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丰刚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009年
-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少,易损伤,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骼和(或)肌腱外露,术后感染切口不愈合钢板骨外露,修复难度较大,对治疗带来困难。自2006年8月笔者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 范达文庞争取陈静毛丰刚朱栩宏陆江徐俊
-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修复小腿下段切口不愈合肌腱外露
- 两种脊椎感染性疾病临床影像学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两种脊椎感染性疾病(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脊椎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两种脊椎病鉴别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布氏杆菌性脊椎炎患者的X线、CT扫描及MRI检查影像学资料,并与已确诊的33例脊椎结核病影像学资料作比较,提高对两种脊椎病的诊断认识水平。结果影像资料中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病变累及腰椎最多,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骨质破坏多在椎体边缘,伴随骨质增生,脓肿范围一般较小,一般不超过病变椎体节段;脊椎结核病灶主要分布于胸腰段,以椎体骨质和椎间盘破坏为主,流注脓肿比较常见且超过病变椎体。结论依据两种脊椎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提高两种脊椎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 谢江毛丰刚陆江朱栩宏姜飞刘波
- 关键词:脊椎结核体层摄影
- 一期维斯第人工皮治疗严重手绞压伤26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维斯第人工皮治疗严重手绞压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严重手绞压伤26例患者行一期维斯第人工皮治疗,3-7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严重手绞压伤26例患者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天,大大缩短严重手绞压伤愈合时间。结论维斯第人工皮技术治疗严重手绞压伤,能安全有效的封闭创面,促进开放性创面愈合,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方法简单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于勇华毛丰刚
-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 钢板螺丝钉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处掌、指骨骨折,采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2月,骨折全部愈合。按TAM评价,功能优12例,良好3例。结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治疗手部骨折的理想固定方法。
- 毛丰刚汪银魁焦见海
- 关键词:手部骨折钢板螺钉骨折内固定
- 负压通过Ang/Tie-2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微血管成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NPWT)糖尿病大鼠创面微血管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NPWT组、NPWT+Tie-2组、纱布组(Gauze组)、Gauze+Tie-2组。NPWT组、NPWT+Tie-2组创面选择合适尺寸的VSD敷料覆盖,Gauze组和Gauze+Tie-2组进行常规纱布换药。NPWT+Tie-2组及Gauze+Tie-2组大鼠腹腔注射Tie-2抑制剂50 mg/kg。于术后1、3、7、10 d取创面肉芽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结果NPWT组中Ang-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术后第1、3天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5),术后第7、10天时呈增加趋势且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NPWT组中Ang-2的mRNA表达水平在术后第1、3天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术后第7、10天时急剧下降且其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5)。结论糖尿病创面愈合早期负压使Ang-2能够优先被Tie-2受体绑定并产生磷酸化作用,血管处于可塑和失稳定状态,促进微血管发芽;在创面愈合后期负压能够促使Ang-1和Tie-2受体优先绑定使激酶磷酸化过程提前出现,血管处于不可塑和稳定状态,创面微环境逐渐稳定并促进微血管成熟。因此,负压通过Ang/Tie-2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创面微血管成熟。
- 马战军王天堂毛丰刚
- 关键词:糖尿病创面信号通路血管生成素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62~89岁,平均74岁。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Ⅲ型10例,Ⅳ型18例,Ⅴ型4例,并对32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130min,术中输血平均450ml,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肢轻度深静脉血栓4命名,精神障碍2例,肠道菌群失调2例,人工髋关节脱位1例。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中死亡,无感染,无假体松动。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1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达86.7%。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
- 谢江毛丰刚范达文于勇华庞争取徐俊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
- 颈前路单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
- 2005年
- 邓永发毛丰刚李伟胜汪银魁于勇华
- 关键词:齿突骨折螺钉内固定治疗ANDERSON螺钉内固定术经颈前路颈脊髓
- 带锁髓内钉治疗浮动膝关节损伤
- 2008年
- 朱劲松毛丰刚艾买江李建刚
-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浮膝损伤高能量合并症后遗症
- 3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3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化验结果明确诊断,并给予联合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提高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认识水平。方法对3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X线、CT片及MRI片等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流行病接触史及化验结果,通过联合药物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以及化验水平,确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其中30例行多西环素片、利福平胶囊、左氧氟沙星联合药物治疗,5例行前路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本组治疗结束后症状完全消失者19例,治愈率54.28%(19/35例),好转率45.72%(16/35例),化验血常规、血沉、肝功等恢复正常,手术病例植骨处已骨性融合。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应根据病史、化验检查及影像资料,结合流行学接触史,尽早明确诊断,采用联合药物治疗,辅以外科治疗,并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谢江陆江姜飞刘波毛丰刚
- 关键词: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硫酸亚铁在Rh阴性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Rh阴性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ion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及硫酸亚铁对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 Rh阴性骨盆骨折患者20例,依据是否应用rhEPO及硫酸亚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于术前7、3 d及术后第2天分别皮下注射rhEPO 100 u/kg并口服硫酸亚铁颗粒,50 mg/次,3次/d,至术后第14天;对照组不应用rhEPO及硫酸亚铁,比较2组用药前、术前1 d及术后第2、7、14天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结果观察组术前1 d及术后第2、7天血红蛋白水平[(135.25±31.25)、(98.35±27.23),(115.45±29.75)g/L]高于对照组[(124.30±30.14),(82.38±20.75),(90.24±21.35)g/L](P均<0.05);用药前及术后第14天血红蛋白水平[(125.26±26.12)、(121.74±30.25)g/L]与对照组[(125.12±31.38),(118.35±25.45)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用药前、术前1 d及术后第2、7、14天血小板计数[(162.27±49.23)×10~9/L,(165.35±56.14)×10~9/L、(140.75±51.23)×10~9/L、(155.47±48.75)×10~9/L、(215.75±71.25)×10~9/L]与对照组[(161.85±49.87)×10~9/L、(160.82±52.45)×10~9/L、(146.27±50.28)×10~9/L、(159.78±49.87)×10~9/L、(220.89±72.56)×10~9/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阴性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rhEPO及硫酸亚铁可减轻术后贫血,并加快血红蛋白的恢复。
- 朱栩宏姜飞杨晶毛丰刚
- 关键词:骨盆骨折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