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骶椎关节突关节角的解剖学测量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腰骶椎关节突关节角的内在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100例成年脊柱骨骼标本上,测量了L1-S1的2200个上、下关节突关节角,并对其左右和上下对称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同一个椎骨关节角左右两侧及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邻椎骨上下相对应的关节角,除L5-S1节段的右侧外,其余上关节角均较上位椎骨下关节角大。结论:同一关节两关节面间存在夹角且向椎管方向开放,是腰椎可做三维运动的解剖学基础,对临床探讨腰椎变性和滑脱有重要意义。
- 李志军张少杰汪剑威李筱贺赵建民蔡永强王海燕
- 关键词:腰骶椎解剖学测量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及神经内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72h后测尾静脉血糖,血糖≥16.7mmol/L成糖尿病模型,在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结果:电镜下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时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突萎缩,胞质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变性,神经内膜毛细血管管腔变形、狭窄,血管基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向管腔内突出。结论:糖尿病导致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发生变化。
- 王海燕包伶薛明明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超微结构
- 中、下段胸椎(侧)前方固定椎体解剖学数字化测量
- 李筱贺李志军王海燕汪建威季晓君
- 关键词:数字解剖学
- 一家系多发血管脂肪瘤的临床、MRI、基因诊断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分析一家系中血管脂肪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该病的MRI表现,并从基因方面寻找其病因。方法:对该家系成员中发病者及其同胞兄妹、配偶、子女共25人,逐个进行临床体检,收集临床表现并抽取静脉血进行DNA分析。8例病人接受MRI检查,序列有T1WI、T2WI、STIR等。结果:8例病人具有非常相似的临床特征,有明显的遗传特性。MRI见T1WI及T2WI都表现为高中度信号。STIR为低信号。全基因组扫描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血管脂肪瘤是一种具有遗传特性的疾病。MRI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长期观察有一定的意义。本病发病原因可能为染色体某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但具体病变基因位点尚不明确,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 许贵存王海燕牛广明
- 关键词:血管脂肪瘤MRI基因诊断
- 中、下段胸椎(侧)前方固定椎体解剖学数字化测量
- 通过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胸椎三维立体模型,并对与侧前方固定椎骨相关应用解剖学,为进一步中下胸侧前方固定手术操作方案的设计做铺垫。本研究利用非脊柱疾患病例CT资料,利用Mimics软件,建立了人完整中下胸椎三维立...
- 李筱贺李志军王海燕汪建威季晓君
- 关键词:数字解剖学
- 文献传递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探讨TGF-β1在糖尿病神经病变(DNP)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72h后测尾静脉血糖,血糖≥16.7mmol/L成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神经膜细胞胞膜TGF-β1表达增强。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时TGF-β1表达增高可能是机体一种抗损伤反应,TGF-β1可能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时的受损神经具有修复作用。
- 王海燕刘桂荣王建忠汪剑威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转化生长因子Β1
- 中、下段胸椎(侧)前方固定椎体解剖学数字化测量
- 通过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胸椎三维立体模型,并对与侧前方固定椎骨相关应用解剖学,为进一步中下胸侧前方固定手术操作方案的设计做铺垫.本研究利用非脊柱疾患病例CT资料,利用Mimics软件,建立了人完整中下胸椎三维立...
- 李筱贺李志军王海燕汪建威季晓君
- 关键词:胸椎解剖学
- 文献传递
- 呼和浩特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院前急救是针对患者自发病或受伤开始到进入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救治,是急救医疗体系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准确、合理、快速地进行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许贵存其其格王琦王海燕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院前急救急救医疗体系院内急救伤残率
- 一家系多发血管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一家系中血管脂肪瘤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该家系成员共102人,逐个进行临床体检,对9名病人手术切取其中1~2枚肿瘤行病理检查。结果:9名病人具有非常相似的临床特征,即成年后发病,病变为四肢躯干体表对称分布,多个质中等偏软、界清、无痛的圆形,椭圆形或扁块状软组织肿块,活动度好,有明显的遗传特性,病理诊断均为血管脂肪瘤。结论:血管脂肪瘤是一种具有遗传特性的疾病,成年后发病,表现为四肢、躯干对性分布的多个大小不等的皮下软组织肿块,质中等偏软、无痛、界清、活动度良好,其病理特征为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有包膜,可见纤维蛋白性血栓形成。
- 王海燕薛明明王建忠侯二飞许贵存
- 关键词:血管脂肪瘤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