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4篇抑郁症患者
  • 2篇心理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门诊抑郁症患...
  • 2篇护理对策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服药依从
  • 2篇服药依从性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科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问题及护...
  • 1篇因素及护理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机构

  • 7篇淮安市第三人...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沈琴
  • 3篇赵智娟
  • 2篇钱一平
  • 2篇黄成兵
  • 1篇杨海英
  • 1篇唐先业
  • 1篇宋波
  • 1篇李冬梅
  • 1篇丁敏
  • 1篇徐彬
  • 1篇王从杰
  • 1篇徐桂红
  • 1篇于腊梅
  • 1篇张华
  • 1篇蒋丽华
  • 1篇张春香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健康教育对门诊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家庭回访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自我家庭监管照顾。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两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FES-CV和GQOL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FES-CV除道德宗教观外,其余分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庭通过定期健康教育指导,能有效改善家庭环境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赵智娟杨海英黄成兵沈琴张春香徐彬
关键词:健康教育抑郁症家庭环境生活质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部分并发精神障碍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19例并发精神障碍,发病率为13.1%。经及时治疗与护理,所有病例症状消失。结论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比例较高,年龄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手术创伤、麻醉、骨水泥反应、低血压、感染、术后水电解质紊乱等均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临床应早期发现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丁敏唐先业沈琴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院治疗的80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及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疾病知识掌握(P<0.01)、服药依从性(P<0.05)及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P<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及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顾康莹于腊梅沈琴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抑郁症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治疗在心理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在心理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129例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将12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和心理护理措施治疗,而对照组未采用前2种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依从性、抑郁总分和焦虑总分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具有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促进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缓解。
沈琴宋波顾康莹徐桂红
关键词:心理科住院患者心理护理
门诊癫痫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癫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106例癫痫患儿家长,使用SCL-90量表进行健康调查。结果癫痫患儿家长的SCL-90量表总分为(152.29±23.71)分高于全国常模(129.60±0.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P〈0.01),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针对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52.29±23.71)分比(126.40±10.23)分;t=10.32,P〈0.01]。结论癫痫患儿家长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
赵智娟钱一平沈琴
关键词:癫痫干预性研究患儿家长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函调、电话问询和面谈三种方式,对116例已出院的抑郁症患者服药情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依据调查的结果分为两组:依从性佳研究组(完全按照医嘱服药的患者)和依从性差研究组(自动停药或不规律服药的患者)。结果发现:两组在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疾病残留症状、药物副作用、家庭经济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文化程度高、认知水平好、同时具有很少的药物副作用和残留抑郁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反之则相对较差。
顾康莹张华沈琴李冬梅
关键词:抑郁症服药依从性护理对策
家庭访视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评估家庭回访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入组8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家庭回访进行指导和干预,比较患者在实施家庭回访干预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变化. 结果 80例抑郁症患者中,脱落2例,完成随访78例. 经家庭访视干预后,患者对抑郁症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增高(24. 36% Vs 74. 36%,χ^2=39. 01,P〈0. 01),主动服药率也显著增高(20. 49% Vs 80. 33%,χ^2=61. 69,P〈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家庭回访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赵智娟沈琴蒋丽华黄成兵钱一平王从杰
关键词:抑郁症家庭回访依从性随访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