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民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胡敏酸
  • 2篇红外
  • 1篇有机质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肽库
  • 1篇天然有机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 1篇肽库
  • 1篇菌体
  • 1篇抗狂犬病
  • 1篇抗原
  • 1篇抗原表位
  • 1篇狂犬
  • 1篇狂犬病
  • 1篇狂犬病毒
  • 1篇矿物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爱民
  • 3篇代静玉
  • 2篇朱燕
  • 1篇冉炜
  • 1篇李超

传媒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噬菌体肽库的构建及抗狂犬病毒肽的筛选
该文主要研究噬菌体肽库的构建及抗狂犬病毒肽的筛选.
李爱民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狂犬病毒抗原表位
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05年
本文综述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机理,包括配位交换、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离子交换及阳离子桥;阐述了不同分子大小及亲疏水性组分的天然有机质在矿物上的吸附行为;讨论了影响吸附行为的环境条件(pH,离子强度)及天然有机矿物体系对全球碳循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产生的环境效应,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李爱民冉炜代静玉
关键词:天然有机质矿物环境效应
土壤有机质级份的红外和热重特性被引量:21
2005年
用红外分析(FTIR)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黄泥土中提取出的FA,HA及用酸性二甲基亚砜(DMSO)和HF HCl两种方法提取胡敏素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胡敏素占腐殖质总碳的60—70%,FA和HA分别占10%和15%左右;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DMSO humin,HF humin1,HF humin2在波数2930/1640处的吸收强度比分别为1.18—1.44,0.32—0.43,0.37—0.41;DMSO humin在78—86℃和264—282℃出现了主要的失重峰,HF humin1和HF humin2的主要失重峰在333—338℃和438—458℃之间,FA和HA的主要失重峰分别在300℃和359℃左右,说明用DMSO提取的胡敏素脂肪族类物质较多,缩合程度较低;而用HF HCl提取的则含较多的芳香族类物质,缩合程度较高.
朱燕李爱民李超代静玉
关键词:土壤红外分析胡敏素
腐殖酸在高岭石上的吸附及其对Cu(Ⅱ)在高岭石上吸附的影响
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erial,简称NOM/)如胡敏酸、富里酸等,是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无机矿物间的吸附作用,控制着重金属、亲水性有机物/(hydrophobic or...
李爱民
关键词:高岭石胡敏酸富里酸
文献传递
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被引量:23
2005年
研究了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行为 ,并运用X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方法 ,对复合前后的高岭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连续洗涤 6次后 ,可获得稳定的胡敏酸高岭土复合体 ;胡敏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符合Fruendlich吸附模式 ,Kf 为 0 .85 7;高岭土胡敏酸复合体的红外光谱出现了明显的C—H振动吸收峰 ;吸附行为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 。
李爱民朱燕代静玉
关键词:高岭土胡敏酸红外光谱热重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