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俊洁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强化传热
  • 4篇涡流发生器
  • 4篇传热
  • 3篇大涡模拟
  • 3篇圆柱
  • 2篇强化换热
  • 2篇柱式
  • 2篇椭圆柱
  • 2篇换热
  • 1篇压降
  • 1篇圆柱绕流
  • 1篇条纹
  • 1篇湍流
  • 1篇平板
  • 1篇绕流
  • 1篇热机
  • 1篇涡流
  • 1篇列阵
  • 1篇流动与传热特...
  • 1篇传热机理

机构

  • 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汤俊洁
  • 5篇汪健生
  • 3篇刘志毅
  • 2篇张金凤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斜截椭圆柱式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大涡模拟被引量:24
2007年
对流体在放置斜截椭圆柱式涡流发生器矩形槽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大涡模拟,得出流场中速度、温度与压力参数的瞬态变化特性,再现温度场、压力场及诱导旋涡的变化过程,并对流动结构及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机理进行分析。为验证大涡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相同条件下对未布置涡流发生器的空槽道分别采用湍流模型和大涡模拟进行对比计算,两者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流场中布置的涡流发生器可以诱导漩涡,而由其所诱导的流向涡对强化传热起主要作用。与相同条件下未布置涡流发生器的情况相比,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可提高64%~105%,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则可提高17%~36%;涡流发生器附近位置的对流换热系数提高幅度最大,传热面附近流体的流动状况及流动结构与传热密切相关。
汪健生刘志毅张金凤汤俊洁
关键词:大涡模拟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
小圆柱列阵绕流的大涡模拟
本文应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叉排布置的小圆柱槽道流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对其流动与传热的瞬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无小圆柱布置的槽道流动进行了的比较,分析了小圆柱在强化传热中的作用。
汪健生汤俊洁
关键词:圆柱绕流大涡模拟强化换热
三角形条纹面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本文对三角形条纹表面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并与相同条件下平板表面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三角形条纹面可以起到流动减阻与强化传热的作用;条纹面对流场中流向涡的纵向发展在一定条...
汪健生汤俊洁刘志毅
关键词:平板强化传热湍流
文献传递
斜截椭圆柱式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机理的研究
本文将被动式强化传热方式之一的斜截椭圆柱涡流发生器布置在矩形槽道中,研究分析了槽道中强化换热与流动阻力之间的增长比率关系,期望从中得到最优化的模型。 首先,将矩形空槽道作为基准模型,设计了五种斜截倾角不同的椭圆...
汤俊洁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传热机理
文献传递
半椭圆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机理被引量:22
2006年
对单列及双列方式排列的一种斜截半椭圆柱体涡流发生器,以稳态的气、水逆流换热方式为模型,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迎流攻角为0°~90°,雷诺数6 000~48 000范围内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可以诱导纵向涡与流向涡,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纵向涡在强化传热中起主要作用。
汪健生汤俊洁张金凤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强化换热压降涡流
斜截椭圆柱涡流发生器的大涡模拟
本文对流体在放置斜截椭圆柱涡流发生器的矩形槽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大涡模拟,得出了流场中速度、温度与压力的瞬态特性;分析了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可以诱导漩涡,而由其所诱导的流向涡对强化传热...
汪健生刘志毅汤俊洁
关键词:大涡模拟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