- WY Cnc的四色uvby测光和食外畸变波的黑子模拟
- 1989年
- 作者于1986年3月间,对短周期RS CVn型双星WY Cnc进行了uvby四色光电观测。采用改进了的包含黑子微分改正的W-D程序,对b和y光变曲线,以及Chambliss 1965年发表的B和V两色曲线,分别进行了食外测光畸变波的黑子模拟分析,得出WY Cnc在两个时期中,其主子星均存在两个黑子活动区,并给出它们的大小、位置和活动区平均温度结果。新的测光质比为q=m_2/m_1=0.454±0.005。WY Cnc属主序不接双星。
- 解兴发翟迪生陈海林李焱
- 关键词:恒星双星测光
- 恒星线性非绝热非径向脉动问题的退耦化处理方法
- 1989年
- 本文发展了一种解恒星线性非绝热非径向脉动问题的退耦化方法。这个方法把非绝热非径向脉动问题的六阶线性微分方程,分解为由一个代数方程联系起来的一个四阶线性微分方程和另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这样的一个退耦处理,有利于克服以前在数值解这类问题时常常遇到的收敛域小和收敛速度慢等困难,并且为数值解方程时所采用的Henyey方法提供了一个自然和方便的初始猜测解。
- 李焱
- 关键词: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