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 作品数:122 被引量:74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IE)的临床资料,探讨PI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经验,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断的48例PIE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和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48例PIE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肺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PEG)2例,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7例,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L?ffler综合征)4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16例和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CEP)19例。47.9%的PIE患者曾被诊断哮喘,接受哮喘的规范性治疗但症状仍控制不佳。PEG以喘息、气促为主要表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无明显增高;肺功能以小气道受损明显;影像学见双肺弥漫性小囊状透亮区;病理见肺泡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GPA以喘息、咳嗽为主要特征,PIE患者中仅其存在其他器官受累,如四肢麻木;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肺功能FEV1/FVC和小气道均受损;影像学以树芽征改变为主,且有游走性;病理示PIE中有且仅有本病可见血管外嗜酸性肉芽肿。L?ffler综合征以咳嗽为主,病程短、喘息少见;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常见;肺基础通气和弥散功能无明显下降;影像学示双肺散在密度较淡、边缘欠清的云絮状阴影;病理见肺泡腔、肺间质或血管腔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BPA临床症状以喘息、咳嗽为最常见,31.3%的ABPA可出现咯血;血嗜酸粒性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增高,FEV_1/FVC和小气道均存在明显受损;PIE的影像学仅有ABPA存在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病理示支气管管壁或肺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EP以喘息、咳嗽为主,21.1%的CEP表现胸痛;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
- 时旭黄夏飞谢佳星张清玲鲜墨杨朝崴顾莹莹关玉宝李靖
- 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 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 新近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过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环境因素尤其是变应原的接触是导致哮喘发病和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指出对于变应性哮喘的防治首先应积极控制环境...
- 李靖王红玉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炎症反应
- 文献传递
- 合并鼻炎 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支气管哮喘被引量:5
- 2009年
- 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均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组织病理生理学改变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许多患者常先后或同时罹患上述疾病。它们的相关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其中合并鼻息肉的鼻-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间的关联性更引人注目。但目前这些疾病的相关程度、以及对诊断、治疗理念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就上述问题特别是相互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促进临床医生重视对上述疾病的综合认识,并为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鲜墨李靖
- 关键词:哮喘鼻炎鼻窦炎鼻-鼻窦炎鼻息肉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肺功能受损情况分析
-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肺功能受损状况.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近5年确诊的16例ABPA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ABPA患者,其中男8名,女8名,年龄24–70岁,平均(...
- 时旭李靖郑劲平钟南山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嗜酸粒细胞肺功能
-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老年人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老年人哮喘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抽取调查对象391人,先由调查员筛查哮喘患者及可疑哮喘患者,然后由调研人员对哮喘及可疑哮喘患者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及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环境及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乐从镇≥60岁的老年人中,哮喘确诊8例,总患病率2.05%,男性患病率2.86%,女性患病率1.59%,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的危险因素为新家具气味(OR60.713,95%CI2.333~1580.192)。结论:乐从镇哮喘患病率2.05%,遗传因素、个人特应性体质及新家具气味可以提高乐从镇老年人哮喘的发病风险。
- 黎教武黄锦茵郭凤美李靖
- 关键词:哮喘流行病学
- 中老年男性血清睾酮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睾酮下降的原因。方法选取45~83岁的中老年男性5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状态下生化指标[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及血清睾酮,并用稳态公式(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CDS建议的MS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及非MS组,分析睾酮浓度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中老年男性MS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低于非Ms组[(9.97±3.87)nmol/L与(13.73±3.93)nmol/L,t=3.337,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浓度与年龄、腰围、HOMA—IR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214、-0.329、-0.317,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730、-0.597、-0.313,t值分别为-5.833、-4.681、-2.686,P均〈0.01)。结论中老年男性MS患者血清睾酮浓度下降,血清睾酮浓度与年龄、腰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 乔薇李靖冯昕李瑛黄静钱端
- 关键词:睾酮代谢综合征老年人
- 蟑螂过敏患者对蚕蛾与尘螨过敏原体外检测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对蟑螂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蚕蛾与尘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情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本院呼吸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经变应原皮试和体外血清SIgE检测,德国小蠊(Blatella germanica)变应原结果均为阳性的33例患者,继续给予检测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蚕蛾(Bombyx)和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3种常见昆虫变应原SIgE的测定。结果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中,对这4种昆虫变应原同时过敏的患者,对蟑螂和蚕蛾的过敏程度均为弱阳性(4级以下),其SIgE值显著低于屋尘螨(P<0.001);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种蟑螂与蚕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而蟑螂、蚕蛾与屋尘螨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对于蟑螂、蚕蛾和屋尘螨同时过敏的患者,屋尘螨的过敏程度最高;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与蚕蛾之间可能具有共同的IgE结合成分。
- 孙宝清韦妮莉李靖江梅钟南山
- 关键词:变态反应疾病
- 城市学龄儿童食物过敏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主要食物过敏原种类及食物过敏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儿童食物过敏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市5880名7~12岁学龄期儿童父母进行书面问卷调查,选取曾被医生诊断食物过敏的189例儿童为病例组,性别与年龄相匹...
- 鲜墨李靖
- 鼻灌洗嗜酸性细胞比例对成人哮喘下气道炎症的评估价值
- 时旭郑劲平李靖冲南山
- 尘螨变应原SPT与血清sIgE诊断螨过敏症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分析研究屋尘螨和粉尘螨变应原SPT与血清sIgE水平在诊断IgE介导的螨过敏症中的相关性。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选取北京同仁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和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变态反应科门诊的屋尘螨与粉尘螨血清sIgE为阳性的变应性疾病患者166例,以屋尘螨和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液进行SPT。同时,按照1:1比例配对选取sIgE为阴性的健康人190名为对照组。比较评价屋尘螨、粉尘螨皮肤点刺液SPT诊断螨过敏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用直线相关法分析SPT与sIgE结果间的相关性。结果变应性疾病患者组中,屋尘螨、粉尘螨SP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8.80%(164/166)和95.18%(158/166),健康对照组中,屋尘螨、粉尘螨SP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1%(4/190)和1.58%(3/190),变应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屋尘螨、粉尘螨SPT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5、386.3,P均〈0.01)。屋尘螨SPT的敏感度为98.80%(164/166)、特异度为97.89%(186/190);粉尘螨SPT的敏感度为95.18%(158/166)、特异度为98.42%(187/190)。屋尘螨与粉尘螨SPT皮肤风团直径与血清sIgE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37、0.708,P均〈0.01)。结论屋尘螨与粉尘螨变应原SPT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与血清s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是一种诊断相关性好、操作简便、结果获取迅速的临床检测方法。
- 黄夏飞李靖张罗林小平
-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屋尘螨粉尘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