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层螺旋CT在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例空肠上段粘连梗阻,1例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2例外伤后...
- 周绍斌李鲁黄宏伟
- 基于压缩感知的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心脏磁共振评估心功能的可靠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压缩感知的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心脏磁共振评估左、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2月至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包括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和多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的40例患者。记录扫描时间,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方案的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两组方案间的参数一致性。结果单次屏气方案平均用时(20.70±3.28)s,少于多次屏气方案平均用时(73.07±16.7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案所采集的短轴位电影序列图像均较好。两组方案的左、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方案中各参数的ICC值均>0.95,其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ICC值最高,右心室射血分数的ICC最低。结论基于心脏磁共振压缩感知的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与多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心脏磁共振能满足心功能评价的要求。
- 陈晓荣胡轶潘勇浩张琇潘江峰李鲁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压缩感知心功能
- 回盲部恶性肿瘤与炎性肠病的X线鉴别诊断
- 回盲部是胃肠道病变好发部位,以恶性肿瘤与炎性肠病为多见,而恶性肿瘤中又以腺癌和恶性淋巴瘤常见,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误诊率高。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8例经病理证实诊断明确的回盲部恶性肿瘤与炎性肠病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两种疾病的...
- 李鲁
- 文献传递
- 肺结节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在原位腺癌与微浸润腺癌鉴别中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基于肺结节超高分辨率CT(UHRCT)靶扫描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LR)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以鉴别磨玻璃结节(GGN)中的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肺腺癌的198例患者(AIS 56例;MIA 142例),按分层抽样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38)和验证组(n=60)。手动分割GGN,从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算法和套索算法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分别使用LR和SVM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在训练组中,LR和SVM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95%CI:0.712~0.863)和0.896(95%CI:0.842~0.951)。在验证组中,LR和SVM的AUC分别为0.824(95%CI:0.713~0.936)和0.839(95%CI:0.734~0.945)。结论基于肺结节UHRCT靶扫描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能较好鉴别AIS与MIA,为患者GGN个性化分析提供潜在方法。
- 胡栩晟郭艺帆李鲁陈晓珺
- 关键词:肺结节靶扫描
- 肺黏液表皮样癌14例CT影像特征与组织学分级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发病率较低,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特殊性,准确诊断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前提.本研究旨在分析PMEC的CT特征,并探讨其与PMEC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8-05-0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4例PME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研究病变大小、发生位置、与支气管关系、边缘特征、钙化、增强情况、阻塞改变和转移情况等CT特征,并依据组织学结果,将患者分为低级别组(5例)和高级别组(9例),进一步评估CT特征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14例PMEC中,发生在大气道和周围肺者各占50.0%;最大径10~81 mm,平均33 mm;病灶边缘光整者占28.6%(4/14),不光整者占71.4%(10/14);约21.4%(3/14)病灶出现钙化;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微强化占42.9%(8/14),中度以上强化57.1%(8/14);双肺、骨等远处转移占21.4%(3/14),区域淋巴结转移占21.4%(3/14),无转移占57.1%(8/14).增强特征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PME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PMEC典型CT表现为支气管内、管腔周围或肺门区的圆形、卵圆形或浅分叶肿物,境界清楚,远端可见阻塞性改变;与低级别PMEC相比,高级别肿瘤更多表现为中度及以上强化.
- 王定君李鲁潘江峰舒锦尔陈晓荣夏秀梅刘立恒魏生彩李文武
-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黏液表皮样癌
- 排粪造影在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中的应用
- 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是指无肠道及其周围器质性病变,而由于某种原因影响了肠道正常排便生理机能,不能按时将粪便排出体外而发生的一类便秘。排粪造影是当患者进行排便时,对其肛管直肠部作动、静态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本文对117例进...
- 李鲁
- 关键词:排粪造影疾病诊断
- 文献传递
- DCE-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进展期乳腺癌患者36例,临床拟行NAC,患者在MRI检查完成后均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在NAC前后,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依据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比较36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的ADC值、TIC曲线类型变化,并比较NAC前后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的分子分型的表达。分析DCE-TIC及ADC对乳腺癌NAC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3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ADC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DCE-TIC NAC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有效组NAC后DCE-TICⅠ型占比较治疗无效组高,DCE-TIC及ADC对乳腺癌NAC前后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在Ki-67表达阳性患者中化疗敏感性有指导意义。结论DCE-MRI对乳腺癌NAC疗效有较好的评估价值,能对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
- 孙晨李鲁雷启超徐天鸣
-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新辅助化疗
-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动脉夹层的MSCT血管造影
- 目的:分析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动脉夹层(Spontaneousisolated celiac artery dissection,SICAD)的多层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
- 李鲁
- 文献传递
- 肺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扫描技术诊断磨玻璃结节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靶扫描技术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影(focal ground glass opacity,f GGO)中的应用价值,提高f GGO的定性能力。方法:选取常规肺部筛查中发现f GGO的患者2...
- 舒锦尔李鲁潘江峰徐亦斌姜巧生李惠民
- 关键词:CT靶扫描
- 文献传递
- 排粪造影在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中的应用
- 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是指无肠道及其周围器质性病变,而由于某种原因影响了肠道正常排便生理机能,不能按时将粪便排出体外而发生的一类便秘。排粪造影是当患者进行排便时,对其肛管直肠部作动、静态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我院在七年中对1...
- 李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