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令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动电学效应下微通道内近壁面带电离子受力分析
- 应用离子分布的Boltzmann定律和Poisson方程研究了微流动中通道近壁面电势的分布,采用Derjaguin理论计算了动电学效应下带电离子受到的双电层作用力,应用Hamaker-De Boer近似式得到了离子与壁面...
- 王燕令王跃社
- 关键词:微流动双电层流动特性
- 文献传递
- 节流器内液-固两相流固体颗粒冲蚀数值模拟被引量:27
- 2009年
- 建立了考虑颗粒碰撞的颗粒冲蚀计算模型,该数学模型包括:在Eulerian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流场;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运用离散颗粒硬球模型求解颗粒碰撞;应用半实验关联式求解颗粒冲蚀速率。对水力加砂压裂施工中节流器内液-固两相流的固体颗粒运动和冲蚀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固体颗粒密集于节流器入口到出口的一段狭长区域内,冲蚀速率随流体速度呈指数性变化。颗粒直径越大,冲蚀速率也越大。节流器内冲蚀最严重的位置发生在距离节流器出口上边缘10mm以内的局部区域。
- 李国美王跃社孙虎亢力强王燕令何仁洋
- 关键词:水力加砂压裂节流器数值模拟
- 减弱节流器中颗粒冲蚀破坏措施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09年
- 井下节流器是水力加砂压裂施工中的重要元件之一。对在节流器内壁面设置肋条以提高其抗冲蚀性能的方法,采用考虑颗粒-颗粒碰撞的离散颗粒硬球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半实验关联式计算了节流器内壁面的冲蚀速率,进一步对肋条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设置肋条不仅可以在壁面附近形成类似滚动轮子的流场结构,减弱连续相的流速,还可以将90%以上冲击颗粒的速度降低到0.5 m/s以下,从而明显地提高了节流器的抗冲蚀性能;同时,当肋条高度H为3 mm、宽度B与间距L相同(5 mm),布置4个肋条时可以达到相对最佳的抗冲蚀效果。
- 李国美王跃社王燕令荆强征孙虎
- 关键词:节流器肋条数值模拟
- 动电效应下微/纳尺度流体流动研究
- 王燕令
- 关键词:双电层分子动力学电渗流
- 微通道内电解质溶液离子分布动电学效应模拟被引量:1
- 2010年
- 动电学效应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特性影响很大,其对通道内粒子分布特性的影响使得通道近壁面流体流动特性极不稳定。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二维矩形微通道内NaCl稀电解质溶液的流动特性,考虑存在于不同粒子间的Lennard-Jones势能、静电力、以及带电离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粒子在通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动电学效应主要作用于通道壁面附近,而主流区域影响极小。Na^+离子在无量纲通道高度达到0.08和0.91时其浓度达到最大值,沿远离壁面其浓度逐渐降低,与壁面电性相反的Cl^-离子则在无量纲通道高度达到0.15和0.84附近浓度最高。其结果与基于连续介质解理论的Boltzamnn统计分布一致。水分子的浓度在壁面附近也较通道中心处高。
- 王燕令王跃社余琴于浩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 微尺度下动电学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考虑存在于不同粒子间的Lennard-Jones势能、静电力、以及带电离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粒子在通道内的分布特征。在动电学作用下,与通道壁面电性相反的离子在...
- 王燕令王跃社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动电学效应下微流动近壁面带电离子受力分析
- 2009年
- 应用离子分布的Boltzmann定律和Poisson方程研究了微流动中通道近壁面电势的分布,采用Derjaguin理论计算了动电学效应下带电离子受到的双电层作用力,应用Hamaker-DeBoer近似式得到了离子与壁面间的范德瓦尔力,同时也考虑到离子重力的影响,揭示了三种力对带电离子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量纲间距d*≤0.2时,离子重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带电离子主要受范德瓦尔力和双电层作用力的作用,且二力均随d*增大而减小,d*≤0.02时,范德瓦尔力起主要作用,当0.020.2时,重力、范德瓦尔力及双电层作用力都趋于零,均可忽略。
- 王燕令王跃社贾培英
- 关键词:微流动双电层