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林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疣梭子蟹幼体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3
- 1999年
- 三疣梭子蟹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起源于外胚层,腔内有角质衬里,中肠起源于内胚层,腔内无角质层。消化管壁均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前肠包括口腔、食道和胃,食道壁内褶形成食道嵴,食道嵴的折叠程度以及食道放射肌的排列密度随幼体发育而增加。胃的结构复杂,其内的角质层特化成前部的胃磨和后部的腺滤器。胃磨、腺滤器、贲门胃和幽门胃之间的比例以及贲门-幽门瓣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变化明显。中肠的前端背面有一对前盲囊管,沿胃的背面向前延伸,在发育上有长度的变化。中肠后端背面发出一支后盲囊管,在Z2形成,随后逐渐延长并发生弯曲。后肠始于腹部第二节,在蚤状幼体时最长可达中肠的两倍多,大眼幼体后随着腹部的退化而明显缩短。
- 朱丽岩郑家声王梅林徐怀恕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幼体消化道发育组织学
- 砂海螂Mya arenaria Linnaeus核型被引量:5
- 2001年
- 作者以鳃为材料 ,用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 ,研究了砂海螂 Mya arenaria L innaeus的核型 ,其核型公式 2 n为 34,2 4 m+ 10 sm,染色体总臂数 NF为 6 8。无端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
- 郑家声郑大海王梅林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 不同饵料及添加剂对中国对虾幼体的影响被引量:7
- 2000年
- 在连续两年春季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育苗期间 ,采用几种不同的饵料———人工饵料为主、活饵料和两种强化饵料分别培育中国对虾幼体 ,以存活率、体长、体重、抗感染力和缺氧耐受力等指标检验育苗效果。结果表明 ,人工饵料为主的喂养方式各项指标均显著劣于活饵料 ;强化与未强化的活饵料效果相近 ;强化的人工饵料在体长和耐缺氧方面显著优于人工饵料 ,存活率略低于后者 ,增重和抗感染方面与后者相近。
- 朱丽岩郑家声王梅林祁自忠徐怀恕
-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饵料抗感染力
- 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动物消化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0年
- 综述国内外甲壳纲十足目动物成体消化道、消 化腺结构以及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及今后的研究 方向进行了探讨。
- 朱丽岩郑家声王梅林
- 关键词:十足目消化道消化腺
- 一种使用(ε,δ)连接区域分割图象的新算法
- 1998年
- 图象中目标具有相似灰度特征,在分割中,我们应考虑区域的整体灰度以及相邻象素灰度的变化,它们依靠于范围参数ε和毗邻参数δ。本文介绍了灰度图象的(ε,δ)连续区域及其模糊边缘测度,提出了通过相对模糊边缘度调整(ε,δ)参数,利用(ε,δ)目标连接集分割图象的一种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效果较好,提取边缘精度较高。
- 王鹏胡满田王梅林李天明
- 关键词:图象分割
- 海带雄配子体的发育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海带雄配子体经单个分离培养,长成复杂的丝状多细胞雄配子体克隆。其中一部分细胞体积较小,逐渐分化为精子囊,并放散精子。而另一部分细胞逐渐增大体积,并经单性生殖发育成叶状体。这些叶状体绝大多数为畸形。染色体计数全为单倍体。把它们移入海里养殖,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没有孢子囊。
- 戴继勋欧毓麟崔竞进宫庆礼王海王梅林徐金娥
- 关键词:海带养殖雄配子体叶状体遗传育种
- 斑头鱼的核型及性染色体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斑头鱼的核型及性染色体研究郑家声王梅林戴继勋(山东省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StudiesontheKaryotypeandSexChromosomeinAgrammusagrammus(TemmincketSchlegel)Zh...
- 郑家声王梅林戴继勋
- 关键词:性染色体次缢痕核型分析淡水鱼类染色体数目
- 我国海洋鱼类和贝类染色体组型研究进展被引量:62
- 2000年
- 综述迄今为止已报道的我国 38种海洋鱼类和 2 2种海洋贝类的染色体组型 ,以及其中 6种鱼和 1种贝的 C-带、Ag- NOR带等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结果 ,并对这项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作了展望。
- 王梅林郑家声朱丽岩戴继勋
- 关键词:鱼类贝类染色体组型带型遗传资源
- 三疣梭子蟹幼体中肠腺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将蚤状幼体 I期 (Z1)到仔蟹共六期三疣梭子蟹幼体固定 ,作横切、纵切和平切的连续切片 ,观察中肠腺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征 ,并研究其细胞的超微结构。三疣梭子蟹的中肠腺起自前、中肠交界处 ,分左右两部分 ,每部分三叶 ,由总管与幽门胃和中肠相通 ,中肠腺管的长度和数量随幼体发育而增加。管壁的上皮细胞在各期幼体均可分为四种类型 :E-细胞 (胚细胞 )、F-细胞 (纤维细胞 )、R-细胞 (吸收细胞 )和 B-细胞 (分泌细胞 ) ,它们在中肠腺管中的分布位置和功能各有不同。
- 朱丽岩郑家声王梅林姜明刘晓云徐怀恕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组织学细胞学肝胰腺
- 全文增补中
- 斑头鱼和铠平You核型研究被引量:10
- 1997年
- 采用PHA、秋水仙素活体注射,取肾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研究斑头针和铠平You的核型,其核型分别为2n=48,7m+33sm+8st,NF=88和2n=48,3m+2st+43t,NF=51。并且这两种鱼的核型中均有1条具次缢痕的染色体,因此形成异形染色体对,这是黄渤海鱼类染色体研究首次发现。
- 郑家声王梅林
- 关键词: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