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文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胰腺
  • 11篇胰腺癌
  • 11篇腺癌
  • 8篇蛋白
  • 8篇蛋白质
  • 8篇肿瘤
  • 8篇白质
  • 7篇蛋白质组
  • 7篇蛋白质组学
  • 6篇胰腺肿瘤
  • 6篇腺肿瘤
  • 6篇标志物
  • 3篇肿瘤标志
  • 3篇肿瘤标志物
  • 2篇蛋白质组学研...
  • 2篇血清
  • 2篇术后
  • 2篇术前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14篇武文
  • 14篇陈炯
  • 12篇胡立威
  • 11篇陈龙江
  • 11篇杨仁保
  • 9篇周杭城
  • 6篇卢寅
  • 2篇汤厚阔
  • 2篇周航城
  • 2篇赵跃
  • 2篇马小磊
  • 2篇郑春生
  • 1篇杨仁宝
  • 1篇翁海燕
  • 1篇周杭成
  • 1篇张翠萍
  • 1篇李国芹
  • 1篇林先盛
  • 1篇杜敏

传媒

  • 5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患者血清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潜在的特异性候选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分离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0例胰腺癌患者、1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显著的蛋白进行鉴定,并对鉴定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成功鉴定出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补体3(C3)。C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灰度比为1.63±0.28,高于正常胰腺的0.65±0.13(t=11.81,P=0.00)和慢性胰腺炎的0.88±0.19(t=9.93,P=0.00)。结论应用2D—DIGE联合MALDF—TOF—MS技术筛选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快速、有效。检测鉴定的差异蛋白质C3可能是胰腺癌早期诊断潜在的血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陈炯武文汤厚阔郑春生夏云连周杭城杨仁保陈龙江胡立威
关键词:胰腺肿瘤蛋白质组学生物学标记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大多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预后极差。因此,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非常重要。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特别是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胰腺癌血清、胰液、胰腺癌组织细胞和胰腺癌细胞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武文陈炯夏云连周杭城卢寅杨仁保陈龙江胡立威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胰腺肿瘤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鉴定胰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鉴定出特异性候选标志物。方法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分离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0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成功鉴定出5个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珠蛋白(HP)、载脂蛋白E(ApoE)、补体C481、TNIP2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A链。该组蛋白质在胰腺癌术前组呈高表达,在胰腺癌术后组呈低表达。各点术前表达分别较术后高4.16、2.28、1.62、1.78、1.55倍(P〈0.05)。结论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胰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清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快速、有效。
陈炯武文汤厚阔
关键词:胰腺癌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
血浆K-ras基因突变检测对胰腺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检测血浆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由两名统计人员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2年5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同时逐篇进行质量评价和诊断准确度的资料提取。应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2.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690例研究对象。异质性检验无阈值效应,但是存在其他异质性。对PCR-RFLP亚组进行分析,敏感性为0.714(95%CI:0.649-0.773),特异性为0.868(95%CI:0.781-0.930),SROC中AUC=0.8544,Q*=0.7853。结论现有资料表明检测血浆K-ras基因突变对胰腺癌早期诊断效能中等,单独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指标尚有不足,可以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是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选检查方法。
武文陈炯杨仁保周杭城陈龙江胡立威
关键词:胰腺肿瘤K-RASMETA分析
术前疼痛分级与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胰腺癌病死率高、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短.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病程中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癌痛[1-3].Kelsen等[4]报道,术前出现疼痛症状的胰腺癌患者在肿瘤切除后的生存时间较无痛患者显著缩短.但对于术前疼痛分级的界定以及手术是否影响所有疼痛分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一直没有定论,且少有文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尤其是术前疼痛分级与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胰腺癌疼痛的认识.
胡立威陈炯周杭成林先盛武文杨仁宝
关键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疼痛分级术前中位生存期疼痛症状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胰腺癌早期诊断标记物
陈炯陈龙江夏云连武文李国芹马小磊郑春生卢寅张翠萍周杭城杨仁保胡立威
该研究成功筛选并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α1-抗胰蛋白酶、人胎球蛋白、补体C3、载脂蛋白E、转铁蛋白、结合珠蛋白、血色素结合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玻连蛋白、凝血素、Isoform2 of Ig-...
关键词:
关键词:胰腺癌诊断标记物
应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胰腺癌血清早期诊断标志物
2013年
目的应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对胰腺癌、胰腺良性肿瘤、慢性胰腺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清进行分析,寻找胰腺癌潜在的特异性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应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分离2009年5月-2011年4月40例胰腺癌患者、10例良性肿瘤患者、1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清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其中差异显著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鉴定出3个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血色素结合蛋白(Hpx),人纤维凝胶蛋白3(FCN3)和血清淀粉样蛋白P成分(SAP),该组蛋白在胰腺癌组中呈高表达,在胰腺良性肿瘤组、慢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呈低表达。各点胰腺癌组表达分别较正常组高表达1.57、1.99、1.63倍(P〈0.05)。结论应用2D—DIGE技术联合MALDF—TOF—MS技术筛选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检测鉴定的差异蛋白质Hpx、FCN3和SAP可能是潜在的胰腺癌早期诊断血清特异性标志物。
武文陈炯陈龙江周航城杨仁保胡立威赵跃
关键词:胰腺肿瘤蛋白质组学肿瘤标志物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99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2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均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术前超声、CT和术中超声定位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0.9%(14/23)、84.6%(22/26)和90%(9/10)。行单纯肿瘤摘除术17例,胰体尾切除术3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8例。病理诊断均为胰岛素瘤,术后无低血糖症发作,术后5例患者发生胰瘘。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是目前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术中B超是对术前胰岛素瘤定位的检验和补充,有利于胰岛素瘤的定位;术中血糖的检测是判断胰岛素瘤切除效果的重要指标。绝大多数胰岛素瘤可经手术摘除治愈。
陈炯杨仁保卢寅夏云连周杭城武文陈龙江胡立威
关键词:胰岛素瘤
DNT细胞的扩增及其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TCR+CD3+CD4-CD8-(DNT)双阴T细胞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影响。方法应用抗体吸附法扩增人外周血DN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表型,选择多组对照观察DNT细胞对裸鼠荷瘤的生长曲线和抑瘤率的影响,应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DNT细胞与Panc-1细胞体外培养后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12 d左右的培养,每孔细胞数量可达1.0×106个以上。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为CD3+CD4-CD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对裸鼠荷瘤的肿瘤生长曲线及抑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抑瘤率达44.75%。DNT细胞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后,胰腺癌细胞在mRNA水平的Fas表达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sL表达略有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NT细胞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株增殖,Fas/FasL途径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杨仁保陈炯卢寅武文周杭城陈龙江胡立威
关键词:胰腺癌DNT细胞免疫治疗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2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AP)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SCA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1例SCAP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岁,男:女为1:1.33,18例(85.7%)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消瘦等症状,3例(14.3%)为体检发现。肿瘤位于胰头部9例,胰体尾部12例。临床表现均为胰腺囊性占位。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见囊壁完整,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胞质透亮,核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无明显核异型和核分裂象,病理诊断为微囊型15例、寡囊型6例。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EMA、CK7、CK19均阳性,碘酸一雪夫(PAS)染色亦阳性,Ki-67阳性表达率在1%~3%之间。19例经3个月到7年不等的随访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SCAP好发于老年女性,多数患者有临床症状。SCAP多位于胰体尾部,表现为胰腺导管上皮分化特征。患者预后良好。
周杭城陈炯翁海燕武文胡立威杨仁保陈龙江
关键词:胰腺囊腺瘤浆液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