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封堵对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近期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 2006年至2012年94例PDA患者(男32例女62例),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比较手术前以及术后2日、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 94例术后6个月随访,封堵器均位置良好。5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量残余分流,随访至3个月时消失。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的(57.00±9.98)mm降为(44.79±8.15)mm,左房内径由(38.92±8.93)mm下降为(23.71±7.66)mm,射血分数术后2日出现短暂下降,后恢复至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用于PDA患者的封堵治疗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 沈晓棠满荣海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超声心脏结构
- 氧化三甲胺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高血压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它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是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提示,水通道蛋白(AQP)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血容量和渗透压进行血压的精细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目前关于氧化三甲胺(TMAO)致血压升高的研究已证实,其可以通过对AQ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作用导致血压升高。但是根据对RAAS系统的相关研究可知,Mas受体(MasR)也是调节血压的关键因素,那么TMAO有可能对MasR也起到作用,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本文对TMAO致高血压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邢宇孙显东孙显东
- 关键词:高血压氧化三甲胺RAAS
-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对照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3年 12月住院 180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病人分成股动脉 (5 5例 )和桡动脉 (12 5例 )两组 ,比较其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98 18%和 99 2 0 % (P >0 0 5 ) ,血管并发症分别为 30 91%和 4 8% (P <0 0 1) (不包括疼痛和导尿等非血管并发症 )。结论 :本研究提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不需卧床 ,手术成功率高 ,病人损伤小 ,止血方便 ,血管并发症少 ,节省费用 ,减少X线照射时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作者推荐使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王东方苗云江杨波计晓玲王丽芹满荣海王秀芝姚民
- 关键词:股动脉桡动脉冠状动脉
- 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方法:5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男10例,女41例,年龄1.5~57(20±14)岁,使用国产封堵器行PDA封堵,应用经胸超声...
- 满荣海孙显东程志颖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介入疗法左心功能
- 文献传递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近期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宜封堵器封堵未闭动脉导管,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检查。结果:51例封堵器置入成功,1例因动脉导管直径过大而封堵失败,成功率98.1%。结论:应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PDA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封堵效果好,价格低廉。
- 满荣海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
- 心电图ST-T改变对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5
- 2002年
- 满荣海苗云江杨波
- 关键词:心电图ST-T改变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封堵对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近期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2006~2012年94例PDA患者,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比较手术前、以及术后2d、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94例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封堵器均位置良好。5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量残余分流,随访至3个月时消失。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明显减小,射血分数术后2d出现短暂下降,后恢复至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用于PDA患者的封堵治疗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 沈晓棠满荣海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心脏结构功能
-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5月-2003年9月住院的14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二组,比较其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53%和98.75%(P>0.05),血管并发症分别为30%和6.25%(P<0.01)(不包括疼痛和尿潴留等非血管并发症)。结论 本研究提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不需卧床,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节省费用,减少X线照射时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我们推荐使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王东方王秀芝王丽芹满荣海计晓玲苗云江姚民
- 关键词:股动脉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心肌梗死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220 例临床观察
- 2016年
- 本次主要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0 年 4 月-2016 年 4 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 220 例,在选取同期入院的老年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220 例作为对照组,回归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心功能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无痛性的心肌梗死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合并心源性的休克、严重性心律失常、心衰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从患者心功能的比较上来看,实验组患者三级、四级心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一、二级与对照组一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均较高,患者的预后差,因此在早期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需积极防治糖尿病和相关的并发症,可有效减低病死率。
- 满荣海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心肌梗死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冠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现象是指一些胸痛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在没有明显狭窄的情况下,观察到造影剂缓慢通过,并出现冠脉远端延迟灌注的情况,为区别于“X综合征”,慢血流现象又称为“Y综合征”。自发现以来,人们对于慢血流现象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就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并进行了验证,目前发现其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血细胞和血小板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面以改善微血管功能、抗炎、维持血管内分泌功能等为主。本文将针对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慢血流现象的临床诊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静孙显东孙显东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