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雁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传承与超越——试论詹姆斯·鲍德温与黑人抗议传统被引量:2
- 2006年
- 詹姆斯.鲍德温受到过前辈作家赖特的“抗议小说”的鼓舞。但是,在传承抗议精神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鲍德温敏锐地注意到了抗议传统思想中的局限性。于是,他力图突破黑人抗议传统的禁锢进行新的尝试。他的黑白融合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种族问题的新思路。
- 李鸿雁蒋冰清
-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传承
- 为詹姆斯·鲍德温辩护——解读埃尔德里奇·克利弗的《冰上灵魂》被引量:5
- 2006年
- 克利弗的自传性作品《冰上灵魂》(1968)被认为是继赖特的《土生子》之后揭露美国黑人遭受歧视的又一杰作。其主要内容是探讨美国的种族关系、监狱生活、一些黑人作家的作品及其思想。克利弗在这部散文集中的《土生子述评》里对另一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种族观进行了愤怒的声讨。本文剖析了克利弗对鲍德温的指控,认为这种指控是不恰当的,他源自克利弗思想上的狭隘以及他对鲍德温的误解。
- 李鸿雁
-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
- 解读詹姆斯·鲍德温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圣经》原型被引量:5
- 2008年
- 父子关系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毕生探究的一大主题,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心目中理想的黑人父亲的渴求。此外,其作品中浓郁的宗教情结同样不容忽视。鲍德温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部作品——《向苍天呼吁》、《阿门角》和《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黑人父亲形象,而且这些父亲形象都可以从《圣经》以及鲍德温本人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从《圣经》原型的角度解读这些作品中的黑人父亲形象无疑对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很有助益。
- 李鸿雁
-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向苍天呼吁》《圣经》原型
- 试论《土生子》中的人道主义者形象被引量:1
- 2006年
- 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在其代表作《土生子》中不仅表达了对白人种族主义强烈的抗议,也在思考解决种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分析白人人道主义者道尔顿一家和共产党员麦克斯这些人物形象,探讨了赖特在尝试着探索一条通往黑白融合的道路时所遇到的挫折以及愿望无法实现时他内心的失望。
- 李鸿雁谢建平
- 关键词:《土生子》种族问题人道主义幻灭
- 论鲍德温小说《另一个国家》中跨种族性关系的困惑被引量:2
- 2006年
- 跨种族性关系,尤其是黑白之间的性关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禁忌。著名的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在他的小说《另一个国家》中对跨种族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探讨,希望帮助黑人白人走出精神困境,从而建立良好的种族关系。通过该小说中两对黑白恋人的悲剧故事,鲍德温显示了他对美国跨种族性关系问题的担忧与困惑。
- 李鸿雁
-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
- 话语标记You know的话语功能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国外会话分析、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从会话互动和认知推理的角度对话语标记you know的话语功能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它是多功能的,包括隐含推理功能、人际功能、话语修正功能和话语管理功能。这几种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后三者几乎可以从隐含推理功能中找到解释。
- 李桔元李鸿雁
- 关键词:话语标记人际
- 圣徒的觉醒——鲍德温的戏剧《阿门角》主题浅析被引量:4
- 2006年
- 文章分析了詹姆斯.鲍德温自传性戏剧《阿门角》的主题。在该剧中,他将反宗教意识与爱两大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把摒弃宗教、珍惜关爱作为该剧的主旋律。剧中的艺术家充满爱心、富于社会责任感和抗争精神,对同胞怀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 李鸿雁
-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关爱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