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红梅

作品数:43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教学
  • 8篇
  • 7篇课程
  • 6篇拟南芥
  • 6篇小麦
  • 6篇光生物反应器
  • 5篇污水
  • 4篇直轴
  • 4篇杀菌
  • 4篇突变体
  • 4篇主轴
  • 4篇污泥
  • 4篇课程教学
  • 4篇活性污泥
  • 4篇固定化
  • 4篇固定化活性污...
  • 4篇变速
  • 4篇变速器
  • 4篇齿轮
  • 4篇齿轮变速器

机构

  • 37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宿州市农业科...

作者

  • 43篇欧红梅
  • 11篇曹德菊
  • 10篇张千
  • 10篇巫厚长
  • 10篇陈海燕
  • 9篇王育鹏
  • 9篇张自立
  • 9篇张震
  • 7篇秦娟
  • 7篇郭匿春
  • 4篇孔海燕
  • 3篇姚大年
  • 2篇蔡世舫
  • 2篇徐玉品
  • 2篇吴春蕾
  • 2篇全权
  • 2篇田胜尼
  • 1篇周桃华
  • 1篇卢杰
  • 1篇花日茂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求知导刊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大豆通报
  • 1篇稀土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4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8
2011年
生态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等特点,课程教学实习是该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教学实习进行相应改革,分析了实习设置、组织形式等环节,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相关课程综合性实习。
王育鹏张震欧红梅巫厚长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实习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皖宿01-15的选育
沈维良赵振邦付广辉赵开兵林艺蔡士舫欧红梅任清文
该项目通过有性杂交、轮回选择、系谱选育等技术,聚合优质、高产、抗病等性状基因,创制优良育种新材料;通过产量比较、品质检测和抗逆性鉴定筛选,建立大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筛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高产和广适大豆新品种。利用优质...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育种材料
COD对2种绿藻共培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不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对藻类生长及污水中氮磷去除的影响。方法:以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2∶1混合)为研究对象,处理不同COD的模拟农村生活污水。结果:在2~6 d,叶绿素A含量增长率随COD初始值增加而降低,COD_(400)、COD_(500)处理组的pH显著低于COD_(250)、COD_(300)处理;第2天COD_(300)、COD_(400)和COD_(500)处理组的溶解氧(DO)趋于0,且在2~4 d,DO上升幅度随COD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递减。COD_(300)对水体铵态氮的去除效果最好,最终去除率达63.3%,并显著高于COD_(500);各处理组的总磷去除率随COD初始值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其中COD_(500)处理对总磷的最终去除率达94.2%。结论:随COD升高,延缓了叶绿素A的增加以及pH和DO升高,而高浓度COD促进了总磷的去除,降低了铵态氮的去除。
欧红梅任学洋范景华朱玮琪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蛋白核小球藻四尾栅藻农村生活污水
La^(3+)对拟南芥体内SOD、POD酶活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不同浓度La3+对拟南芥进行处理,研究La3+对SOD酶、POD酶活性及N、P、K含量的影响,并分析La3+浓度与N、P、K的含量、SOD酶、POD酶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La3+浓度为5 mg/L的时候,拟南芥地上部分N、P、K的含量与SOD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POD酶活性在La3+浓度为5~20 mg/L时均低于对照;La3+浓度在0、5、10、15、20 mg/L 5个处理下所对应的N、P、K的含量与SOD酶、POD酶的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卢杰张自立欧红梅
关键词:拟南芥SODPOD
光周期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分析了光周期对大豆生育期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
欧红梅孙以美
关键词:大豆光周期生育期植株性状引种栽培
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现状及途径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探索后疫情时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临普及范围小、对国际化的认识有局限性、“本土国际化”程度不够和与课程思政融合不足等关键问题。从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国际化教材选取、教学模式改革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构建完善研究生国际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扩大研究生国际化的受众范围,提高“本土国际化”水平,建设高格局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朱晓敏张震穆静吴祥为花日茂巫厚长王育鹏欧红梅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酸雨对小麦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 ,研究酸雨对皖麦 19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小麦的生理特性对酸雨的敏感性主要取决于酸雨的pH值 ,pH =4是影响的关键点 ,且随着pH值的减小 ,影响有加重的趋势。
蔡世舫任清文欧红梅滕康开
关键词:酸雨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
一种自动生物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生物反应器,属于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包括集液槽,其内壁设有反光层,用于盛装微藻培育的培养液;主轴,垂直安装在集液槽中间,并与集液槽可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上设置有螺旋状立体螺旋培养单元,立体螺旋培养单元由等...
曹德菊梁慧元左志勇张千欧红梅陈海燕董蓓闻逸铮沈峰林
文献传递
拟南芥抗La突变体的筛选
稀土元素(Rare Eareth Elements)的农业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随着稀土化肥的推广,加速了土壤与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和积累。由于稀土是重金属,稀土进入土壤和环境后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广...
欧红梅
关键词:拟南芥LA突变体
文献传递
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不同浓度镧处理小麦幼苗,并测定生理指标,研究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La3+(0.1、0.5mmol/L)提高了小麦植株SOD活性,随着镧浓度增高,酶活性逐步降低,2mmol/L La3+显著增强POD活性;La3+浓度为1.5、2mmol/L时MDA含量增加显著;La3+浓度在1mmol/L及以上,叶绿素含量减少显著,继续培养至两周后各处理根系干物质重都比对照少。表明叶绿素含量、根系POD活性、MDA含量和干物质重可以作为耐镧小麦筛选指标。
欧红梅张自立全权
关键词:小麦幼苗SODPOD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