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一般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4篇细胞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成像
  • 2篇胰腺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视神经
  • 2篇肿瘤
  • 2篇泌尿
  • 2篇CT影像
  • 2篇CT影像学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蛋白
  • 1篇动脉自旋标记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断层扫描术
  • 1篇新生儿

机构

  • 1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2篇汤静
  • 7篇金科
  • 6篇李晓明
  • 4篇李春旺
  • 4篇彭彩云
  • 3篇向永华
  • 2篇王海
  • 2篇姚瑶
  • 1篇李殊明
  • 1篇肖怀春
  • 1篇黄文雅
  • 1篇何四平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腺母细胞瘤的MSCT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母细胞瘤(PB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21年4月术后经病理确诊的11例SPN及11例PBL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强化幅度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组病灶的位置、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出血、胰胆管扩张、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并发门脉高压进行比较。结果:SPN组患者发病年龄[(125±24.3)个月]较PBL组[(60.8±49.4)个月]大。2组间的边界、有无钙化、强化幅度、有无邻近组织受侵及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边界较PBL组清晰,PBL组钙化较SPN组多见,PBL组强化程度较SPN组高,PBL组邻近组织受侵及远处转移较SPN组多见。2组间肿瘤的位置、最大径、形态、密度、出血、胰胆管扩张、是否并发门脉高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检查对SPN及PBL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汤静彭彩云李晓明金科向永华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计算机体层成像儿童
周围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周围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mal tumor,pPNET)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1例pPNET患儿的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肿瘤发病部位、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11例pPNET患儿中,肿瘤发生于颈部2例,发生于肩背部、胸壁、肾上腺、腹膜后、臀部、大腿,前臂,肱骨及股骨各1例。肿瘤发生于骨外组织者表现为较大的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钙化(1例),出血(2例)少见,增强扫描多呈中重度强化(7例),内部见小血管影。2例发生于四肢骨的pPNET患儿表现为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均未见肿瘤骨,1例无骨膜反应,1例骨皮质有中断伴有少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呈明显强化。【结论】pPNET患儿CT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难于与其他骨及软组织的恶性肿瘤鉴别,临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李春旺汤静
以胸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MSCT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以胸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MS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例以胸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淋巴瘤MSCT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强化特点、与邻近心脏大血管的关系、是否伴有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以胸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淋巴瘤多表现为纵隔及肺门的巨大软组织肿块(21/27),呈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大多密度均匀(17/21),呈轻中度强化,多数血管被包埋(18/21),少数上腔静脉受压可引起颜面部水肿(2/21),常伴胸膜不规则增厚(11/21)和胸腔积液(16/21)、心包增厚及心包积液(9/21);20例因肿块累及肺门致支气管变窄,导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引起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胸壁可出现软组织肿块(9/27)或一侧水肿增厚(7/27)。结论:MSCT检查对以胸部侵犯为首发的儿童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纵隔及肺门的巨大软组织肿块、伴胸膜、心包膜不规则增厚,胸壁肿块等有利于淋巴瘤的诊断。
汤静姚瑶何四平金科
关键词:淋巴瘤儿童
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横纹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横纹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横纹肌肉瘤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肿瘤CT影像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5例患儿病灶均位于盆腔及生殖道,其中5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例发生于睾丸,3例发生于盆腔内,5例发生于会阴部,其中2例转移。肿瘤实性密度均低于肌肉密度,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延迟强化,周边多发新生血管,未见钙化、脂肪及出血改变。【结论】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横纹肌肉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可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但最终诊断需经病理活检确诊。
尹一伟蔡齐芳汤静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儿童
儿童胰腺母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胰腺母细胞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母细胞瘤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胰腺母细胞瘤好发于胰腺体尾部(4/6),在CT上表现为单发,体积较大,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多数边界清晰(5/6),密度不均匀(6/6),呈实性(4/6)或囊实性(2/6),可伴钙化(4/6),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6/6),可有血道或淋巴道(3/6)转移。【结论】胰腺母细胞瘤CT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好发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汤静李晓明王海彭彩云金科
关键词:儿童
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首次发作的MRI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首次发作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MOGAD的40例患儿首次发作时头颅、脊髓及视神经MRI表现,患儿首次发作年龄1.2~13.8岁。结果 40例患儿中,37例(92.5%)头颅MRI可见异常病灶,30例为多脑叶受累,24例皮层、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白质均受累,额叶(78.4%,29/37)、顶叶(75.7%,28/37)为最常累及的脑叶,扩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成像无异常,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14例(38.9%)脊髓MRI异常,表现为脊髓长节段、不连续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主要位于中央灰质部位,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其中13例胸髓受累,8例颈髓受累。31.0%(9/29)视神经MRI异常,主要表现为单侧(4例)或双侧(4例)视神经稍增粗,T2WI信号增高,1例累及视交叉,增强扫描以视神经鞘及周围脂肪组织强化为特征。结论 MOGAD患儿头颅、脊髓及视神经MRI表现多样,在头颅多表现为皮层、皮层下白质及深部白质的多发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在脊髓表现为颈胸髓内长节段、不连续中央病灶,累及视神经主要特征为视神经鞘及周围脂肪组织强化。
汤静彭彩云向永华金科李晓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视神经儿童
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螺旋CT平扫继发征象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螺旋CT平扫继发征象。方法:收集58例均进行螺旋CT平扫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病例,由2名放射学家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内容包括与泌尿系结石相关的继发征象如肾盂积水、近端输尿管扩张、肾脏增大、肾脏密度下降、肾周水肿、输尿管周围水肿。结果:58例泌尿系结石患儿中43例(74.1%)可发现与结石相关继发征象;其中肾积水29例(67.4%),近端输尿管扩张14例(32.6%),肾脏增大11例(25.6%),肾周水肿6例(14.0%),肾脏密度下降6例(14.0%),输尿管周围水肿5例(11.6%)。结论:螺旋CT既可直接观察泌尿系结石患儿的结石大小、密度、位置,又能对与泌尿系结石相关的继发征象进行观察。当诊断出现困难时,螺旋CT发现与泌尿系结石相关的继发征象可以帮助诊断。
金科向永华李殊明黄文雅汤静李晓明
关键词: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婴幼儿先天性脑膜膨出与头皮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2015年
目的:探讨MRI在婴幼儿先天性脑膜膨出与头皮皮样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先天性脑膜膨出及34例头皮皮样囊肿患儿的MRI图像特点。结果:先天性脑膜膨出的MRI图像特点是头皮下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肿块,内部信号不均匀,可见稍短或等T1短T2信号影通过颅骨缺损处贯穿颅内外,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头皮皮样囊肿的MRI图像特点是头皮下长T1长T2信号肿块,信号较均匀,增强无强化,部分邻近颅骨受压变形。结论:先天性脑膜膨出与头皮皮样囊肿在MRI检查中有各自特征性的图像特征,MRI可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极大帮助。
汤静王海李春旺
关键词:皮样囊肿MRI颅骨缺损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围生期窒息引起的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该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重症病例急性期可致死亡,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智力障碍、癫等。
黎芳丽汤静肖怀春李春旺金科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ENCEPHALOPATHY脑组织坏死神经病理围生期窒息脑血流变化
儿童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的临床及MR分析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及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2年3月因视力障碍就诊且临床诊断为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患儿的临床及MR资料。结果:16例患儿共29眼视力受损,单侧∶双侧为3∶13,其中无光感2眼(6.9%),有光感9眼(31%),眼前数指4眼(13.8%),眼前手动1眼(3.4%),视力<0.1有2眼(6.9%),0.1~<0.5有8眼(27.6%),≥0.5有3眼(10.3%)。MR显示28根视神经T_(2)WI信号增高,单侧∶双侧为4∶12,多伴视神经鞘信号增高,视神经最常受累部位为眶前段27根(96.4%),眶后段21根(75%),视神经管段20根(71.4%)。患儿视力LogMAR值与视神经T_(2)WI高信号长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视力<0.1者视神经T_(2)WI高信号均累及3个节段以上,视力≥0.1者视神经T_(2)WI高信号多累及1~2个节段。增强显示视神经无强化(45.8%)或明显强化(45.8%),视神经鞘明显强化(95.8%)。结论:儿童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双侧受累多见,急性期视力受损严重,MR多表现为视神经眶前、眶后段及视神经管段T_(2)WI信号增高,受累长度与视力LogMAR值呈正相关,增强以鞘明显强化为特征。
汤静彭彩云姚瑶金科李晓明
关键词:视神经炎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儿童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