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保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STONE概率模型与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利用实验室测定的不同饱和历程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对STONE概率模型的应用条件范围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油藏工程预测中,STONE概率模型仅适用于IDI饱和历程的见解。
- 林玉保史晓波唐克周显民刘桂芳
- 关键词:STONE相对渗透率
- 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水驱油实验研究
- 利用室内组装的并联岩心实验装置研究了正韵律厚油层的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油层吸水特征及采收程度。研究表明喇嘛甸油田注水开发后期,顶部低渗透层吸水量较少,采收程度不高;底部高渗透层水驱采收率较高,吸水量增大,出现了低效无效循...
- 张江林玉保肖鲁川甄力侯小玲程乾
-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喇嘛甸油田采收率
- 文献传递
- 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61
- 2008年
-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恒速压汞和恒压压汞法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储集层岩样水驱前后的孔隙结构特征。恒速压汞分析表明,岩样经过长期水驱后流体主要渗流通道喉道半径增大,对渗流的贡献率增加,水驱前后孔隙半径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控制渗流特征的主要是喉道特征,而不是孔隙特征。恒压压汞分析表明,经过长期水驱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砂岩孔喉尺寸明显变化,孔喉半径中值增大,最大孔喉半径增大,渗透能力增强;水驱后大孔喉数量增加,对应的分布频率、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增加。两种方法均表明,岩样在长期水驱后孔喉增大,大孔喉是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
- 林玉保张江刘先贵周洪涛
- 关键词:高含水孔隙结构特征孔喉
- 利用稳态法测定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被引量:7
- 1991年
- 本文提出一种测定油藏样品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实验方法,阐述了利用微波一称重技术测定油、气、水三相饱和度、相对渗透率的测定装置及实验程序。在稳态条件下,利用该方法测定了水湿样品的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是可行的。
- 周显民袁庆峰刘桂芳林玉保
- 关键词:油藏相对渗透率
- 喇嘛甸油田油气过渡带渗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利用稳定流方法得到的喇嘛甸油田油气过渡带砂岩的气驱油和油驱气两个系统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对解释油气过渡带渗流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林玉保周显民
- 关键词:大庆油田渗流
- 高含水后期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机理被引量:20
- 2018年
- 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油层油水分布、储集层岩石物性及流体渗流方式等均发生变化。为更好地认识水驱后储层物性变化及流体渗流特征,分析了高含水后期储层油水渗流规律,利用天然岩心高倍水驱实验、平面填砂模型水驱实验及压汞实验分析结果,阐述了高含水后期储层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储层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有3个重要因素,一是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二是长期水驱后,高渗透层岩石孔喉半径增大、油水渗流通道变宽;三是高含水后期水流动能力增加、流度比增大,油水渗流特征发生变化。研究成果为高含水后期油层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与治理、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 林玉保
- 关键词:高含水非均质性孔喉半径优势渗流通道
- 高含水后期非均质层渗流特征室内实验被引量:8
- 2010年
-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并联岩心水驱技术,描述了非均质层油水渗流规律,综述了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时渗流特征及产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均质油层渗透率级差、高渗透层厚度比例及长期水冲刷后高渗透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是高含水后期油层注入水产生低效、无效循环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将为高含水后期注水无效循环和低效循环的治理提供合理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 林玉保张江
- 关键词:高含水无效循环非均质驱油效率
- 长垣油藏开采过程中油水渗流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大庆油田的长垣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水油比急剧上升,油水分布情况和开发动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认识油水渗流规律,从推导适合长垣油藏的水驱特征曲线公式和开发指标公式开始,对实际区块的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关系,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与采出程度关系,采油指数递减率与含水率关系,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随含水率变化曲线加以分析,清楚地认识了油藏开采过程中油水微观渗流规律,为油田开发规律及开发模式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 魏洪涛林玉保石京平杨爽周宇
- 关键词:高含水期水驱特征曲线渗流规律采收率
- 低渗透油藏烟道气驱流体相态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以大庆低渗透油田州2区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井流物组成分析、原始相态测定、地层原油注烟道气膨胀PVT实验以及烟道气驱细管实验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州2区块地层原油属普通黑油,膨胀能力不强 随着注入烟道气比例的增大,地层油变轻,膨胀能力增强 烟道气注入油藏难以达到混相,表现为非混相驱替特征.烟道气驱技术作为一种储备,为开发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 张江张小雷肖鲁川林玉保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混相
- 高含水后期油水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 本文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并联岩心水驱油实验手段,进行了油水渗流规律实验分析,综述了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时非均质层渗流特征及含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层非均质性、高渗透层单位厚度是高含...
- 林玉保张江张晓雷
- 关键词:无效循环水驱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