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罗哌卡因应用于URL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彭庆明胡啸林李玉成郭立平
- 关键词:罗哌卡因输尿管镜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SA I^III级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丙泊酚组静脉给予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及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先静脉给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后给予丙泊酚。记录给药前(T1)、给药完毕(T2)、插入胃镜时(T3)、检查完毕(T4)、检查完毕后5m in(T5)及苏醒时(T6)的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脉搏(HR)、呼吸频率(RR);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组及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SPO2显著下降后又逐渐回升,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T3~T6时点SPO2显著低于同时点的其它两组(P<0.05);丙泊酚组患者MAP在T2时点显著降低,而到T3时点又显著升高;丙泊酚组患者HR及RR在T3时点显著增加,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RR在T4时点显著低于组内其他时点,且低于同时点的其他两组。丙泊酚组丙泊酚的用量及由于呛咳、体动反应明显需加药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患者SPO2降至70%需吸氧的患者数则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 李超李玉成旷昕刘文捷
- 关键词:丙泊酚舒芬太尼无痛胃镜
- 二氧化碳气腹对国产阿曲库铵作用时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气腹对国产阿曲库铵作用时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腹腔镜组(Lc组),开腹组(Oc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和体温(T);观察患者对四个成串刺激(TOF)的肌颤搐反应,据此记录阿曲库铵的作用剂量和作用持续时间;做动脉血气分析3次,记录pH值、PaCO2,计算其均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体温(T)维持在36-37℃。Lc组pH值和PaCO2平均为7.332±0.029,5.28±0.61kPa;Oc组患者平均为7.441±0.034,4.41±0.53 kPa。两组患者的pH值、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5),Lc组共追加阿曲库铵1.07±0.08 mg/kg,Oc组共追加1.42±0.23 mg/kg,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c组维持时间平均为32.9±7.1min,Oc组为26.4±3.2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氧化碳气腹时,内环境酸度增加(pH值下降),阿曲库铵降解速度减慢,作用时效延长。
- 彭庆明胡啸林李玉成郭立平
- 关键词:气腹阿曲库铵作用时效胆囊切除术
- 两点法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选择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适当麻醉方式。方法 将 45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3组 :A组为两点法硬膜外阻滞 ,B组为一点法硬膜外阻滞 ,C组为全麻组。观察记录 3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记录硬膜外阻滞病人的辅助用药总量 ,计算其均值 ,对比分析子宫切下时血气变化。记录 3组病人术毕后的清醒时间。结果 3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循环均有影响 ,尤以硬膜外组变化较大 ,表现为SBP、PaO2 、SPO2 、SaO2 下降 ,HR、PaCO2 上升 ,较气腹前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一点法硬膜外组由于骶神经阻滞不全 ,在分离子宫时 ,较两点法使用更多的辅助用药 (P <0 .0 5 ) ,呼吸抑制作用更显著 ,与A、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全麻组由于肌松药的残留和全麻药的后遗效应 ,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 ,与硬膜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3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手术的要求 ,两点法硬膜外阻滞优势更明显。
- 彭庆明郭立平李祥李玉成胡啸林
- 关键词:两点法硬膜外阻滞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 全麻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普胸患者病人随机分成A组(全麻+硬膜外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气管插管后10 min时(T1),手术切皮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拔管后1 d(T4),抽颈内静脉血测皮质醇的含量。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HR、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各时点的MAP明显低于B组(P<0.01),心率明显慢于B组,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诱导气管插管后开始升高,手术结束时达高峰(P<0.05),拔管后1 d基本正常;B组自诱导气管插管后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均大于A组(P<0.05)。结论单纯全麻时患者皮质醇的含量明显升高,而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患者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
- 旷昕郭曲练李玉成刘文捷李超张倩璐
- 关键词:手术皮质醇应激反应
- 曲马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曲马多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 (LC)术后恢复和清醒的影响 ,为LC术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方法 随机将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术患者分为F、T两组 ,全麻诱导后 ,F组持续泵注芬太尼 +异丙酚 ,T组持续泵注曲马多 +异丙酚 ,直至术毕缝皮时。观察两组麻醉期间双频谱指数 (BIS)、谱边界频率 (SEF)及呼吸、循环等指标的变化 ,记录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和麻醉苏醒期呼之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术毕清醒时T组BIS较高 ,与F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他时间点的BIS、SEF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各时间点SBP、DBP、心率、SpO2 、PETCO2 的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手术结束后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T组短于F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曲马多复合异丙酚持续泵注用于LC术 ,效果满意。
- 郭立平彭庆明李玉成
- 关键词:曲马多镇痛药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HDCS-2血液回收机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HDCS-2型血液回收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ASAⅠ~Ⅱ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均行气管内全麻,术中全程使用HDCS-2型血液回收机,观察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回收率及浓缩血量,以及对患者术前静脉血、回收原血、浓缩血和术后24小时静脉血的血常规进行比较,对术前血、回收原血、浓缩血及术后24小时静脉血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进行测定,并对回收原血及浓缩血进行血涂片显微镜下形态学比较.结果平均出血量1 795±707.44 mL,回收血量1 377±492.71 mL,回收率(72.25±4.10)%,浓缩血量800±386.36 mL;浓缩血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术前、回收原血及术后24小时测定值(P<0.05),回收原血的Hb及HCT明显低于术前、浓缩血及术后24小时测定值(P<0.05);术前血、浓缩血及术后24小时静脉血的ACT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DCS-2型血液回收机能及时有效地回收术中失血,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异体输血的并发症;减少库血的使用,节约用血.
- 周志刚王北冰胡啸玲李玉成涂玉林
- 关键词:血液回收机脊柱手术自体血回输
-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pmy,OT)需要较高的专科技术,操作步骤复杂,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设备器械要求高,且受场地、体位限制和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不利于急救和临床广泛应用。我院麻醉科自2007年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OT比较,该方法快速、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 旷昕李玉成
- 关键词: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急危重症患者手术时间体位限制麻醉科
- 小切口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 2002年
- 1 997年 3月~ 2 0 0 0年 4月 ,我院对 48例心脏手术采用了 4种不同径路的小切口。对不同径路的手术 ,我们在体外循环管理中采取了相应的配合措施 。
- 王美蓉费华华李玉成刘赞
- 关键词: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 基于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靶区外放的研究
- 通过对接受SBRT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的定量分析,得到不同肺叶的临床靶区的外放边界值,提高临床放射治疗的精确性。 本研究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SBRT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300例,所有患...
- 李玉成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靶区摆位误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