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林
- 作品数:266 被引量:1,45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 2003年
- 7月24日,教育部社政司与本刊编辑部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研讨会”。社政司司长靳诺及京津两地高校有关专家马绍孟、刘书林、仝华、梁树发、王炳林、李毅、陈勇等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言。研讨会由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主持,本刊主编郑惠坚、副主编任大奎等也出席了研讨会。现将研讨会发言摘编如下。
- 靳诺马绍孟刘书林仝华梁树发王炳林李毅陈勇
- 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
- 王炳林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共党史学党史研究
- 文献传递
- 正确认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存在着多种辩证关系。我们现在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王炳林徐艳华
- 关键词: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
- 2025年
-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是真挚情感,实事求是是根本原则,开拓创新是政治勇气,独立自主是根本立足点,团结统一是制胜法宝,胸怀天下是宽广境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十大要素,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 王炳林刘志亮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思想内核
- 科学家精神的历史逻辑与科学内涵被引量:7
- 2022年
-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科学家精神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是一代代科学家崇高精神的凝结。科学家精神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要表现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六个方面。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 王炳林郭清
- 关键词:历史逻辑
- 对构建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4
- 2006年
- 王炳林阚和庆
- 关键词:先进性教育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党的建设思想信仰
- 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 2024年
- 新时代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育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迫切需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育家精神是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为教师立德修身提供丰厚滋养,为教师敬业立学树立价值坐标,为教师开拓创新提供精神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应加强教育家精神宣传力度、推动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强化教育家精神实践引领,使广大教师在“知”“信”“行”中形塑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提升教育能力,从而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基础力量。
- 王炳林曹雨萌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教书育人
- 党员干部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 2016年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开展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与自我完善的强劲动力。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断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先进分子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党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知识能力亟待提升.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全党的学习活动以及随后开展的整风运动.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夯实了基础。
- 王炳林
- 关键词: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善于学习毛泽东同志
-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理论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经。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要以学习和遵守新党章为根本,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狠抓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吴小妮王炳林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
- 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历史事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历史事实已成既往,无法重复,后人认识历史只能根据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间接地进行。即使亲身经历了历史事件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细节全部掌握,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无论是文字、实物、行为还是口碑、影像等,与无限丰富的历史进程相比,
- 王炳林
- 关键词:历史事实历史评价历史资料认识历史历史细节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