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5篇急性
  • 4篇细胞因子
  • 4篇免疫
  • 4篇免疫学
  • 4篇干细胞
  • 4篇干细胞因子
  • 4篇表型
  • 3篇蛋白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学表型
  • 3篇核干细胞因子
  • 2篇心肌
  • 2篇性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细胞分化抗原
  • 2篇细胞间

机构

  • 18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作者

  • 18篇王清霞
  • 7篇岳保红
  • 7篇刘帅
  • 6篇张钦宪
  • 5篇孙玲
  • 4篇张秋堂
  • 3篇赵小强
  • 3篇任春锋
  • 3篇毋小玉
  • 3篇沈燕
  • 2篇段昱
  • 2篇张功员
  • 2篇苏天水
  • 2篇陈艳丽
  • 2篇朱晓燕
  • 2篇毛红丽
  • 1篇高福莲
  • 1篇王红梅
  • 1篇陈青珍
  • 1篇张瑛

传媒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类胰蛋白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类胰蛋白酶在急性白血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类胰蛋白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7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类胰蛋白酶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6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19例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类胰蛋白酶表达为阳性(30.6%),50例VEGF表达阳性(80.6%)。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类胰蛋白酶表达均为阴性,4例VEGF表达阳性(33.3%)。结论类胰蛋白酶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异性标记物,它可能参与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亚型的血管新生过程。
王清霞任春锋段昱
关键词:类胰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免疫学表型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仪(FCM),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对213例AML患者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结果:AML主要表达CD117(88.73%)、CD13(90.61%)、CD33(75.59%)、CD34(62.91%)、HLA-DR(63.85%)抗原;CD14和CD64在AML-M4中表达率为54.55%和31.82%,在AML-M5中表达率为40.00%和60.00%,CD14的特异性高于CD64。30.5%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主要是CD7(23.0%)。AML-M3患者CD117表达率为86.67%,CD34和HLA-DR表达率偏低(P<0.05)。结论:CD13、CD117和CD33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确定髓性白血病。CD14和CD64有助于确定AML-M4、M5,前者特异性更强。CD34及HLA-DR低表达为AML-M3的特征。
王清霞张秋堂岳保红刘帅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免疫学表型成年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186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诊断、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对186例儿童ALL病例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86例ALL中,B-ALL78.5%(146/186),T-ALL19.3%(36/186),T/M混合型ALL1.1%(2/186),B/M混合型ALL1.1%(2/186)。结论:儿童B-ALL比率约为T-ALL的4倍,混合细胞白血病在儿童很少见。儿童ALL均具有独特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characterization of 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typing,LAIP)。
王清霞毋小玉
关键词:表型
核干细胞因子特异性短发夹状RNA对HL-60细胞分化抗原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核干细胞因子(nuc leostem in,NS)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NS的生物学功能和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以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特异性转染试剂和合成的NS短发夹状RNA(NS-shRNA)体外直接转染HL-60细胞,采用RT-PCR判断基因阻断效果,MTT法测定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分化抗原,形态学观察细胞形状和生长状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大小、粒度。结果合成的2条NS-shRNA均能明显阻断NS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7.82%和71.88%;NS-shRNA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以48 h和10 nmol/L浓度最佳。转染后:分化抗原CD11b、CD33、CD14、CD64、HLA-DR增高,CD38降低,显示有向粒系继续成熟和向单核系重新分化趋势;细胞聚团性减弱,碎片增多,一部分细胞形态变成梭形和长尾形,染色后细胞核紧密,凹陷,髓过氧化物酶(MPO)和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活性增强;大小和粒度分析小体积细胞和核碎裂细胞增多。结论NS-shRNA通过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分化作用,改变了细胞的生物学性质,使细胞恶性程度有所减弱,并有可能诱发凋亡,在白血病的基因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岳保红朱晓燕张功员孙玲赵小强王清霞刘帅张秋堂张钦宪
关键词:核干细胞因子短发夹状RNA分化抗原生物学性质分化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学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细胞的免疫学表型。方法:取3例LGLL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液涂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免疫学表型进行分析,同时用瑞-姬混合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等细胞化学染色对其进行观察。结果:3例白血病细胞形态均呈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样,胞浆内有数量较多的或大或小的紫红色颗粒,MPO染色和PAS反应均为阴性。3例LGLL均表达CD56,其中1例还表达CD3,为T细胞型LGLL;另2例不表达CD3,为NK细胞型LGLL。T细胞型LGLL型患者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B细胞抗原CD20。结论:通过免疫学表型分析可以区分T细胞和NK细胞型LGLL,LGLL细胞存在抗原表达紊乱的现象。
岳保红高福莲孙玲王清霞张秋堂刘帅张钦宪
关键词: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学表型
T7启动子介导体外构建Nucleostem in特异性短发夹状干扰RNA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体外构建合成针对Nuc leostem in(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的短发夹状干扰RNA(shRNA),用于进一步研究以该基因为靶目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为手段的白血病基因治疗可行性。方法从Nuc leostem in基因的三个变异体cDNA共同序列中筛选出2个3′端为AA的21个碱基片段作为shRNA合成的对应序列,9个碱基的5′-UCUCUUGAA-3′作为Loop环。以23个碱基的5-′GGATC-CTAATACGACTCACTATA-3′作为T7启动子(T7 Promoter)序列,构建shRNA的体外合成双链DNA模板,一条链5′端无AA,顺序为启动子、shRNA正义信息链、Loop环、shRNA反义信息链,共70个碱基;另一条是该链的互补链,5′端带有AA,共72个碱基。在T7 RNA聚合酶(T7 RNA polym erase)作用下合成shRNA,纯化后通过凝胶电泳比较灰度值确定shRNA浓度;shRNA作用于HL-60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NS-mRNA抑制率验证干扰效果。结果体外合成的两条shRNA电泳无降解和弥散现象,浓度分别为5.24μmol.L-1和3.35μmol.L-1;干扰HL-60细胞48 h后,细胞密度和聚集程度下降,细胞之间大小相差悬殊,经shRNA-NS-2作用的HL-60细胞一部分由圆形变成了梭形并有明显的伪足;与对照组相比NS-mRNA抑制率分别达到37.82%和71.88%。结论体外成功构建和合成了两条针对Nu-c leostem in基因的shRNA,且抑制该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shRNA-NS-2使HL-60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所合成的shR-NA-NS-2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和探索白血病的基因治疗的工具。
岳保红朱晓燕孙玲赵小强陈艳丽王清霞刘帅张钦宪
关键词:T7启动子核干细胞因子体外构建DNA模板
白血病Smad4表达的初步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细胞浆信息传递介质Smad4在白血病细胞中的定位及表达。方法:分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镜下鉴定白血病细胞数量达90%以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结果:50例白血病患者中,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及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无Smad4表达,其余患者白血病细胞中均表达Smad4。结论:Smad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部分表达于胞浆中,在部分白血病细胞中无表达,Smad4基因或功能的改变可能与人类AML的发生有关。
王清霞任春风段昱
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的初步临床应用
2005年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的IL4mRNA升高(P<0.05)。血浆IFNγ和IL4水平分析,肝功能异常组IFNγ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IL4升高(P<0.05)。②RA患者血浆IL4和IL6水平显著升(P<0.05和P<0.01)。RA患者CD3+和CD4+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CD2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25+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CD19+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管是蛋白水平还是转录水平,哮喘患者IL4升高,IFNγ无明显变化。④双色法分析临床Th1和Th2的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患者以Th2细胞升高为主,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Th2细胞升高,肝功异常组Th1细胞增加。结论:双色法可用于临床Th1/Th2分析。
沈燕苟建军苏天水杨林芳张愔王清霞
关键词:TH1/TH2乙型肝炎哮喘类风湿关节炎
K562和HL60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分化抗原的表达,分析其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收集RP MI1640培养3d的对数生长期K562和HL60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膜表面CD7、CD11b、CD13、CD14、CD33、CD34、CD38、CD64、CD41a、CD117和HLA DR11种分化抗原表达百分率,了解其免疫学表型,同时进行瑞特姬姆萨(Wright 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结果:K562白血病细胞的髓系特征分化抗原CD13和CD117表达率较低,为5.3%和5.2%,其他分化抗原CD11b、CD14、CD33、CD64、CD41a和反映细胞阶段性特征的分化抗原CD7、CD34、CD38和HLA DR表达均处于极低水平,MPO染色为阴性;HL60白血病细胞的髓系特征分化抗原CD13表达率高达94.0%,仅伴随有少量CD11b、CD64和CD41a表达,祖细胞特征的CD38表达率为36.7%,MPO染色为阳性;细胞形态学上K562细胞原始未分化特性比较明显,HL60细胞质内已有嗜天青颗粒和空泡等细胞分化特征。结论:K562细胞的免疫学表型和形态学均表现出未分化细胞特征,因其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因此更适合进行细胞多向分化研究。HL60的髓系祖细胞特性明显,适合进行粒系、单核系分化研究。
岳保红张秋堂秦东春孙玲王清霞刘帅张钦宪
关键词:HL60细胞分化抗原免疫学表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中D-二聚体、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心肌梗死病人(AMI)血浆中D-二聚体(DD)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含量,探讨其二者与AMI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5例AMI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DD和SICAM-1含量,将患者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DD和SICAM-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DD与正常组比较,P<0.01,SICAM-1与正常组比较,P<0.05。结论:SIAM-1和DD参与了AMI的病理过程。
毋小玉王清霞张瑛陈青珍
关键词:心肌梗死D-二聚体细胞间粘附分子酶联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