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华雄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5篇系膜
  • 4篇系膜细胞
  • 3篇肾病
  • 3篇肾小球
  • 3篇肾炎
  • 3篇急性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毒鼠
  • 2篇毒鼠强
  • 2篇型胶原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肾小球...
  • 2篇中毒
  • 2篇中毒救治
  • 2篇肾系膜细胞
  • 2篇肾小球肾炎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毛华雄
  • 7篇易著文
  • 4篇党西强
  • 3篇何小解
  • 3篇莫双红
  • 3篇吴小川
  • 2篇周慧敏
  • 2篇宋加荣
  • 2篇黄明霞
  • 2篇贺一薇
  • 1篇尹飞
  • 1篇彭镜
  • 1篇文川
  • 1篇曹艳
  • 1篇邓小鹿
  • 1篇张建江
  • 1篇梁莉
  • 1篇朱春玲
  • 1篇毛定安
  • 1篇周汉昭

传媒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6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春期儿童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狼疮性肾炎1例被引量:5
2019年
患儿女,12岁,因反复皮肤红斑、水疱半年,关节疼痛3月余就诊。患儿半年前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糜烂,伴低热,逐渐出现口周及面部红斑、水疱,就诊当地医院,予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5个月前红斑及水疱逐渐扩散至全身,外院查血常规示WBC 3.38×10^9/L,抗双链DNA(dsDNA)阳性,皮肤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DIF)示基底膜区(BMZ)IgG、IgM、IgA和C3线状沉积。
肖朝华毛华雄张国元郑湘榕
关键词:直接免疫荧光面部红斑水疱形成狼疮性肾炎
siRNA沉默TGF-β1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构建载体表达shRNA以沉默TGF-β1的表达,观察其减少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 和Ⅳ型胶原(Col-Ⅳ)的作用,探讨用shRNA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针对SD大鼠TGF-p1 mRNA的538-...
毛华雄易著文
文献传递
siRNA沉默TGF-β1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影响
第一部分,目的:构建载体表达shRNA以沉默TGF-β1的表达,观察其减少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作用,探讨用shRNA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新途径。 方法:针对SD大鼠TGF-β1...
毛华雄
关键词:TGF-Β1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
siRNA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对SD大鼠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利用能够表达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iRNA 的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载体(pGEFP-C_1)转染 SD 大鼠系膜细胞系、干扰 TGF-β_1的表达,观察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的相应变化,探讨防治肾脏纤维化的新途径。方法根据大鼠 TGF-β_1基因序列第538-556(A)和895-913(B)核苷酸序列,将 A、B 二段序列分别构建成小发夹结构,分别(A/B)或共同(A+B)插入一个 pGEFP-C_1载体中,得到3个重组载体,能够分别或同时表达针对 A 或(和)B 序列的 siRNA,分别转染系膜细胞后,通过 ELISA 和 RT-PCR 动态观察系膜细胞 TGF-β_1、FN 的 mRNA 和细胞培养上清中蛋白浓度的变化,探讨二者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载体表达的 siRNA 与 TGF-β_1基因第538-556序列相同者,能够显著干扰48 h 时间段 TGF-β_1 mRNA(RT-PCR)(P<0.01)和蛋白分泌(细胞上清ELISA)(P<0.01),脂质体转染刺激系膜细胞 FN 分泌显著增加,表现为对照组和 TGF-β_1未被有效干扰组,FN 分泌于24 h 时段达到峰值,而 TGF-β_1被干扰的实验组,FN 峰值被推迟到48 h 才出现(P<0.01)。结论 siRNA 干扰系膜细胞 TGF-β_1的表达,能够减少 FN 的表达,但 FN 的表达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 TGF-β_1。
毛华雄易著文吴小川党西强何小解曹艳莫双红
关键词:小分子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肾小球膜SPRAGUE-DAWLEY
结核免疫中的对称与非对称被引量:1
1994年
结核免疫中的对称与非对称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研究生(410011)毛华雄导师周汉昭指导李伦贺达仁结核免疫过程易感者感染结核杆菌后,最初主要由非特异免疫系统起作用。尤其是巨噬细胞及相关的体液因子。巨噬细胞在识别、吞噬、杀灭、清除结核杆菌同时,也处理、浓缩...
毛华雄周汉昭
关键词:结核病免疫医学哲学对称性
药物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儿童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是由儿童肾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特征和药物结构与功能特征所决定的。肾脏微血管网络和肾小管-肾间质的分布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间质性肾损害非常多见。药物性肾损害发病机制包括细胞毒性(坏死或凋亡)、缺血性损伤和免疫性损伤,但由于各种药物之间化学结构和药理学差异,具体的单个药物所致肾损害的发生机制也有所不同,该文回顾了几种常见抗生素(头孢类、氨基甙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素类、两性霉素B)、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环孢素A相关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主要特征,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药物性肾损害的意识。
毛华雄
关键词:肾损害药物儿童
血液灌流在儿童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治疗儿童急性毒鼠强(TET)中毒的疗效。方法 32例急性TET中毒儿童,年龄1~8岁,平均年龄4.6±2.4岁,均予以HP治疗。HP前、HP治疗1h、2h及HP后12h、24h测血清TET浓度,观察HP治疗开始到意识恢复时间、抽搐停止时间。结果 17例行HP治疗1次,12例2次,2例4次,1例3次。27例(84%)治愈,2例(7%)好转,3例(9%)死亡。HP治疗1h、2h的TET浓度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HP后12h、24h的TET浓度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意识恢复时间为5.4±4.2h、抽搐停止时间为10.1±7.3h。结论儿童急性TET中毒行HP治疗是有效的。
宋加荣黄明霞毛华雄周慧敏
关键词:毒鼠强中毒血液灌流儿童
小儿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儿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1997-05—2004-12通过肾活检确诊的64例小儿IgA肾病,根据病程、临床类型比较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64例小儿IgA肾病的临床类型主要为孤立性血尿型(29例)和肾病综合征型(18例),占73%(47/64)。以病程分组比较,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和肾间质纤维化,其中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布显著性不均衡,与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其他类型的IgA肾病。结论64例IgA肾病以孤立性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或持续性蛋白尿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原因,早期控制蛋白尿可能会延缓或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毛华雄易著文贺一薇党西强吴小川何小解张建江莫双红
关键词:儿童IGA肾病病理学
血液灌流在儿童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宋加荣黄明霞毛华雄周慧敏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毛华雄易著文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硬化细胞生物学病理过程肾脏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