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红 作品数:7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PE-HD/EVA共混物的黏度及挤出压力振荡现象 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高密度聚乙烯(PE-HD)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物的流变现象,着重研究了不同比例 EVA 的加入对 PE-HD 的黏度及压力振荡现象的改善情况。研究发现,在 PE-HD 中添加适量的 EVA 可以降低共混物的黏度,在低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的黏度对 EVA 的用量比较敏感,随着 EVA 用量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减小趋势;在 PE-HD 中添加适量的 EVA 可以抑制压力振荡现象,使共混物发生振荡的临界剪切速率升高,振荡的振幅减小。 杨军红 刘跃军 李祥刚 谭辉关键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混 挤出压力振荡 黏度 HDPE/MH/MRP无卤复合阻燃体系流变性与加工研究 2011年 通过毛细管流变仪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氢氧化镁(MH)/微囊红磷(MRP)无卤复合阻燃体系的流变性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HDPE/MH和HDPE/MH/MRP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MH的增加使体系流变性变差,流动指数n减小;红磷的加入对体系剪切应力、黏度及n值影响较小。温度的变化不改变两熔体的假塑性特征,且熔融后升高温度对体系流变性改善意义不大。在HDPE/MH/MRP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中,提高背压、注射压力有利于改善加工制品的流痕缺陷,升高模压、模温和延长保压时间,有利于改善制品的表面质量。 陈一 刘石刚 肖澄月 张静 杨军红关键词:纳米氢氧化镁 流变性 表面改性对纳米氢氧化镁/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不同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并填充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镁和钛酸酯改性氢氧化镁对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性改善较小,但有利于提高体系力学性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高密度聚乙烯质量的3.5%,2.5%和2.5%。考虑综合性能,硅烷偶联剂为最佳表面改性剂,用量为Mg(OH)2质量的3.5%时,体系氧指数、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分别提高约8%、30%、6%和18%。 陈一 赵芳 杨军红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阻燃性 力学性能 纳米氢氧化镁及其复合体系阻燃改性HDPE研究 被引量:24 2009年 通过纳米氢氧化镁(MH)及MH/RDP-NP(二苯基磷酸酯/热塑性酚醛树脂)复合体系改性HDPE。研究了MH颗粒大小,MH和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SC)用量,及MH/RDP-NP复合体系中配比方式的不同对体系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MH对HDPE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均好于微米MH,HDPE/纳米MH的质量比为100/60时,其垂直燃烧等级可达FV-2级,但其力学性能下降了30%;经质量为MH的3.5%的SC改性后,其氧指数可提高9.8%,冲击和拉伸强度提高20%;配比为3:1的MH/RNP-NP占HDPE质量的40%时,体系可达阻燃要求,体系的垂直燃烧等级达FV-1级,而其力学性能较纯树脂下降不大,下降幅度在20%以内。 陈一 赵芳 杨军红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阻燃剂 表面改性 HDPE/EVA共混体系的流变机理及行为研究 高分子共混体系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复合体系,它可以改进原有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或形成具有崭新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分支。流变性能是高分子共混体系最重要的加工性能,因为大... 杨军红关键词:剪切速率 熔体破裂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微晶纤维素和聚己内酯增强的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晶纤维素和聚己内酯增强的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为:微晶纤维素、聚己内酯、偶联剂、淀粉、甘油等。其组分含量为:以重量份数计,以淀粉100份为基数,微晶纤维素0.1~10,聚己内酯1... 刘文勇 陈一 江萍 杨军红 李祥刚 黄宇刚 刘跃军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微晶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增强的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晶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增强的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为: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淀粉、甘油等。其组分含量为:以重量份数计,以淀粉100份为基数,微晶纤维素0.1~10,聚乙烯醇1~100... 刘文勇 陈一 江萍 李祥刚 黄宇刚 杨军红 刘跃军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