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永丽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高压氧
  • 3篇慢性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护理
  • 2篇疾病
  • 2篇高压氧治疗
  • 2篇梗死
  • 2篇肺疾病
  • 1篇氧舱
  • 1篇氧舱治疗
  • 1篇氧疗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早期高压氧

机构

  • 12篇信宜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林永丽
  • 9篇陈森钦
  • 3篇陈俭
  • 3篇李春福
  • 2篇陆常青
  • 1篇江浩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给氧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给氧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衰竭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面罩内鼻导管吸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罩给氧孔给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治疗后患者的气管插管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pO_2、PaO_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pO_2和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12h、24h三个时点的患者呼吸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例数方面,观察组的气管插管例数0比对照组4例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给氧技术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预防气管插管合并症;提高患者的SPO_2和PaO_2,降低患者呼吸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陈森钦林永丽陆常青
关键词:无创通气呼吸衰竭SPO2PAO2
高压氧联合腺苷钴胺对DPN患者神经病变及临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高压氧(HBO)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DPN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HBO联合腺苷钴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震动感觉阈值及踝肱指数(ABI)。结果治疗后,两组F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PG(6.13±2.02)mmol/L低于对照组的(7.32±2.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震动感觉阈值低于治疗前,ABI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震动感觉阈值(10.03±2.23)V低于对照组的(14.32±2.41)V、ABI(1.81±0.41)高于对照组的(1.0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腺苷钴胺可有效改善DPN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神经病变,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林永丽陈俭江浩郑鑫兴李春福
关键词:高压氧腺苷钴胺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功能
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协同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协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颅内压及负性情绪(包括抑郁和焦虑)情况,同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12.65±4.23)分较对照组(20.56±5.34)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9,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为(47.28±7.23)分、(51.10±7.21)分,较对照组(53.12±7.06)分、(57.67±7.07)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9、3.8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治疗后1 d、3 d和7 d,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颅内压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协同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颅内压,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涂江梅林永丽陈俭邱春莎
关键词:协同护理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负性情绪
高压氧联合阿司匹林降低脑梗死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高压氧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脑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的再发情况。结果 NIHSS和ADL评分结果表明患者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以进行高压氧的疗程后,效果均明显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体现在治疗效果评估上,在显效方面,即患者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其改善率为70%~90%的区间范围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高压氧预防脑梗再发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永丽陈森钦李春福
关键词:高压氧阿司匹林
高压氧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以寻找高压氧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2月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共60例进行高压氧治疗。按照起病时间开始治疗不同分为起病1周内(早期)治疗组(n=30)和起病3个月内(晚期)治疗组(n=30)。进行1疗程高压氧治疗(15次)后,通过其临床症状改善与否,评定疗效。结果起病1周内治疗组:基本治愈17例(56.7%),症状改善10例(33.3%),无效3例(10%);起病3个月内治疗组:基本治愈10例(33.33%),症状改善13例(43.33%),无效7例(23.33%),两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早期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林永丽陈森钦李春福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后病情转归及预后变化,观察患者营养状态变化与临床治疗效果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23例)及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感染、解痉、氧疗治疗,营养支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或鼻饲肠内营养液。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好转率。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及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陈森钦林永丽陆常青
关键词:营养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iPAP呼吸机联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8月广东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BiPAP呼吸机联合可拉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意识障碍改善和意识障碍消失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神志好转为(5.3±3.4)h,对照组为(9.2±4.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联合可拉明治疗肺性脑病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陈森钦林永丽
关键词:肺性脑病BIPAP呼吸机可拉明
高压氧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5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应用阿普唑仑治疗,治疗组25例高压氧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治疗1w后,评估治疗前后失眠情况改善程度,对照组总有效率62%,治疗组总有效率86%。高压氧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效果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疗效更佳。
林永丽陈森钦
关键词:高压氧阿普唑仑失眠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舱治疗中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舱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0月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整体护理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7.26±4.23)分、(77.72±4.42)分、(80.86±4.55)分、(80.47±4.62)分、(80.23±4.28)分、(75.68±4.42)分、(77.24±4.31)分、(79.83±4.28)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6.67%)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舱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涂江梅林永丽陈俭邱春莎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舱整体护理生活质量
高压氧联合体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4年
选取住院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体疗治疗,治疗组30例增加高压氧治疗。4w后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联合体疗对脑出血治疗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治疗脑出血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林永丽陈森钦
关键词:高压氧体疗脑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