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有

作品数:39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0篇血小板
  • 10篇血小板减少
  • 10篇免疫
  • 9篇血小板减少症
  • 8篇免疫性
  • 8篇免疫性血小板...
  • 8篇免疫性血小板...
  • 7篇血液
  • 6篇原发性
  • 6篇细胞因子
  • 6篇骨髓
  • 5篇原发性免疫性...
  • 5篇受体
  • 5篇淋巴
  • 5篇急性
  • 5篇ITP
  • 4篇髓系
  • 4篇相关细胞
  • 4篇相关细胞因子

机构

  • 3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37篇王新有
  • 28篇王蕾
  • 25篇刘颖
  • 25篇郭新红
  • 23篇孙明玲
  • 14篇王秀娟
  • 11篇江明
  • 8篇曲建华
  • 7篇段显琳
  • 7篇徐建丽
  • 7篇刘洋
  • 6篇袁海龙
  • 5篇李玲
  • 5篇秦玉婷
  • 4篇庞楠楠
  • 4篇赵芳
  • 3篇曹海洲
  • 3篇温丙昭
  • 2篇禹康
  • 2篇陈刚

传媒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恶性血液病为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患者通常自身造血及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的抑制,机体防御机制和免疫系统遭到进一步破坏[1],极易引发医院感染。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对疾病的治疗手段已有突破性进展,但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却未能有效控制[2]。有报道[3]指出,目前严重感染已经成为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感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王新有禹康郭新红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病原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与同胞HLA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及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恶性血液病患者行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NT-PBSCT)与同胞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MSNT)-PBSCT术后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其疗效。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RHN^PBSCT术的10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行MSN-PBSCT术的125例患者为对照,对两组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和采用更昔洛韦为主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RHN-PBSCT和MSN-PBSCT患者组间质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5.60%(17/109)、13.60%(17/125)(P=-0.150),治疗有效率均为76.47%(13/17)(P=-0.5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影响RHNT-PBSCT术后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行RHN%PBSCT术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与行MSN-PBSCT术后的患者比较,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并不增高,采用更昔洛韦为主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两组疗效相当。
王新有江明曲建华段显琳袁海龙王蕾徐建丽丁凌陆娜迪娅·阿不都克里木李玲哈力达·亚森郭新红温丙昭
关键词:HLA抗原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间质性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6年
探讨研究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级医学本科毕业实习生56例和2014级医学本科毕业实习生5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2013级实习生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2014级实习生58例作为研究组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对比观察两组学生年终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3.1%,与对照组的71.4%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学生对年度教学的满意度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结论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血液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基础与实践综合考核成绩,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能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王蕾刘颖王新有孙明玲范文霞郭新红
关键词:病案导学式教学法
sPD-1和sPD-L1在ITP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ITP患者治疗前后s PD-1、s PD-L1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探索其与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17型细胞因子IL-17以及Treg细胞因子TGF-β的分泌情况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
王英营王秀娟刘颖孙明玲范文霞王蕾王新有郭新红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ITP患者中存在高表达的PD-1~+CD4~+T细胞同时伴有血清中spd-1,IFN-γ及IL-17水平升高
目的:ITP是一种与T细胞过度活化有关的自身免疫失耐受疾病,PD-1/PD-L1是一对负性共刺激分子,在抑制T细胞活化,维持外周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 PD-1是一种可溶性PD-1,既往已经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王英营庞楠楠王蕾王新有刘颖孙明玲范文霞郭新红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文献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Set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Set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和20名对照样本骨髓中Set基因的表达;采用测序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c—kit8/17、NPM1、FLT3-TKD/ITD、CEBPa基因突变。结果Set基因在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较高[1.41(0.41~3.31)];Set基因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FAB分型及NPM1、C—Kit8/17、CEBPa、FLT3-ITD/TKD等基因突变无相关性(均P〉0.05);Set基因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完全缓解率呈相关性(P=0.04,P〈0.001),Set基因高表达患者2个疗程完全缓解率低于Set基因低表达患者(32.1%比83.9%,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Set基因高表达患者有较差总生存时间[4(2~15)个月,P=0.021]和无事件生存时间[3(2~13)个月,P=0.017],表明Set基因可能是AML患者的不良预后分子标志之一。结论骨髓中SET基因表达水平在AMI.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AML患者预后评估,并作为判断AML预后的分子标志。
刘洋雷婷时瑛王新有孙明玲范文霞张振南江明
关键词:SET白血病髓样急性预后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MPL、CALR基因突变研究及临床意义
刘洋王新有齐松青刘颖孙明玲秦玉婷张振南江明
ITP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PD-1表达及血清IFN-γ、IL-10水平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表达及血清IFN-γ、IL-10水平情况。方法 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10只。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模型组隔日给予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GP-APS)100μL/20 g,建立ITP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隔日注射GP-APS,连续7 d。第8天取两组小鼠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同时分离血清,用CBA法检测IFN-γ、IL-10水平。结果模型组、正常组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PD-1表达率分别为8.16%±1.03%、6.82%±0.38%,两组相比P<0.05。模型组、正常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3.58±0.68)、(1.42±0.61)pg/m L,IL-10水平分别为(18.25±1.94)、(27.66±4.98)pg/m L,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 ITP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PD-1表达增高,血清IFN-γ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降低。ITP疾病中存在Th1/Th2失衡。
张颖王蕾庞楠楠王秀娟刘颖王新有孙明玲哈力达亚森马秀敏郭新红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
亲缘HLA 2-3个位点不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亲缘HLA 2-3个位点不合(单倍体)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NT-PSCT)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潘婷江明段显琳袁海龙曲建华王蕾徐建丽曹海洲王新有刘颖陈刚古力巴旦木·艾则孜杨婷
辅助型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中的变化和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CBA方法分别检测14只正常小鼠,14只未治疗ITP模型小鼠及14只泼尼松治疗后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的IL-2、INF-γ(Th1)、IL-4、IL-10(Th2)、TGF-β1(Th3)和IL-17(Th17)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IFN-γ、IL-2(Th1)、IL-17(Th17)水平明显升高,IL-10、IL-4(Th2)、TGF-β1(Th3)水平明显降低,Th1/Th2比值增高(P均<0.05),泼尼松组与正常组比较,Th1、Th2、Th17和Th3型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比值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在ITP模型小鼠中存在细胞亚群平衡的偏移,表现为Th1、Th17型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亢进,Th2、Th3型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低,提示辅助型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参与了ITP的发病机制。
王秀娟赵芳刘颖王蕾王新有孙明玲张颖李玲郭新红
关键词:细胞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