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久红
-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混合抗原p166Mix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的间接法ELISA的建立和评价
- 目的:建立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抗体的间接法ELISA,并进行评价。方法:以原核表达的不同基因型HEV ORF2 C端编码452-617aa的重组蛋白的等量混合抗原 p166Mix,建立检测HEV IgG抗体的...
- 梁久红孟继鸿
- 文献传递
- 兔戊型肝炎病毒ORF2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
- 2013年
-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兔戊型肝炎病毒(HEV)与所有已知基因型HEV抗原表位的异同,为阐明动物HEV的人畜共患特征及戊型肝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兔HEV ORF2重组蛋白R166(aa452-617),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间接ELISA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McAbs与已知基因型HEV ORF2重组蛋白p166Bur(1型)、p166Mex(2型)、p166US(3型)和p166Chn(4型)的交叉反应性。用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利用基于PCR的HEV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它们对基因1、4型人HEV和兔HEV的中和活性。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R166的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即1C1、6F9和10D2。其中1C1和6F9分泌的McAbs与已知1、2、3、4基因型p166均结合;10D2分泌的McAb只与R166特异结合,而不与1、2、3、4基因型p166结合。3株McAbs腹水均不能中和基因1、4型人HEV和兔HEV,提示3株McAbs针对非中和性抗原表位。结论:兔HEV与已知1、2、3、4基因型HEV既含有共同的抗原表位,也含有不同的抗原表位,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征。
- 王松戴星董晨董敏梁久红孟继鸿
- 关键词: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
- 戊型肝炎病毒ORF2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及其意义
-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在多种动物体内分离到HEV毒株,...
- 梁久红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基因分型血清学分型
- 文献传递
- 唾液抗戊型肝炎病毒IgM用于戊型肝炎诊断的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唾液中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M,评价其用于戊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东南大学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建立的HEV-IgM抗体ELISA检测方法,检测77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63例非戊型肝炎患者及64例正常人的唾液和血清样本中抗HEV-IgM,将唾液和血清两者的检测结果加以比较,并观察标本采集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77份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与唾液抗HEV-IgM阳性符合率为87%;在64份正常对照组及63份其他患者对照组中,血清与唾液抗HEV-IgM均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标本采集时间对唾液和血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无显著影响。结论唾液标本用于抗HEV-IgM检测,特异性好,敏感性较高,具有无创伤、容易采集、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特殊情况下可代替血清用于戊型肝炎的诊断,尤其适用于戊型肝炎流行时HEV近期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耿全林梁久红李丹平丁福张兰芳周镇先孟继鸿
- 关键词:唾液免疫球蛋白M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戊型肝炎病毒Ⅰ、Ⅱ与Ⅲ、Ⅳ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异同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制备戊型肝炎病毒 (HEV)缅甸株和墨西哥株ORF2重组蛋白 (p16 6Bur和p16 6Mex)的单克隆抗体(McAbs) ,用于分析HEV不同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点。方法 :将免疫BALB C小鼠脾细胞与SP2 0骨髓瘤细胞融合 ,获得分泌抗 p16 6Bur和抗 p16 6Mex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 ,然后采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测定McAbs与不同基因型HEVORF2编码蛋白p16 6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获得 4株杂交瘤细胞株 ,即分泌抗 p16 6BurMcAbs的 2C2 、2B1 以及分泌抗 p16 6MexMcAbs的D8G1 0 和E5E1 2 ,其中 2B1 分泌的McAb仅能与第Ⅰ、Ⅱ基因型编码的重组蛋白结合 ,而其余 3株分泌的McAbs既能与I、II基因型HEV的p16 6重组蛋白发生反应 ,也能与III、IV基因型的p16 6蛋白反应。结论 :HEV第Ⅰ、Ⅱ基因型与Ⅲ、Ⅳ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既有共同又有不同的B细胞抗原表位。
- 赵宇梁久红孟继鸿张兰芳张红梅丁福季晓辉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基因型
- 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的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的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血清(浆)或其他生物学样本中的抗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与酶标记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包被抗原上的中和抗原表位,根据酶作用底物显色反应减弱的...
- 孟继鸿戴星梁久红田华赵宇董晨汪源邓蕾张红梅
- 文献传递
- 基于戊型肝炎病毒中和表位的基因免疫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2004年
- 目的 :获得戊型肝炎病毒 (HEV )中和表位 p166的编码基因 ,构建基于该中和表位的HEV基因免疫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从粪便标本中扩增获得HEVORF2中G64 61~G70 3 5片段 ,通过比较核酸序列同源性鉴定其基因型 ,PCR方法扩增该片段中HEV中和表位 p166的编码基因 ,经酶切后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TR42 1质粒 ,并以PCR、酶切和DNA测序加以鉴定。结果 :成功克隆了 p166的编码基因 ,其基因型别为Ⅳ型 ;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p166的编码基因已成功插入pTR42 1质粒 ,且核酸序列、读码框架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含Ⅳ型HEV中和表位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 ,为后续基于HEV中和表位基因免疫的研究奠定基础。
- 翟理杰王立新房雪峰梁久红林陵赵宇孟继鸿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中和表位基因免疫真核表达载体
-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编码区重组抗原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不同编码区重组蛋白片段的免疫反应性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以 4种HCV单片段抗原 (C、NS3、NS4或NS5 )检测抗 HCV抗体阳性血清 ;以 4种单片段抗原的混合物 (MIX)检测抗 HCV抗体阳性血清、大学生体检血清和抗 HCV抗体阴性质控血清。结果 90份抗 HCV抗体阳性血清中共有 75份可与一种或多种单片段抗原反应 ,阳性率分别为 70 .0 % (C)、6 1.1% (NS3)、5 2 .2 % (NS4 )、4 4 .4 % (NS5 ) ,其中仅与C、NS3、NS4和NS5一种抗原发生反应的分别有 8份、1份、2份和 3份血清标本 ;90份抗 HCV阳性血清经MIX抗原检测 ,阳性率为 83.3% (75 / 90 ) ;10 0份大学生血清和39份阴性质控血清经混合抗原检测均阴性。结论 HCV不同编码区重组蛋白片段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性 ,在发展抗 HCV抗体诊断试剂时 ,应采用各种不同编码区的混合抗原。
- 乔伟振孟继鸿李丽梁久红耿全林周镇先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戊型肝炎疫苗相关的戊型肝炎病毒系列研究
- 本文针对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从细胞培养、中和试验、中和抗原表位、血清型、戊型肝炎重组疫苗的研发、动物模型等方面作了系列研究。
- 孟继鸿董晨戴星时成波赵小琳梁久红汪源张红梅程险峰王松邓蕾张敏董敏付建光田华贺峰李峰徐明杰JPillotYKhudyakovHFields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疫苗研发细胞培养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表位分析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抗原表位特点。方法 以HEV基因工程重组蛋白p16 6Bur、p16 6Mex为免疫原 ,制备单克隆抗体 (McAbs)。采用间接ELISA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 ,检测所制备的McAbs与 7种不同基因型和亚型p16 6 (p16 6Bur、p16 6Pak、p16 6Mor、p16 6Mex、p16 6Us、p16 6Nz和p16 6Chn)的交叉反应性。结果 获得 4株稳定分泌基因型相关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 ,即 1B5、1D1 0 、1G1 0 和D4 A3。经检测 ,1B5、1D1 0 、1G1 0 分泌的McAbs只与p16 6Bur及p16 6Mor特异结合 ,D4 A3分泌的McAb只与p16 6Mex特异结合。结论 不同基因型HEV存在不同的抗原表位。
- 梁久红孟继鸿赵宇戴星丁福张兰芳
- 关键词: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ELIS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