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国家速度滑冰队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解析,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45名国家速度滑冰队运动员分为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组,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实验、30 s Wingate无氧实验,对测试结果做组间对比分析。结果:(1)男子长距离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相对值及最大功率显著高于短、中距离组(P<0.01),短、中距离组乳酸阈功率显著低于长距离组(P<0.05),女子中、长距离组乳酸阈功率显著高于短距离组(P<0.05);(2)男子短距离组最大无氧功率绝对值及相对值、无氧功率递减率、峰值血乳酸显著高于中、长距离组(P<0.01或P<0.05),短、中距离组平均无氧功率相对值均显著高于长距离组(P<0.05),女子长距离组最大无氧功率绝对值显著低于短距离组(P<0.05),短、中距离组无氧功率递减率均显著高于长距离组(P<0.05);(3)短距离组男子运动员无氧功率递减率显著高于同组女子运动员(P<0.05)。结论:(1)国家男子短距离运动员无氧能力优于中、长距离运动员,成绩已达世界级水平,中距离运动员无氧能力优于长距离者,但其有氧、无氧能力均低于世界水平,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能力优于短、中距离运动员,但与世界水平存在差距;(2)女子中、长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能力优于短距离运动员,但无论何种距离的女子速滑运动员,其专项运动能力均不突出,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3)男、女长距离运动员疲劳速率明显低于短、中距离运动员,国家速度滑冰队的疲劳速率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