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序列的分离和多态位点筛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分离中华白蛉的微卫星DNA序列,并筛选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方法应用中华白蛉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AT)17、(GA)25、(CCT)17和(TG)18杂交,亲合素富集和超滤离心浓缩目的片段,扩增放大后克隆并测序,构建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库。挑选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建立PCR扩增体系。应用中华白蛉现场标本对不同的微卫星DNA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位点。结果本研究分离中华白蛉微卫星DNA的方法效率高,重组克隆阳性率为78.6%。构建的微卫星DNA库含有118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919812~FJ919932(登录号为FJ919833、FJ919836和FJ919869除外),其中典型微卫星DNA序列72条(占61.0%),非典型序列46条。在构建的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库中选择22个位点进行多态性筛选,电泳结果显示14个为多态位点,双核苷酸重复的位点比三核苷酸和多核苷酸重复位点的多态性高。结论首次构建了含有118条序列的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库,共获得14个新的多态微卫星位点。
- 张丽樊勇马雅军
- 关键词: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多态位点
-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研究蚊虫群体遗传的现状被引量:9
- 2005年
- 微卫星DNA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群体遗传研究的分子标志,该文阐述了微卫星DNA的特点和获取途径,综述了已分离的多态性微卫星DNA的蚊种及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研究的现状。
- 樊勇马雅军
- 关键词:微卫星DNA
- 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的微卫星DNA库构建及多态位点的筛选
- 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和雷氏按蚊(An.lesteri)(原嗜人按蚊 An.anthropophagus)是我国分布广且常见的蚊种,是其分布区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实施有效的蚊媒防制手段是疟疾控...
- 樊勇
- 关键词:中华按蚊微卫星DNA多态位点生物素标记
- 文献传递
- 中华按蚊多态微卫星DNA位点的筛选和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对中华按蚊多态的微卫星DNA位点进行分离和筛选,并阐明其特征.方法:应用中华按蚊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亲合素富集和超滤离心浓缩目的片段,扩增放大,克隆并测序,构建中华按蚊微卫星DNA库.在其中挑选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建立扩增体系.应用中华按蚊现场样本扩增不同的微卫星位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构建的中华按蚊微卫星DNA库中包含252条序列,GenBank注册登记号为EF620047~EF620298.其中,双核苷酸重复最为常见,三核苷酸重复次之,多核苷酸重复少见;含(CA)和(GT)重复的序列最多,重复次数最多可达56次;完整序列占35.3%,非完整序列占20.2%,复合序列占18.7%,其余为非典型序列.设计了22对引物扩增不同的微卫星位点,其中20个位点产生特异的PCR产物,PAGE结果显示其中1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结论:获得了中华按蚊新的多态微卫星位点共15个,为中华按蚊群体遗传和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分子标志.
- 樊勇马雅军
- 关键词:中华按蚊微卫星DNA
- 雷氏按蚊多态微卫星DNA位点的筛选和特征被引量:7
- 2008年
- 本研究对雷氏按蚊的微卫星DNA序列进行了分离,并筛选了其中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应用雷氏按蚊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亲合素富集和超滤离心浓缩目的片段,扩增放大后克隆并测序,获得雷氏按蚊微卫星DNA序列。在其中挑选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建立扩增体系。应用雷氏按蚊现场样本对不同的微卫星DNA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位点。本研究结果获得了雷氏按蚊微卫星DNA序列58条,GenBank注册登记号为EF620299~EF620356。其中,完整序列41条,占70.7%;非完整序列7条,占12.1%,复合序列9条,占15.7%;仅1条为非典型序列。电泳结果显示其中14个微卫星位点中有11个具有多态性。
- 马雅军樊勇吴静
- 关键词:微卫星DNA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