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玲

作品数:63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6篇地震
  • 11篇地震序列
  • 11篇前兆
  • 11篇强震
  • 9篇震源
  • 8篇震前
  • 8篇前兆异常
  • 7篇地震活动
  • 6篇地震预报
  • 6篇玉树7.1级...
  • 6篇震源机制
  • 5篇震群
  • 5篇视应力
  • 5篇发震
  • 4篇地震前
  • 4篇强地震
  • 4篇强震前
  • 4篇发震构造
  • 4篇M
  • 3篇地震波

机构

  • 63篇青海省地震局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63篇王培玲
  • 23篇刘文邦
  • 21篇马玉虎
  • 12篇黄浩
  • 11篇陈玉华
  • 9篇马震
  • 9篇姚家骏
  • 7篇马茹莹
  • 6篇张晓清
  • 5篇杨晓霞
  • 5篇李永强
  • 5篇张丽峰
  • 4篇李启雷
  • 4篇张朋涛
  • 4篇苏维刚
  • 3篇胡玉
  • 3篇余娜
  • 3篇屠泓为
  • 3篇孙丽
  • 2篇张晓青

传媒

  • 33篇高原地震
  • 8篇地震研究
  • 3篇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震
  • 2篇邢台地震40...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地震监测...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异常综合分析
<正> 1 8.1级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①1986年以来5级地震在青海西南地区形成长轴为NEE向、长约700 km的背景空区,库玛地震带中西段位于空区的中心,空区内1997年2月9日发生的5.4级地震可能为8.1级地震...
马文静陈玉华张晓清马玉虎王培玲
文献传递
2017年西藏米林6.9级地震前的热红外异常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以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为研究方法,使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MS6.9地震前的热辐射情况。结果发现震前4个月出现热红外异常,其后续演化方向与相关区域的断裂走向非常一致。在8月10日左右异常面积达最大,相对功率谱大于6倍的面积约为20万km^2,9月20日左右消失。分析相同频率2016年同期数据,结果显示在震中周围并未出现显著异常。时序曲线分析表明在8月12日相对功率谱达到峰值,为平均值的20倍,98天后米林地震发生;从7月4日到9月7日,地震当年相对功率谱偏离背景值和标准差,持续时间为65天。西藏地区的强震热红外异常表现出与地热资源分布较为一致的特征及特征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为判定西藏地区的震情积累了一些经验。
张丽峰王培玲张朋涛孙玺皓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被引量:7
2021年
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大,主余型地震所占的比例增加,多震型、孤立型逐渐减少,7.0级以上地震以主余型为主,无孤立型地震;对于不同破裂类型,逆冲型地震中主余型最多,多震型地震更可能为走滑和正断性质的地震。2)主余型和多震型地震序列的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震后20d内,主余型最大余震集中在震后3d内发生,多震型地震中次大地震集中在震后12d内发生,孤立型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地震当天。3)地震序列空间分布显示,主余型地震分布相对较广,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川西巴塘—理塘、川东马边—昭通一带、川北松潘和滇西北云龙、姚安、龙陵及附近区域,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NW段及四川盆地等地更易发生孤立型地震。4)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本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
祁玉萍龙锋林圣杰肖本夫赵小艳王培玲冯建刚
关键词:地震序列类型
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与分析
2021年
对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出现的测震学异常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震前主要以中短期异常为主,其中青海西北地区M_(L)≥4地震超长平静异常显著,以及茫崖3级震群和显著地震。根据青海西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其内部中强地震危险性在进一步增强,后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随即发生了本次茫崖Ms5.0地震。综上,这些测震学异常对青海西北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胡维云袁伏全孙玺皓张朋涛李启雷王培玲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使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计算了云南鲁甸MS6.5地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8月3日19时至8月4日5时,谱振幅相关系数由序列的最小值持续升高至最大值,期间发生了4次4级余震,表明震源机制逐渐趋于一致,4级地震发生在谱振幅相关系数波动相对较大的阶段。其后谱振幅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82的高值状态,8月17日距离鲁甸地震震中110 km的同一构造区永善发生MS5.0地震,表明谱振幅相关系数高区域应力水平较高。
黄浩付虹王培玲马玉虎
关键词:地震序列相关系数
2015年玛多5.2级地震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从震例总结的角度,介绍了2015年10月12日玛多5.2级地震发震构造背景、余震序列和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研究主震震源机制及余震序列视应力。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地震,属左旋走滑类型,视应力值明显偏低。该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玛多地震,也为今后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培玲黄浩刘文邦杨玉霞
关键词: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视应力
青海东部及邻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特征参数Wq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1980~2007年以来,青海省东部及邻区(34°~40°N,96°~104°E)ML≥2.3级地震资料进行特征参数耽值的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发生的9次6.0级以上地震中有6次震前7—28个月在震中周围出现叻值异常区,并且大部分地震前的异常区存在异常出现一异常区面积扩大一面积收缩一发震的变化过程,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了判定依据。
王培玲孙丽杨玉霞
关键词:地震预报
玉树地区两次强震序列应力降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玉树地区2006年5级强震群地震和2010年7.1级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了这2次地震序列应力降值,并进行了对比,发现应力降值在中强余震前都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同时随着地震的衰减,应力降值也逐渐减小。
王培玲姚家骏刘文邦马玉虎夏爱国
关键词:地震应力降
2008—2016年青海地区M_S≥5.0显著地震短临跟踪被引量:1
2018年
对2008—2016年青海地区M_S≥5.0显著地震短临跟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对地震活动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客观呈现当时进行地震观测、决策的过程和思想,总结有效的地震活动规律,以期望对未来区域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及震情跟踪提供借鉴。
马玉虎马震王培玲张晓清马建新王元成
关键词:玉树7.1级地震
双向差分模型在中强震长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2001年
应用双向差分分析方法对青海地区 5级以上地震、中国大陆西部、南北带及全国范围内发生的 7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进行了计算 ,得到了该模型的理论预测结果 ;该方法对 5 0级以上中强震的长趋势判定有一定的作用。
王培玲郭葆庆索南
关键词:地震趋势预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