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雁宾

作品数:59 被引量:2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天文地球
  • 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甲基汞
  • 12篇赤潮
  • 9篇
  • 7篇乙基
  • 7篇甲藻
  • 6篇原甲藻
  • 6篇近海
  • 5篇东海原甲藻
  • 5篇光照
  • 5篇沉积物
  • 4篇乙基化
  • 4篇中肋骨条藻
  • 4篇水体
  • 4篇气相
  • 4篇气相分离
  • 4篇热解析
  • 4篇热裂解
  • 4篇总汞
  • 4篇裂解
  • 4篇甲基

机构

  • 56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江汉大学
  • 4篇佛罗里达国际...
  • 4篇国家海洋局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青岛市环境保...
  • 1篇北部湾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59篇李雁宾
  • 19篇王修林
  • 14篇祝陈坚
  • 12篇梁生康
  • 10篇韩秀荣
  • 8篇龚良玉
  • 7篇陈路锋
  • 6篇阴永光
  • 5篇张传松
  • 3篇江桂斌
  • 3篇李克强
  • 3篇唐洪杰
  • 3篇王爱军
  • 3篇蔡勇
  • 2篇陈岩
  • 2篇刘鹏
  • 2篇张晓燕
  • 2篇刘景富
  • 2篇何会军
  • 2篇刘畅

传媒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环境化学
  • 3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 1篇第六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对6种常见海洋微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确立了离体法和活体法的提取(振荡)时间及酶促反应时间,分别为:5 min,30 min(离体法)和6 min,10 min(活体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离体法较活体法更适于进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新月菱形藻(Nitzchia closterium)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活体法更适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nase)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唐洪杰王修林祝陈坚李雁宾张传松
关键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离体法
环渤海三省一市溶解态无机氮容量总量控制被引量:14
2008年
对溶解无机氮(DIN)容量总量控制实施的具体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1979~2005年渤海DIN排海通量总体上呈“N”形变化趋势,年均入海通量34×10^4t/a。基于多介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箱式模型,推算出在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海水水质标准下渤海DIN极小海洋环境容量分别为(22,29,38,47)×10^4t/a。分配容量优化结果表明,在在国家Ⅰ类、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条件下,2010年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DIN排放量均超过其最大允许排放量,均需不同程度的削减,平均削减预计排放量的37%和29%。
王修林崔正国李克强韩秀荣李雁宾祝陈坚
关键词:容量总量控制环境容量
中国近海甲基汞循环:分布、收支及关键过程机理
李雁宾陈路锋刘畅韩晓晓
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考察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表面吸附行为的基础上,研究鼠李糖脂胶束直径随溶液浓度、pH、盐度的变化特征以及重金属Cd2+和Pb2+共存时对其胶束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的CMC为0.13mmol·L-1。由于鼠李糖脂分子具有较大的空间体积,在表面吸附层中占据较大的吸附面积,吸附量较小,在CMC时的表面最大吸附量(Γmax)为2.48×10-6 mol·m-2,单个分子占有的最小面积(Amin)较大,达到66.92。在0.2~0.8mmol·L-1的浓度范围内,鼠李糖脂形成尺寸较大的囊泡状胶束,其胶束直径分布在50~300nm范围内,集中于100~180nm,且随鼠李糖脂浓度、溶液盐度的增大和重金属离子的加入而增大;溶液pH对胶束尺寸具有显著影响,最大胶束直径出现在pH为5.5~6.0时。
闫乐乐梁生康宋丹丹李一鸣李雁宾
关键词:鼠李糖脂临界胶束浓度
天然有机质介导的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结合作用与分子转化被引量:13
2013年
汞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及长距离传输特性,是一类重要的全球污染物。在陆地、湖泊、海洋等环境中,天然有机质是汞的重要络合配体,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作用,可显著影响汞的迁移、分布、生物累积与毒性。此外,天然有机质在硫化汞的分散及汞的分子转化如还原、氧化、甲基化、甲基汞的去甲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天然有机质与汞的结合与分子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
阴永光李雁宾马旭刘景富江桂斌
关键词:甲基汞天然有机质生物可给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甲基化去甲基化
铜绿假单胞菌产吩嗪类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7
2004年
.从胜利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得到菌株O 2 2,经鉴定属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O 2 2在海水培养基中能生长良好且能分泌色素类代谢产物.细菌发酵液经氯仿萃取并通过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桔黄色和蓝色两种色素.抑藻实验结果表明:黄色色素在较低浓度下对赤潮异湾藻以及具齿原甲藻0201 01两种典型的赤潮生物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2mg·L-1),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非赤潮生物青岛大扁藻的生长影响不大.蓝色色素在低浓度下对藻细胞生长影响不明显(EC50>50mg·L-1),但在碱性条件下可经水解转变为黄色色素.可见,该细菌的色素代谢产物在赤潮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借助紫外以及GC MS测试手段对抑藻物质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色素为吩嗪类化合物,并认为黄色色素的抑藻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1 羟基吩嗪.
龚良玉王修林李雁宾张传松梁生康祝陈坚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吩嗪纯化赤潮生物抑藻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季节性赤潮生消过程控制机理研究
近20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排入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富营养化物质逐年增多,由此导致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呈逐年增大的趋势。本论文以认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生消...
李雁宾
关键词:光照温度营养盐赤潮
文献传递
环境水体中甲基汞光化学降解机理被引量:4
2017年
为进一步阐明甲基汞(MeHg)在环境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机理,选择海水、溪水以及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水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通氮通氧、清除剂添加和竞争性配体添加等方法,研究了MeHg在不同水体中的光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水体中Me Hg光降解均存在通氮促进而通氧抑制的情况,添加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清除剂对MeHg光降解没有明显影响,而叠氮化钠的加入则会明显抑制MeHg的光降解,其原因不是因为叠氮化钠清除了DOM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单线态氧,而是因为叠氮化钠破坏了MeHg-DOM配合物;MeHg/DOM比值对MeHg光降解具有较大影响,MeHg在DOM水溶液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随MeHg/DOM比值的升高先基本保持不变、后迅速升高、然后迅速降低;而含巯基配体半胱氨酸存在下,甲基汞能够较快光降解,但在暗反应或者有竞争性配体N_3^-条件下,甲基汞光降解被抑制.以上实验结果表明,MeHg-DOM配合物经由分子内电子转移而引起的直接光解可能是一般环境水体中甲基汞光降解的一个普适性机理.
邰超吴浩贤李雁宾阴永光毛宇翔蔡勇江桂斌
关键词:甲基汞光降解自由基
近海重金属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在莱州湾的应用
李雁宾
几种海洋微藻的碱性磷酸酶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对5种海洋微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确定了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pH8.2的环境中,各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最佳反应温度在40~50℃内,且存在一定差异;40℃下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米氏常数也有所不同,酶活恒速时间顺序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rn)〈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rnarense);米氏常数大小顺序为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碱性磷酸酶测定条件为:温度40℃,反应时间90min,底物浓度260μmol/L。
唐洪杰杨茹君张传松李雁宾祝陈坚王修林
关键词:海洋微藻碱性磷酸酶最适温度米氏常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