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星
- 作品数:60 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泥岩路基填料强度的干湿循环效应被引量:7
- 2016年
- 泥岩是一类遇水易崩解的岩土材料,崩解前呈现岩石特征,但崩解后呈现泥质特性.故实际工程中需要掌握泥岩崩解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幅度.以取自洞新高速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击实和强度试验,并进行直剪强度的干湿循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泥岩遇水泥化,强度急剧衰减;击实曲线呈明显的双峰特征.干湿循环对泥岩的强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粘聚力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增长幅度为95.8%),内摩擦角则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减小幅度为26.5%),但总体上还是弱化了泥岩的抗剪强度.结合试验结果分析,建议取最大含水率22.6%,最大干密度1.56g/cm^3为实际填筑的控制标准.研究同时表明,当干湿循环次数达到12次附近时,干湿循环对泥岩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作用的影响程度减弱.
- 董波汪洪星左清军谈云志
- 关键词:泥岩干湿循环
- 多功能土样胀缩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土样胀缩测试仪及测试方法,装置部分包括呈圆环柱体形状的试样盒;试样盒下底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环形板,试样盒与环形板为一个整体,环形板上表面设有透水石;透水石上表面用于搁置压入土样的环刀,环刀外围还设有一个...
- 明华军谈云志吴军汪洪星
- 一种振实淤泥固化土试样的装置
- 一种振实淤泥固化土试样的装置,包括装样箱,装样箱四周通过弹簧管与外支撑座连接,装样箱下端通过第一钢丝绳与底架连接,底架上安装有定滑轮;第二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底架上且绕过定滑轮、另一端与转筒边缘铰接;所述装样箱内设有滑动轨道...
- 柯睿汪洪星谈云志吴军刘伟胡莫珍
- 喷雾法制备压实膨润土试样的含水率有效性研究
- 2019年
- 为了探究喷雾法制备压实膨润土试样目标含水率的可靠性,考虑加水量(目标含水率)、静置时间、压实力这3个因素对压实试样实际含水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方案,测定试样上、下部含水率。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成果中出现异常数据,表明该法在配制过程中存在人为性,需剔除异常数据再分析;②随着加水量增加,压实试样上部和下部含水率均由大于目标含水率演变为小于目标含水率,加水造成局部团聚现象减弱,拌料过程中水量损失增加;静置时间和压应力显著影响压实试样内含水率均匀度。由于喷雾法相对其他方法具有时间优越性,在剔除异常试验数据后,该法是值得推荐的,但膨润土拌制过程中,存在水量损失,建议在使用前进行实际含水率校正。
- 明华军柯睿汪洪星
- 关键词:膨润土含水率喷雾法正交试验团聚现象均匀度
- 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淤泥含水率的装置,多孔毛毯层的一面与多根吸水纤维束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孔毛毯层采用纺织废弃物压制或编织制成。所述的吸水纤维束采用吸水性树脂制成。将多根吸水纤维束埋入到淤泥内,多孔毛毯层覆盖在淤泥的表面,通...
- 谈云志黄龙波吴军汪洪星
- 文献传递
- 富含有机质淤泥烧结陶粒的评估被引量:9
- 2018年
- 为了探究淤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对富含有机质淤泥烧结陶粒的性能进行探究。通过不同掺糠量以及不同烧结温度的试样的堆积密度,1 h吸水率,压汞(MIP)等手段对焙烧陶粒的性能进行评价,构建膨胀原理示意图。试验结果表明:发现相比较于焙烧温度为950℃的陶粒,焙烧温度为1150℃的陶粒具有堆积密度高、吸水率低,孔隙率低的特点;当焙烧温度一定时,掺糠量越大,堆积密度越小,吸水率越高,孔隙率越高;在掺糠量一定时,焙烧温度为1150℃的陶粒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高于焙烧温度为950℃的陶粒混凝土。
- 柯睿谈云志吴军明华军汪洪星
- 关键词:淤泥陶粒孔隙率
- 空间缆索悬索桥主缆扭转的模型试验被引量:4
- 2016年
- 由钢丝集束体组成的主缆,其扭转刚度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目前空间主缆的扭转没有可靠的计算方法。通过江东大桥空间主缆扭转的模型试验,探讨了体系转换中主缆扭转角的量值及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体系转换前期扭转刚度小、主缆横向位移大,主缆扭转角增加迅速,后期趋于稳定;各索夹呈现出下缘向远离桥轴线方向的横向偏转,成桥状态下主缆扭转角实测值在16°~28°。可在临时吊索张拉期间通过现场测试获得主缆扭转刚度随主缆轴力及扭转角的变化规律,在临时吊索全部张拉后再安装吊索索夹。
- 齐东春汪洪星
- 关键词:悬索桥空间主缆模型试验
- 土体固结蠕变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及工程应用
- 2010年
- 根据土体的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和修正的Burgers蠕变方程,推导土体非线性弹性黏性固结蠕变有限元方程。利用有限元方程对某软黏土地基固结和蠕变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该软黏土地基竖向和水平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软黏土地基竖向和水平向位移在加载阶段增加较多,在加载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一定的发展,但增加比较平缓,至后期基本上趋于稳定。反映软黏土蠕变作用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软黏土地基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得越来越慢;随着时间的增加,超静孔隙水压力呈下降的趋势,等加载完毕后,超静孔隙水压力慢慢消散,最后基本消散为零。但加载期间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得慢,加载间歇时间段内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得快。工程例子表明,土体固结蠕变有限元方程可以用于软黏土地基变形分析,其变形计算结果符合实测情况。
- 汤斌龚艳霞汪洪星
- 关键词:BIOT固结方程有限元分析工程应用
- 冻融作用下水泥改良软黏土的性能演化过程被引量:4
- 2017年
- 以天津滨海新区的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了4种初始含水率的水泥改良软黏土试样,并对其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和孔隙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强度衰减主要集中在前期1~3次冻融循环过程中;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试样初始含水率越大,其强度损失率越大;试样的孔隙分布特征受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影响,随初始含水率增大,其孔隙分布逐渐由小孔隙分布区向较大孔隙分布区演变;低饱和度状态下,冻融会引起土体局部孔隙收缩,但同时诱发裂隙产生;高饱和度状态下,冻融会引起土体结构疏松.总体而言,冻融循环作用会引起水泥改良软黏土细观结构发生明显损伤,最终导致其宏观力学强度逐渐衰减.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关注水泥改良软黏土的后期强度,并严格控制其初始填筑时的湿度状态.
- 谈云志吴军黄龙波汪洪星左清军易举然
- 关键词:软黏土冻融循环
- 荷载-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泥岩的压缩特性被引量:24
- 2016年
- 泥岩遇水易崩解泥化,特别是耦合荷载作用后,其力学性能衰减更加明显。为掌握泥岩在环境因素和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开展了干湿循环与上覆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压缩特性试验。发现初次浸水后压实泥岩发生膨胀,但随着干湿循环作用的进行,泥岩试样发生压缩变形。然后,对压实泥岩试样进行孔隙分析,结果表明,泥岩孔隙分布呈现双峰特征,峰值大约位于0.3um和10.0um孔径处,干湿循环和荷载的作用引起孔隙体积减小,特别是对大孔径孔隙的影响最显著。最后,依据泥岩的膨胀、压缩和孔隙分布特征,提出了压实泥岩的孔隙-荷载-水分相互作用模型,将压实泥岩的孔隙体积分为团粒内孔隙和团粒间孔隙两类;分析了荷载-干湿循环引起泥岩团粒崩解破碎和充填团粒之间孔隙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泥岩孔隙-水分-荷载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泥岩路基的填筑提供了理论参考。
- 谈云志胡莫珍周玮韬左清军汪洪星喻波
- 关键词:泥岩干湿循环孔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