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兆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油基压裂液性能的特点及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油基压裂液是一种以原油或成品油(如柴油、煤油)为基液,通过加入增稠剂、交联剂交联而成体系。油基压裂液不仅应用于强水敏性油气层,而且对地层不产生损害,摩阻小,返排快,造缝能力强,携砂量大等特性。经室内实验,准确地选出了油基压裂液添加剂的比例,保证了施工的成功。
- 楚振中卢宗平熊兆军
- 关键词:油基压裂液水敏稠化剂破胶剂
- 胜二区注汽调整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
- 目前许多实施早期注水开发的稠油油藏含水上升快,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不少区块的采收率比较低,经济效益差,急需转换开采方式。如何有效地改善此类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已成为许多石油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近...
- 熊兆军
- 关键词:稠油油藏开发蒸汽吞吐注汽参数
- 文献传递
- 对王53断块低阻油层的认识被引量:6
- 2000年
- 结合牛庄油田王 53断块低电阻率油层的实际开采情况 ,利用多井测井储层表征技术认识了该块低阻油层分布潜力区 ,并应用真电阻率和侵入带电阻率交会图法及低电阻率界限定式佐证了该区低阻油层的分布及其电阻率界限值。根据储层物性、产能状况判断低阻油层的成因 ,指导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具较强的实用性。
- 熊兆军陆洪涛黄本建陈宝宁
- 关键词:牛庄油田低电阻率油层
- 三叠纪巨型季风在上扬子地区的沉积学记录被引量:21
- 2010年
- 欧美研究者一系列的实验都显示三叠纪时期泛大陆存在巨型季风;三叠纪上扬子地区位于特提斯洋北缘,其是否存在巨型季风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程度如何值得关注。一系列的沉积学记录显示上扬子地区在三叠纪亦受到巨型季风的强烈影响,这主要表现在:1)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纹层状沉积岩;2)早三叠世飞仙关期普遍存在的风暴岩;3)晚三叠世卡尼期碳酸盐生产力危机;4)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明显的化石木年轮。上扬子地区沉积记录显示,早三叠世早期和晚三叠世卡尼期是三叠纪巨型季风最为剧烈的时期,本文认为P/T界限生物大灭绝引发的Gaia效应和卡尼期特提斯域强烈的构造活动极可能是这两次巨型季风极盛发育的主导因素。
- 时志强曾德勇熊兆军张华赵安坤
- 关键词:三叠纪卡尼期年纹层风暴岩化石木
- 断轴弯曲的快速修复
- 2002年
- 在日常的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一些电动机转子轴、齿轮变速箱轴的断裂和弯曲,维修时一般都采用更新电动机和轴的方法,造成了成本的浪费。 经过认真分析,发现断裂和弯曲是因为轴长期受交变载荷和外力的作用引起疲劳造成的。
- 熊兆军
- 关键词:断轴
- 柴油处理技术在油气增产措施中的作用及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针对水力压裂和地层充填防砂过程中存在油层二次污染 ,使一些油井增产效果差的问题 ,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 ,研制了一种柴油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压裂施工中 ,单井日增油11 8t;应用于地层充填防砂中 ,取得了单井日增油 7 8t的好效果。柴油处理技术在压裂防砂增产措施中推广应用 ,可起到解堵、降粘和清蜡的作用 ,从而有效地保护油气层。
- 熊兆军陆洪涛黄本建贾统权陈宝宁
- 关键词:压裂油层伤害增产
- 中国西南部地区卡尼期危机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13
- 2010年
- 卡尼期是全球古气候变化显著、特提斯域沉积发生突然转折的时期。欧洲学者基于阿尔卑斯地区(奥地利、意大利)卡尼阶岩性从碳酸盐岩到黑色页岩、碎屑岩的等时性变化,以及相应的碳酸盐台地古生物的死亡,提出了卡尼期危机、碳酸盐生产力危机、卡尼期多雨事件、Reingraben转换,以及黑色页岩事件等概念;这些现象在喜马拉雅Spiti盆地、伊朗、印度尼西亚等地亦有显示。在东特提斯(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卡尼阶中也表现为岩性和古生物的变化,但尚未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与古特提斯西部、印度喜马拉雅等地卡尼阶相似,中国西南部特提斯域所见的卡尼期碳酸盐岩沉积(如海绵礁灰岩)被灰黑色、深灰色页岩(或深色板岩)或中酸性火山岩覆盖,显示该时期碳酸盐生产的突然中止、生物礁的突然死亡和岩性的急剧变化。我们认为晚三叠世巨型季风和古特提斯周缘地区(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造山运动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使大气CO2浓度增加、泛大洋东部海域(古太平洋)向特提斯海水汽输入增强,特提斯海沿岸地区相对干旱的气候向相对潮湿的气候变化,更潮湿的古气候与相对高浓度的大气CO2共同作用使大陆风化速率增高,陆源硅质碎屑输入增多,造成了卡尼期危机。
- 时志强钱利军熊兆军曾德勇
- 关键词:特提斯古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