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光 作品数:30 被引量:136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林奇综合征微卫星不稳定性患者MMR缺失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林奇综合征(LS)微卫星不稳定性患者行错配修复基因(MMR)蛋白表达缺失检测,进一步探讨分析MMR缺失的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林奇综合征微卫星不稳定性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且符合LS微卫星不稳定性高危病例条件的患者100例,行MMR蛋白表达缺失检测,并分为MMR缺失组和MMR未缺失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病理参数、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结果:依据MMR蛋白表达缺失检测结果分为MMR缺失组(n=10)和MMR未缺失组(n=90)。MMR缺失组年龄低于MMR未缺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R缺失组肿瘤直径<6 cm比例低于MMR未缺失组,≥6 cm比例高于MMR未缺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缺失组左半结肠肿瘤比例高于MMR未缺失组,直肠肿瘤比例低于MMR未缺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缺失组腺癌肿瘤比例低于MMR未缺失组,腺癌伴黏液分泌、黏液腺癌比例均高于MMR未缺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缺失组中分化比例低于MMR未缺失组,低分化比例高于MMR未缺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R缺失组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3年比例均高于MMR未缺失组,≥3年比例均低于MMR未缺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缺失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MMR未缺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MMR缺失与未缺失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显著,故MMR蛋白表达缺失检测可以指导判断散发性结直肠癌和林奇综合征微卫星不稳定性患者的预后。 林建光 陈平 康艺苹 许天文关键词:MMR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白蛋白紫杉醇与多西他赛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比较白蛋白紫杉醇与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白蛋白紫杉醇组60例、多西他赛组60例,比较两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白蛋白紫杉醇组与多西他赛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缓解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2个月和3.3个月,12.4个月和9.0个月,35.0%和21.7%,70.0%和55.0%。白蛋白紫杉醇组的PFS、OS优于多西他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紫杉醇组失眠、血糖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药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的疗效优于单药多西他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荐。 林建光 许天文关键词:老年 鳞癌 多西他赛 难治性癌痛1例治疗体会 2014年 患者女,52岁,诊断为:声门上型喉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Ⅳa期),无手术及放疗指征,左头枕部及左颈部刀割状疼痛,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量达4.2 mg×(6~8)贴,疼痛无缓解。∶1.5~2)36~48 mg,拟给40 mg。 林建光 许天文关键词:癌痛 疼痛治疗 羟考酮 芬太尼 PD-L1、CD8在Ⅱ/Ⅲ期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Ⅱ/Ⅲ期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PD-L1、CD8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61例结直肠癌微卫星状态,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L1、CD8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进行结直肠CD8及肿瘤组织PD-Ll表达的生存分析。结果以MSI-H CRC组为实验组,以MSI-L及MSS为对照组;MSI-H CRC在结肠癌、黏液腺癌及低分化癌中更常见。实验组癌组织的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2.0%(13/25),与对照组(16.7%,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实验组癌组织的CD8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0%(16/25),与对照组(44.4%,1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PD-L1、CD8在低分化癌和有脉管癌栓的MSI-H CRC中阳性率较高。实验组中PD-L1阴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期(DFS)为(14.9±0.9)个月,阳性表达患者DFS为(10.1±0.4)个月,PD-L1阳性表达患者DFS较短(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脉管癌栓、PD-L1、PD-L1+/CD8+是影响MSI-H CRC的复发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示PD-L1、PD-L1+/CD8+是影响MSI-H CR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L1、CD8的表达与MSI-H CRC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同时检测结直肠癌的微卫星状态及组织中PD-L1和CD8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MSI-H CRC组织分化程度和转移潜能及评估MSI-H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黄艳 许天文 戴炀斌 林建光 周爽关键词:PD-L1 CD8 结直肠癌 微卫星位点 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一线化疗失败后拒绝二线化疗,自愿选择口服安罗替尼靶向抗肿瘤治疗,每两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观察安罗替尼的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7例、疾病进展(PD)8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6.7%,疾病控制率(DCR)为73.3%,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月,总生存期(OS)为8.6月。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乏力、高血压、厌食、体重减轻等,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结论安罗替尼二线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较好,且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不良反应。 林建光 陈平 解方为 蔡忠福 许天文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鼻咽癌1例 被引量:5 2020年 患者,女性,34岁.2017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鼻咽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cT4N3M0,ⅣB期),予以多西他赛100 mg d1+顺铂30 mg d1~3 q3w,诱导化疗2个周期.出现白细胞Ⅳ度骨髓抑制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017年8月至9月予以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放疗期间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40 mg d1~3 q3w 2C+尼妥珠单抗200 mg d1 q1w 7C,过程顺利.2018年3月复查PET-CT提示: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两肺新见多发转移结节,FDG代谢异常增高.予以肺部病灶穿刺活检提示:穿刺肺组织中可见异型肿瘤细胞呈合体样生长,细胞界限不清,核浆比高,核呈圆形,中央可见单个嗜酸样大核仁,结合病史、免疫组织化学及影像学,符合鼻咽非角化性癌肺转移(未分化型).PD-L1检测提示阳性.2018年4月至7月行吉西他滨1400 mg d1、d8+顺铂30 mg d1~3 q3w方案,化疗6个周期,化疗后出现白细胞Ⅲ度骨髓抑制,给予升白处理后好转. 林建光 康艺苹 许天文关键词:鼻咽癌 2015—2017年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患者数量有限,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可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场所。目的分析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建立情况,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2月入住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225例患者,记录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患者的基本情况、参加医疗保险及付费方式、患者住院情况(总费用、自费费用、自费比例、报销比例、平均住院天数)、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结果 2015年4—12月、2016年、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分别入住66、68、91例患者。2016、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入住患者数发展速度分别为103.03%、137.88%,增长速度分别为3.03%、37.88%。225例患者中男192例(85.3%),女33例(14.7%)。≤60岁患者86例(38.2%)。225例家庭病床患者中216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规定比例报销。3年内225例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 824.24元,平均自费费用为1 195.34元,平均报销比例为65.37%。吗啡即释片、奥施康定使用量逐年增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用药原则。89.1%(114/128)的患者或家属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为完全满意。结论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报销比例较高,住院费用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肿瘤专科家庭病床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临终场所,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 黄雅瑜 陈玉章 林建光 张长茂 戴毅君 戴炀斌 赵爱月 许天文关键词: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肠道菌群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是当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塑造肿瘤免疫环境,并且可能关联其他免疫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新生抗原、微卫星不稳定,影响ICI治疗最终疗效。因此,通过对肠道菌群准确有效的干预,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肠道菌群临床转化研究的重点。目前以肠道菌群为治疗靶点,借助抗生素、粪便移植、口服益生菌等手段来提高ICI疗效,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治疗方式值得深入研究,但临床仍面临较多问题。为此,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CI治疗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陈平 林建光 戴炀斌 赵爱月 戴毅君 许天文关键词:肠道菌群 益生菌 异丙嗪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所致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观察异丙嗪在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高剂量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0例,止吐方案为异丙嗪(12.5 mg im d1~3)、帕洛诺司琼(0.25 mg iv d1、d3)、地塞米松(8 mg po bid d1~3,8 mg po qd d3);对照组42例,止吐方案为阿瑞匹坦(120 mg po d1、80 mg po d2~3)、帕洛诺司琼(0.25 mg iv d1、d3)、地塞米松(8 mg po bid d1~3,8 mg po qd d3)。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总时期(化疗后0~120 h)、急性期(化疗后24 h以内)和延迟期(化疗后24~120 h)CINV的完全缓解率,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时期、急性期、延迟期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vs 69%、85%vs 88%、67.5%vs 7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功能生活量表(FLIE)>108分的比例分别为67.5%vs 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但头晕、困倦的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Ⅲ~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异丙嗪预防高致吐性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疗效确切,预防效果与阿瑞匹坦相近,生活质量相当,且副作用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且异丙嗪的价格低,更经济,值得推广。 苏爱珍 许天文 林建光 黄雅瑜 苏云霞 许昭昭关键词:异丙嗪 恶心呕吐 螺旋断层放疗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螺旋断层放疗(HT)联合顺铂方案(HT-P)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并与三维适行放疗(3DCRT )联合顺铂方案(3DCRT-P)作对照。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73例,分为HT-P组33例,3DCRT-P组40例;选取患者的 CT 图像,在 Pinnacle 9.0计划统一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后,分别输入 HT 及3DCRT计划系统,鼻咽癌原发病灶(pGTVnx)给予70~74 Gy/30~33 f ,转移性淋巴结(pGTVnd)给予64~70 Gy/30~33 f ,亚临床病灶区(PTV1)给予60~64 Gy/30~33 f ,预防照射区(PTV2)给予50~56 Gy/30~33 f。均同步给予顺铂化疗,顺铂80 mg/m2第1、22、43天。统计放疗开始第1天至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急性不良反应,并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评价疗效。结果 H T-P组和3DCRT-P组的完全缓解率(CRR),有效率(RR)、局控率(LCR)分别为42.4%和42.5%、97%和97.5%、97.0%和100%,两组CRR、RR、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P组的放射性涎腺反应明显低于3DCRT-P组(P<0.05)。结论HT-P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3DCRT-P相似,但急性放射性涎腺反应低于3DCRT-P。 郑积华 张为民 林建光 谢波 周娟 徐志勇关键词:螺旋断层放疗 三维适行放疗 急性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