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国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中华鳖胚胎发育响应温度变化的地理变异
- 卵生爬行动物胚胎在发育阶段经历的温度环境可显著影响其后代适合度,因此,胚胎发育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是理解爬行动物对环境适应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不同地理种群的胚胎经历不同的温度环境,胚胎的发育对策亦可存在地理变异。本研究以高纬...
- 李滕曹鹏杜卫国
- 关键词:龟鳖幼体胚胎发育发育可塑性
- 白条草蜥和丽斑麻蜥地理种群间繁殖策略的趋同进化
- 孙宝珺杜卫国
- 关键词:孵化期发育可塑性
- 爬行动物胚胎对温度变化的行为和生理响应
- 爬行动物成体:温度生物学的重要对象响应行为为日晒行为、阴阳穿梭行为生理为温度驯化、激素调控等生化适应为酶、膜脂组成、热激蛋白等。
- 杜卫国
- 关键词:爬行动物胚胎学温度变化生理响应
-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监测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两栖爬行动物是良好的环境指示类群,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正经历着全球范围的种群快速下降和物种灭绝。最新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发现,37.05%的两栖动物和30.5%的爬行动物受到威胁。开展国家级科学监测,研究和分析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变迁及其驱动因素是保护的前提。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监测与研究专项网通过对11个典型样区中两栖爬行动物的组成、种群动态和结构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将野外数据与生态模型相结合,探讨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群现状、群落结构及其动态,以及针对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应对未来环境变化提出及时有效的保护管理对策。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极危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和濒危两栖动物大凉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的保护、环境DNA(eDNA)技术和无线电追踪技术开拓与应用、荒漠化生境对爬行动物的生态影响、外来入侵种的扩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明显提升了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监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未来尚需持续加大监测网络建设,普及先进监测技术,从法律法规层面强调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设和优化保护区,实施必要的迁地保育和就地保育,实现更多有效保护珍稀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目的。
- 李成江建平谢锋赵天车静李义明杜卫国杨维康徐峰
-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
- 荒漠蜥蜴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
- 杜卫国
- 爬行动物胚胎的行为热调节
- 2022年
- 行为热调节是外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传统观点认为行为热调节仅存在于胚后阶段,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爬行动物胚胎具备行为热调节能力。本文回顾了爬行动物胚胎行为热调节的发现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胚胎行为热调节的生态适应意义,分析了胚胎如何感知温度以完成行为热调节,指出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 叶银子杜卫国
- 关键词:胚胎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气候变化
- 中国大陆草蜥热驯化应答及其生理生化机制
- 热环境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外温动物对所处环境的适应决定其适合度和生存状况.爬行动物等外温动物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策已然成为动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外温动物沿纬度等环境梯度形成显著的热适应性特征,此种适应可发生在...
- 孙宝珺李滕马亮杜卫国
- 关键词:代谢酶白条草蜥北草蜥南草蜥
- 草原沙蜥母体的巢址选择对胚胎发育和幼体特征的影响
- 卵生动物母体的巢址选择决定了胚胎的发育环境,进而影响后代数量乃至种群动态。因此,揭示母体巢址选择及其对后代适合度的影响,是理解母体效应如何影响种群动态和进化的基础。本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草原沙蜥为对象,应用无线电遥测...
- 李树然郝馨杜卫国
- 关键词:蜥蜴巢址选择适合度
- 实验增温对密点麻蜥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 郝馨王陈旭杜卫国
- 爬行动物胚胎温度适应的现象与机制
- 生物如何适应环境温度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外温爬行动物是此类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尽管已有研究显示爬行动物成体具有体温调节、温度驯化等诸多适应对策,但是爬行动物胚胎是否具有类似的温度适应能力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无损伤胚胎心率...
- 杜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