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琥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农药
  • 2篇稻田
  • 2篇农药残留
  • 2篇烯唑醇
  • 1篇代森锰
  • 1篇代森锰锌
  • 1篇稻田水
  • 1篇调节剂
  • 1篇丁硫克百威
  • 1篇新植
  • 1篇新植物
  • 1篇元素硫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篇李琥
  • 7篇冯秀琼
  • 4篇赵秋霞
  • 3篇朱昌寿
  • 2篇高如瑜

传媒

  • 5篇农药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在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介绍了用大孔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稻田土壤和水中丁硫克百成及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咸的残留分析方法。
冯秀琼高如瑜瞿宝英李琥朱昌寿赵青
关键词:毛细管色谱法残留量
新植物生长调节剂“79401”在小麦及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1997年
小麦及土壤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79401”用类似层析的方式,以甲醇-氨水混合溶剂洗提.洗提液通过调节不同PH值进行液-液分配得以净化.“79401”的两个主要组分01及02分别用萤光光度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4.5%~98.6%.变异系数为0.86%~16.09%.本残留分析方法已应用于田间试验样品的测定.
冯秀琼高如瑜李琥赵秋霞
关键词:小麦土壤植物生长调节剂
烯唑醇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本文报道了烯唑醇在梨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状况。根据地区不同,烯唑醇在梨中的半衰期为53~113天,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1~188天。本文还以降解速度、残留量并参考国外残留标准,评价了烯唑醇对环境的影响,认为烯唑醇以推荐剂量应用,降解迅速。
冯秀琼赵秋霞李琥
关键词:烯唑醇土壤农药残留
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研究被引量:28
1997年
本文报道了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状况。两年两地实验表明,苹果中的最终残留未超过FAO/WHO的最大残留允许量规定,但绝大多数样品都检出了痕量的乙撑硫脲。
冯秀琼李琥赵秋霞朱昌寿
关键词:代森锰锌苹果土壤农药残留杀菌剂
全文增补中
稻田土壤农药多残留测定中元素硫干扰的去除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介绍用四丁基硫酸氢铵—亚硫酸钠法除去稻田土壤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元素硫对测定的干扰。并提出了土壤中杀草丹、西草净、禾草特同时测定的方法。回收率90%以上。
冯秀琼李琥
关键词:稻田土壤农药
杀草丹-S在稻田的残留动态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报道了杀草丹及百草净在不同土壤类型的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消失动态,半衰期以及在稻米、稻壳、稻草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状况。
冯秀琼李琥朱昌寿
关键词:杀草丹稻田残效
烯唑醇在梨园使用后的残留动态研究
<正>烯唑醇为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和内吸作用。杀菌谱广,特别对果树、小麦、花生等的白粉病、黑粉病和黑星病等有效。作者从1994年至1995年进行了残留动态研究。
冯秀琼赵秋霞李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