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宗军
- 作品数:2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显微CT在古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9年
- X射线无损成像技术在古生物化石标本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显微断层成像技术(SRX-PCμ-CT)也被引入到这一领域.由于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硬X射线具有高亮度、高准直性和高空间相干性等优点,可以实现化石标本高分辨率(亚微米级)的无损三维显微成像,给古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简要回顾了用于古生物化石标本无损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成像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 殷宗军朱茂炎肖体乔
- 关键词:古生物学化石CT
- 寒武纪大爆发——来自贵州的化石证据
- 2024年
- 寒武纪展示了生物演化和生态创新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在此期间发生了后生动物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近四十年来,基于寒武纪特异埋藏生物群的大量研究为解密寒武纪大爆发具体过程、主要动物类群起源与生态演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在寒武系地层中不仅保存了大量解剖学细节精美的化石资源,也在多个地区产出时间连续的生物组合演化序列,在探讨动物起源与演化、全球地层对比及群落古生态学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近年来,小壳动物群、牛蹄塘生物群、杷榔生物群、剑河生物群、凯里生物群等多个生物群在贵州的发现提供了早期后生生物的新信息,加密了中国乃至全球早期后生生物特异埋藏化石群的演化链,为全面揭示寒武纪生物群落面貌、早期多门类后生动物的辐射演化和海洋生物群落演替提供了独特的意义,最终为深入解读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与发生机制提供重要实证。本文简要总结了贵州地区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 杨兴莲殷宗军殷宗军赵方臣
-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生物演化
- 寒武纪幸运期陕西宽川铺生物群疑难化石装饰玲珑球发育生物学被引量:1
- 2024年
- 作为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微体化石库,寒武纪宽川铺生物群保存了大量软躯体动物胚胎和成体、藻类和多门类小壳化石,为理解寒武纪大爆发初期的生物圈提供了重要的埋藏窗口。但前人的研究主要聚焦以橄榄蛋(Olivooides)为代表的刺细胞动物和以始祖动吻虫(Eokinorhynchus)等蠕虫为代表的蜕皮动物化石,对化石库中大量疑难类群的探索尚有不足。本文报道了宽川铺生物群中一类新发现的疑难化石装饰玲珑球Linglongsphaera ornata n.gen.n.sp.。装饰玲珑球整体呈球状,直径在544—1088μm之间,表面具瘤状突起装饰,内部由平均直径24μm的细胞组成。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装饰玲珑球发育有8到180余个数量不等的腔室,单个腔室的体积随着腔室数量的增长先增加而后减小,分布的位置也从周缘直至布满整个内部,最终腔室总体积占个体总体积的36%左右后保持稳定。根据现有证据,笔者推测装饰玲珑球可能代表了一类已经灭绝的具有多细胞发育阶段的真核生物,可能与某些多细胞藻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具体的系统分类位置仍然不明。该研究为理解宽川铺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和寒武纪大爆发初期生物圈的组成提供了新的线索。
- 刘威项楷殷宗军
- 关键词:疑源类
- 陕西西乡寒武纪幸运期宽川铺生物群网格状微体化石埋藏学与生物属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磷酸盐化保存是软躯体化石特异埋藏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微生物在软躯体磷酸盐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人通过埋藏学实验发现,微生物会在动物胚胎等软躯体组织内部快速滋生,充填生物体内部空间,以微生物假形的方式复制了生物体的原始形态。但化石的磷酸盐化过程是否与埋藏学实验模拟的过程一致,目前仍有争议。本次研究在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类网格状微体化石。此类化石的保存状态可以根据其中丝状微生物滋生的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展示了生物从死亡到微生物侵入、滋生,最后被磷酸盐化的全过程。这些标本显示,微生物假形在生物软组织磷酸盐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并不是化石磷酸盐化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当生物体具有矿化硬骨骼或者几丁质软骨骼等抗腐性较强的结构时。此类标本多以不完整保存的残片为主,正反两面结构一致,具有典型列状排列的近圆形与哑铃形网孔。由于化石结构简单,生物学性状较少,因此它们的亲缘关系尚不明确,是一类需要继续研究的疑难化石。
- 项楷刘威殷宗军
- 关键词:磷酸盐化埋藏学
-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在瓮安生物群中的应用
-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是一种通过特殊装置"针孔"来过滤离焦光线以提高光学分辨率和对比度而获得清晰图像的光学成像技术。该技术在材料科学、现代生物学、植物科学及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古生物学领域,由于需成像的样品为岩石,该技术无...
- 吴若琳吴素萍殷宗军
-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瓮安生物群
- 中祁连西段前寒武纪地层时代新认识:肃北地区石板墩铁矿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被引量:7
- 2022年
- 祁连造山带内发育有多套富铁沉积地层和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铁矿,包括肃南著名的镜铁山铁矿和肃北石板墩铁矿。其中,石板墩铁矿发育于中祁连地块西段龚岔群哈什哈尔组中,哈什哈尔组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新元古代青白口纪,但是缺少可靠的年代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证据支撑,阻碍了祁连造山带内铁矿时代的对比和对成矿机制的认识。本文首次在哈什哈尔组下部碎屑岩中获得569±2 Ma的最大沉积年龄,表明含石板墩铁矿的哈什哈尔组的形成时代晚于569±2 Ma,可能属于新元古代晚期埃迪卡拉纪地层。同时,新的年代学证据还表明,该地区龚岔群之上多若诺尔群中可能的冰碛杂砾岩地层与中祁连地块邻区埃迪卡拉纪末期普遍发育的冰川沉积地层相当。本文首次明确了中祁连地块内埃迪卡拉纪地层的存在,表明中祁连西段前寒武纪地层时代需要重新系统修订,从而为认识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史提供年代地层框架。
- 孙郎杨传孙智新孙玮辰苗兰云潘兵潘兵殷宗军陈波殷宗军朱茂炎
- 关键词:祁连造山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同步辐射硬X射线相衬微CT在化石胚胎学中的应用
- X射线成像是古生物化石标本无损成像的基础。近年来一项新的前沿技术——同步辐射硬X射线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SRX-PC-μCT)被引入到化石无损成像这一领域。由于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硬X射线具有高亮度、高准直性和高空间...
- 殷宗军朱茂炎
- 文献传递
-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在瓮安生物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是一种以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通过特殊装置"针孔"来过滤离焦光线以提高光学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光学成像技术。由于大部分化石不能自发荧光,该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尚未实现大范围的应用。但若围岩能自发荧光而与化石之间具有一定衬度,或化石因含特殊成分能在特定波段激光照射下自发荧光而产生结构衬度,则可以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得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难以清晰观察到的信息。为推动激光共聚焦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系统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并以埃迪卡拉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的瓮安生物群微体化石为例,展示了该技术在化石成像中的若干优势。实验结果表明,瓮安生物群微体化石因富含磷灰石可自发荧光实现成像,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观察瓮安生物群化石薄片不仅可以获得较好衬度,而且还能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此外,在化石薄片的厚度范围内还可以实现化石结构三维重建。
- 吴若琳吴素萍殷宗军
-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瓮安生物群自发荧光磷酸盐化
- 两种微体化石三维无损成像技术的对比被引量:8
- 2014年
- 近年来,各种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不同的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技术针对不同保存类型和尺寸的化石标本在成像效果上各有利弊。本文以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磷酸盐化的动物胚胎化石为研究对象,将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种X射线三维无损成像方法,即基于实验室X光源的吸收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和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两种技术的原理、效率、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衬度的对比,认为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相位衬度显微断层成像技术是目前对于均一矿化的微体化石最佳的三维无损成像解决方案。
- 殷宗军黎刚朱茂炎
- 关键词:微体化石
- 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7
- 2019年
- 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球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享有国际盛誉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认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研究积累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参与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金钉子"的竞争快速进入该领域国际前沿.紧接着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一系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掀起了全球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瓮安生物群等为代表,埃迪卡拉纪多种保存方式动物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演化空白.与此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寒武大爆发过程和环境背景方面获得一系列新认识,对全球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重点总结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如澄江动物群中节肢动物、后口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以及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成体化石的研究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进行了新的解读.另外,文章还概述了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雪球事件和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研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 朱茂炎赵方臣赵方臣曾晗殷宗军
-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动物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