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卓超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电镀
  • 2篇电镀污泥
  • 2篇资源化
  • 2篇污泥
  • 2篇回收
  • 1篇丁二酮
  • 1篇丁二酮肟
  • 1篇营养化
  • 1篇中铬
  • 1篇生态浮床
  • 1篇湿法冶金
  • 1篇水体
  • 1篇水体氮素
  • 1篇酮肟
  • 1篇脱氮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萃取
  • 1篇萃取分离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交换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城市规...
  • 1篇惠州市环境科...

作者

  • 5篇王卓超
  • 3篇石太宏
  • 1篇陈可
  • 1篇苏瞒
  • 1篇孙连鹏
  • 1篇刘阳
  • 1篇金辉
  • 1篇陈坚
  • 1篇冯晨
  • 1篇黄瑞
  • 1篇肖云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电镀与涂饰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湿法冶金回收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电镀污泥中含有多种高品位的金属元素,以铜和镍的湿法回收利用为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铜、镍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石太宏邹书剑陈坚黄瑞王卓超
关键词: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
不同季节浮床美人蕉对水体氮素等污染物的去除被引量:31
2008年
采用浮床无土栽培的方法,以人工模拟水槽为实验场所,在水槽内的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种植美人蕉,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吸附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素。实验结果表明,春季浮床美人蕉对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较好,经过五天的处理,TN去除率约为58.4%;NH4+-N去除效果显著,2天内去除率达100%。与春季相比,秋季浮床美人蕉对氮素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但去除规律大致相同,经过五天的处理,TN去除率为50.4%;对NH4+-N的去除效果仍很明显,4天内去除率可达100%。研究结果为浮床植物系统的全年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连鹏刘阳冯晨王卓超金辉
关键词:生态浮床脱氮富营养化美人蕉
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及其资源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7年
电镀污泥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性质复杂,如果不加处理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对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利用方法──酸浸–氧化法、氨络合转化–铁氧体法、高温碱性氧化法、溶剂萃取法、电解回收法、冶炼回收法和微生物法等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有关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陈可石太宏王卓超苏瞒
关键词:电镀污泥回收资源化
离子交换法处理及回用镀铬漂洗废水研究
论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用三种阴离子树脂(D301、D354和D314)进行镀铬漂洗废水处理研究。在静态下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电镀漂洗废水回用处理模拟实验。同时对三种树脂进...
王卓超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法
文献传递
丁二酮肟-氯仿体系萃取分离铂、钯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研究相对较少的螯合萃取剂——丁二酮肟-氯仿萃取体系螯合萃取分离Pt(Ⅳ)、Pd(Ⅱ),用NaOH反萃,对丁二酮肟-氯仿体系萃取铂、钯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萃取的反应温度、混相时间、反应剂用量、相比、酸度、氢氧化钠浓度以及干扰离子对钯的萃取率及反萃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70℃、pH=1、相比V(O)/V(A)=1∶1、混相时间为5min的最佳萃取条件下,进行含铂、钯废催化剂浸出液的分离,系数为βPd/Pt=12629,其它共存离子Fe(Ⅲ)、Al(Ⅲ)、Mg(Ⅱ)、Ni(Ⅱ)、Pb(Ⅱ)、Cu(Ⅱ)的萃取率小于1%.
石太宏肖云王卓超
关键词:丁二酮肟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