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刚明

作品数:47 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内固定
  • 13篇手术
  • 13篇骨折
  • 11篇颈椎
  • 8篇腰椎
  • 8篇枢椎
  • 7篇寰枢
  • 7篇寰枢椎
  • 7篇外科
  • 7篇脊髓
  • 6篇入路
  • 6篇脱位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内固定治疗
  • 5篇骨密度
  • 4篇寰枢椎脱位
  • 4篇髋部
  • 4篇髋部骨折
  • 4篇外科治疗
  • 4篇疗效

机构

  • 46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46篇潘刚明
  • 30篇尹庆水
  • 25篇夏虹
  • 24篇刘景发
  • 18篇昌耘冰
  • 16篇吴增晖
  • 13篇徐国洲
  • 11篇张余
  • 10篇权日
  • 8篇钟润泉
  • 6篇章凯
  • 5篇刘晖
  • 5篇邓伟民
  • 4篇吴增辉
  • 3篇章莹
  • 3篇艾福志
  • 3篇麦小红
  • 3篇刘少喻
  • 3篇张卓华
  • 3篇马向阳

传媒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全军第四届关...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0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手术治疗下颈椎损伤被引量:2
2001年
昌耘冰尹庆水徐国洲夏虹吴增辉潘刚明权日章凯张余刘景发
关键词:下颈椎损伤外科手术手术时机术式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rhBMP-2/几丁糖,combined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在颈椎融合中的成骨效果。方法 按照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以实验犬为实验对象,同体对照研究,分别选择颈椎3/4和5/6为融合节段,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节段应用CCHA为植入物,另一个节段则选择自体髂骨为植入物,按照Robinson’s法进行椎间融合手术,并加钢板内固定。手术后10周进行X线检查,并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中骨形成的评定标准来确定愈合情况,以骨融合情况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定α=0.05,β=0.05,γ=FS/SF=2时,接受CCHA优于自体骨。结果CCHA应用于颈椎融合时,在手术后10周时,达到完全愈合,去除结果相同的1例,第12例时,曲线与上界相交,停止实验。结论 从手术后10周的骨融合情况来看,CCHA比自体骨融合效果更好。
张余尹庆水潘刚明张宏斌詹纯利陈丙旭许春胡旭东李兆麟
关键词:人工骨椎间融合颈椎动物实验骨移植
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C2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以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对7例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其中对4例ⅡA型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颈后路直接C2椎弓根螺钉固定,对3例Ⅱ型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牢固,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不稳定的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采取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牢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免除长期外固定的痛苦,是治疗Hangma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夏虹尹庆水昌耘冰吴增晖曹正霖艾福志马向阳潘刚明权日刘景发
关键词:HANGMAN骨折颈后路椎弓根螺钉节段并发症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5例
2003年
目的 :观察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 35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患者采用北大三院标准观察疗效。结果 :经 6个月~ 5年 (平均 1年 9个月 )随访 ,优 (改善率≥ 80 % ) 32例 ,占 91.4 % ;良 (5 0 %≤改善率 <80 % ) 2例 ,占 5 .7% ;有效 (5 %≤改善率 <5 0 % ) 1例 ,占 2 .9%。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无植骨块脱出、塌陷、下沉等。脑脊液漏 1例 ,经对症及局部加压包扎等治疗 ,1周后自愈。结论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减压彻底 ,改善率高 ,植骨融合牢固 ,可作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首选术式。
罗亮成潘刚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骨移植内固定
创伤性枢椎滑脱的外科治疗
2003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创伤性枢椎滑脱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1992年1月~2001年9月对17例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前路C2/3椎体螺钉固定9例;后路枕颈融合5例,C2椎弓根螺钉直接固定3例.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17例患者的C2椎弓均取得骨性融合,无畸形愈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手术治疗创伤性枢椎滑脱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确实,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大医院实施.
昌耘冰尹庆水夏虹吴增晖刘景发徐国洲潘刚明钟润泉
关键词:创伤性枢椎滑脱外科手术内固定术
经口咽入路可吸收微型钉板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可吸收微型钉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 Jefferson 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2月-2005 年12月采用日本郡是株式会社医用材料研究所提供的可吸收聚-L-乳酸微型钉板经口咽入路治疗5例不稳定...
尹庆水马向阳潘刚明权日昌耘冰刘晖何帆
关键词:经口咽入路内固定
文献传递
前路椎体螺钉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前路椎体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Hangman's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实施前路经C_2~C_3椎体螺钉固定的9例Hangman's骨折患者的方法和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17个月,未出现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1例螺钉固定位置欠佳,所有患者的C_2椎弓均获得骨性融合,3例出现C_2~C_3前方骨桥连接。颈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前路经C_2~C_3椎体螺钉内固定可以达到治疗Hangman's骨折的目的,方法相对安全,简单。
昌耘冰尹庆水夏虹吴增晖刘景发徐国洲潘刚明
关键词:内固定HANGMAN骨折
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11年7月共收治75例颅底凹陷症患者,其中3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中32例获得随访,男9例,女23例,年龄23-74岁,病程6-372个月。12例伴Arnold-Chiari畸形,7例伴寰枢椎脱位,1例伴寰枕融合畸形,2例伴颈椎病,1例伴Klippel-Feil综合征。均有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术前JOA评分3-15分,ASIA分级B级4例,C级8例,D级20例。术前脑干脊髓角103.4°-137.5°,平均123.3°±6.4°,脊髓空洞体积0.10-15.10cm3。均采用经口寰枢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TAR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脑干脊髓角改变情况,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脊髓空洞改变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脊髓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诉颈部不适感,2例患者诉咽喉部不适感,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拆除内固定行后路寰枕融合术,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2-25个月,平均15个月,脑干脊髓角恢复至145.6°-165.3°,平均161.3°±5.1°;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到10-16分,平均13.8±1.8分,平均改善率为58.1%;15例患者ASIA分级较术前提高1-2级。术后1年MRI复查显示30例脊髓空洞体积缩小或消失,1例脊髓空洞无改变,1例脊髓空洞变大。随访期间内固定无移位,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经口寰枢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症不仅能使齿状突获得解剖复位,解除脊髓压迫,还可使脊髓空洞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石亮夏虹尹庆水艾福志王建华潘刚明王新宇马丽敏陈育岳
关键词:颅底凹陷症脊髓空洞症内固定术疗效
颈1.2椎间隙侧方穿刺脊髓造影诊断脊柱脊髓疾病
1995年
1990年4月至1992年3月,对29例椎管内疾病进行了颈1.2侧方穿刺脊髓造影,其中颈段疾病28例,腰段疾病1例(强直性脊柱炎融合术后)。除1例发生轻度脑膜刺激征外,余28例未发现不良反应。其中22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与造影诊断相符。此方法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并发症极少,显影清晰,能较好地控制造影剂进入脑室。
潘刚明刘景发
关键词:脊柱脊髓疾病造影诊断X线诊断
脊髓损伤的高压氧治疗及其时机、时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及在不同时机和时限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有效回访到120例患者资料,伤后2周内均行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非高压氧治疗组(NHBO组)56例(A组)和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治疗组64例(B组),HB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HBO治疗。B组中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共64例。B组根据术后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分组,B1组为术后3d内开始高压氧治疗共22例,B2组为术后第4~15天内开始高压氧治疗共22例,B3组为术后第16~35天内开始高压氧治疗共20例。B组再根据术后高压氧治疗次数分组,B4组为术后高压氧治疗30次之内共40例,B5组为术后高压氧治疗超过30次的共24例。结果:B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P<0.05)。B1组临床疗效优于B2组、B3组(P<0.05)。B5组临床疗效优于B4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建议高压氧治疗在术后3d内开始,并且治疗次数超过30次,能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疗效。
周建华尹庆水潘刚明
关键词:高压氧脊髓损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