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雨
- 作品数:62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后肾腺瘤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予以讨论。结果:患者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腺样及小管状排列.胞质少.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T1、Vimentin、CK、EMA均阳性.Syn、RCC、SMA、HMB45、CD10、CD34、CgA、Chr均阴性;病理学诊断符合后肾腺瘤特点。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肾脏上皮组织的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 蔡大伟刘学峰潘春雨卜仁戈王侠吴斌
- 关键词:肾肿瘤后肾腺瘤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SP法 ,对 5 5例BTCC及 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FGF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移行细胞呈阴性表达 ,在BTCC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 ,且过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组 (P <0 .0 5 )。结论 bFGF在BTCC侵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 刘学锋吴斌费翔潘春雨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TCC
- 脑科粘贴巾对TUR冲洗液污染的防护作用
- 前言与目的:冲洗液污染,不仅清理费时费力,对经尿道手术(包括TUR以及经尿道前列腺剥脱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exfoliation of prostate,TUE)本身有影响,同时对医...
- 吴斌费翔柳东辉卜仁戈潘春雨
- 关键词:粘贴巾TUR电切镜冲洗液
- 文献传递
- 射精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射精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射精管末端囊肿患者15例,结合手术前后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并查阅相关文献综合评述射精管囊肿的诊治进展,探讨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13例行经尿道射精管末端囊肿开窗术,2例行射精管口切开术。典型患者可见切开囊肿后大量黄褐色或乳白色精液及积液涌出,6例见细小黄褐色结石,电切液冲洗取出。2例见血性沉积物,同法取出。精囊镜探查见射精管管道畅通,利用精囊镜体同期行射精管扩张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生化检查,均未见射精管囊肿复发。结论射精管囊肿临床罕见,诊断困难,宜尽早手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末端囊肿具有创伤小、预后好等优势。术后应定期随访,注意复发。
- 孙明刘学锋赵文嫣潘春雨吴斌
- 关键词:射精管囊肿精囊镜经尿道电切术
-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应用连接式输尿管支架21例报告
- 2002年
- 吴斌潘春雨卜仁戈闻宁
- 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病例报告
- 腹腔镜手术与小切口开放手术治疗肾盂扩张性疾病的比较
- 目的:探索更好的肾盂扩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象2002年7月-2005年4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盛京医院)泌尿外科以及抚顺矿业集团总院和铁法矿业集团总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盂管部狭窄或输尿管上...
- 吴斌闻宁卜仁戈詹运鸿刘先东潘春雨蔡广玉李元学姜云横
-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开放手术治疗肾盂扩张性疾病
- 文献传递
- 小肠与膀胱粘膜对同一致癌尿液环境反应的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 初步验证小肠粘膜置换膀胱移行上皮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理论依据。方法 作者将 17只大白鼠行小肠段移植于膀胱 ,手术后与 11只对照组大白鼠共同用N 丁基 N 4 羟基丁基亚硝胺 (BBN)进行诱发肿瘤的实验 ,并将实验结果结合有关文献作了分析研究。结果 (1)除一只大白鼠外 ,所有移植到膀胱上的小肠 ,均未发生肿瘤。 (2 )所有对照大白鼠膀胱粘膜均有肿瘤发生。结论(1)由BBN诱发膀胱肿瘤的大鼠尿液所含致癌物质可能只对特定的靶组织—膀胱移行上皮有致癌作用 ,而对小肠上皮无致癌作用。 (2 )移行上皮本身可能对尿中致癌物质敏感 ,比小肠上皮容易发生癌变 ,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吴斌潘春雨宋桂娟郭恩忠姜凤英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小肠小肠尿液致癌物质
- 成人睾丸胚胎癌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癌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胚胎癌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病理文献。3例中Ⅰ期2例、Ⅲ期1例,于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基础上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3例病理诊断均为睾丸胚胎癌,1例术后辅助化疗。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1例死于全身广泛转移,其余2例均健康生存。结论睾丸胚胎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阴囊理学诊断,B超、CT、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等,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 孙明吴斌王鸿起刘学锋潘春雨
- 关键词:胚胎性睾丸肿瘤病理学
- 睾丸扭转19例回顾性分析
- 李明单立平王晓彬吴斌宋永胜卜仁戈刘学峰霍军殷波潘春雨张辉
- 原发性精囊癌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2例原发性精囊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术前经CT检查可见盆腔巨大囊性肿物,未见正常精囊结构。1例术前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精囊穿刺活检确诊为精囊癌;另1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精囊癌。2例均于术中行膀胱、精囊、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诊断为精囊腺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分别随访3年及6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精囊癌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切除范围应足够广泛。术后应定期随访,注意复发。
- 孙明潘春雨赵文嫣霍军王侠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