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辉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灌注
  • 5篇CT灌注
  • 4篇灌注成像
  • 4篇CT灌注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狭窄
  • 3篇血管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狭窄
  • 2篇缺血
  • 2篇外动脉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诊断
  • 2篇脑血
  • 2篇脊髓
  • 2篇加权成像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忠辉
  • 8篇高思佳
  • 6篇徐克
  • 5篇刘静红
  • 5篇梁传声
  • 5篇张妍芬
  • 4篇章梦薇
  • 4篇石强
  • 3篇王强
  • 2篇藏培卓
  • 1篇朱玉森
  • 1篇赵立峰
  • 1篇李光
  • 1篇陆平
  • 1篇邱雪杉
  • 1篇刘屹
  • 1篇具海月
  • 1篇郭敏
  • 1篇李红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MR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通过MR DWI技术分析评估脑胶质瘤ADC值与微观病理状态的关系,探讨ADC值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1.5T HDMR机,对30例胶质瘤进行了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的差异性,并比较ADC值与细胞构成和核质比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1.74±1.32)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ADC值(9.55±1.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较高级别胶质瘤ADC值高。胶质瘤的ADC值与细胞构成(r=-0.80,P<0.01)和核质比(r=-0.73,P<0.01)成负相关,与细胞构成的相关性较核质比高;胶质瘤的ADC值与肿瘤级别也呈明显负相关(r=-0.73,P<0.001)。结论:弥散加权图像中胶质瘤的ADC值可预测肿瘤的级别,并有助于在活体上对胶质瘤的病理微观状态进行判断,为MRI从微观角度观察胶质瘤的结构变化提供了基础,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
张妍芬高思佳赵立峰王忠辉陆平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细胞构成
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随访中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颅内外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做CT灌注成像检查的病人9例,比较手术前后MTT图、CBF图及CBV图的变化。结果:9例病人中3例为单支动脉狭窄,1例术前存在供血区缺血改变,术后复查CT灌注图像缺血区无明显改善,另2例术前术后未见脑缺血改变。6例为多支动脉狭窄,其中4例存在一侧颈内动脉狭窄而另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术前CT灌注图像示1例双侧缺血;3例闭塞侧缺血,狭窄侧无缺血。术后复查双侧缺血病例术侧缺血有轻度改善,而对侧血管闭塞侧缺血加重;3例闭塞侧缺血的病例2例闭塞侧缺血加重,1例术前后无变化。术后病人均无合并症发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在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即可显示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简单方便了解手术对脑循环影响的影像学方法。
高思佳石强梁传声刘静红张妍芬王忠辉徐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X线计算机
最大斜率法与去卷积算法在64层螺旋CT脑灌注后处理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比较常用对比剂流率(6ml/s)下最大斜率法和去卷积算法在64层螺旋CT后处理中的差异。方法收集32例接受64层螺旋CT头部平扫及灌注成像的患者,分别利用基于最大斜率模型和去卷积模型的灌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在双侧皮质区绘制感兴趣区(ROI),测量CT灌注绝对参数值: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患侧参数值与对侧正常参数值的比值为相对参数值。由2位有经验的神经放射医师分别根据各参数伪彩功能图结合双侧灌注参数值盲法做出诊断,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灌注正常组应用基于两种模型的灌注软件包所得各项参数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相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灌注异常组应用基于两种模型的灌注软件包所得灌注异常侧MTT、CBV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CBF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相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常用注射流率(6ml/s)下,最大斜率法会低估CBF,其所得MTT、CBV绝对值均明显大于相应去卷积算法所得值。计算相对值不仅能弥补在低注射流率下最大斜率法的不足,而且能消除由不同后处理算法本身所带来的结果差异,能更好地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章梦薇高思佳王忠辉王强刘屹
关键词:CT灌注脑血流量
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缺血诊断及支架置入术随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缺血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在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作用。方法经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并作CT灌注成像检查的病人60例,其中10例做血管支架置入术。CT扫描方法为CT颅脑平扫、CT灌注扫描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灌注后处理分别得出CBF图、CBV图、MTT图及TTP伪彩功能图。结果17例CT灌注各参数图未见缺血改变,34例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所有病例均表现为rMTT延长,rCBF降低,均数rMTT为3.14±1.02,rCBF为0.46±0.16,rTTP为1.28±0.11;其中21例rCBV升高,均数为1.48±0.19;6例rCBV降低,均数为0.76±0.05;7例rCBV接近正常,均数为1.03±0.05。10例血管支架置入术病人中4例术前存在供血区缺血改变,术后复查CT灌注图像缺血区明显改善;2例术前术后未见脑缺血改变;1例双侧缺血,3例闭塞侧缺血,狭窄侧无缺血,术后复查双侧缺血病例术侧缺血有轻度改善,而对侧血管闭塞侧缺血加重,3例闭塞侧缺血的病例2例闭塞侧缺血加重,1例术前后无变化。结论CT灌注成像能清楚显示常规CT、MRI不能显示的异常脑血流灌注,能在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内显示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很好的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高思佳章梦薇张妍芬王忠辉刘静红梁传声徐克
关键词:脑缺血颈动脉狭窄
弥散加权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慢性损伤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慢性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CSM的患者进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分析图像特点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成功行DWI及ADC值测量。CSM颈髓损伤处主要表现为MRI的T2WI图像为高信号,T1WI图像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相应损伤节段的颈髓受压。其中T1WI图像低信号的患者3例,T1WI图像等信号的患者14例。损伤处的DWI图像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损伤段颈髓平均ADC值(978.2±89.4)×10-6mm2/s,正常颈髓的平均ADC值(900.4±56.4)×10-6mm2/s,损伤段颈髓与正常颈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4,P<0.01)。结论DWI对CSM慢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其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红高思佳王忠辉徐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脊髓型颈椎病
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及脑缺血性病变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高思佳徐克梁传声刘静红具海月张妍芬王忠辉章梦薇石强藏培卓王强郭敏邱雪杉李光
脑肿瘤和脑血管病是常见的威胁人类生命致死及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在脑肿瘤疾病中,脑胶质瘤发病率高,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常规CT及MRI检查方法虽然在显示脑胶质瘤形态学信息方面有着无可争议的价值,却难以获得肿瘤微血管生成...
关键词: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脑肿瘤脑血管病
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缺血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CTA或DSA检查诊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并作CT灌注成像检查的病人51例,男45例,女6例,平均52岁。临床症状多为头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复视、TIA发作。CT扫描方法为CT颅脑平扫、CT灌注扫描及头颈部CTA。CT灌注后处理分别得出CBF图、CBV图、MTT图及TTP伪彩功能图。结果11例CT或MRI表现为非责任病灶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余病例常规CT或MRI无异常所见。17例CT灌注各参数图未见缺血改变,34例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所有病例均表现为rMTT延长,rCBF降低,均数rMTT为3.14±1.02,rCBF为0.46±0.16,rTTP为1.28±0.11;其中21例rCBV升高,均数为1.48±0.19;6例rCBV降低,均数为0.76±0.05;7例rCBV接近正常,均数为1.03±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清楚显示常规CT、MRI不能显示的异常脑血流灌注,是一种很好的反映脑缺血改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高思佳刘静红梁传声张妍芬王忠辉石强徐克
关键词:脑缺血颈动脉狭窄
64层螺旋CT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脊髓血管造影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7例MRI及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病的病人,做CT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4例于1周内做DSA检查。CT扫描方法:Toshiba Aquilion 64 Slice CT扫描机,0.5mm层厚,0.5/r,120kV,350mA,主动脉弓层面为监测平面,造影剂自动跟踪技术,CT阈值180HU。造影剂为碘海醇(370mgI/ml),注射流率6ml/s,总量80ml。从血管畸形的分型、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方面对CT脊髓血管造影图像进行评价,并与DSA及手术结果对比。结果:17例脊髓CTA均明确显示脊髓血管的异常及病变的范围,其中1例MRI及脊髓CTA诊断为动静脉瘘,并经手术证实,但DSA却未显示出病变;除1例DSA为AVM合并AVF的病例脊髓CTA只看到了AVM未诊断出AVF外,其余病例均与DSA的分型结果一致;13例做脊髓CTA并DSA阳性结果的病例共有20根供血血管,脊髓CTA16根诊断正确,4根未显示,并出现了2根假阳性结果;6例脊髓CTA未看到瘘口;所有病例均清楚显示了引流静脉并与DSA一致。结论:CT脊髓血管造影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作为DSA检查前的筛选检查,并对DSA有指导作用,可缩短DSA检查时间。
高思佳章梦薇朱玉森刘静红王忠辉藏培卓石强王强梁传声徐克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